比例尺

bǐ lì chǐ [ bi li chi]
注音 ㄅ一ˇ ㄌ一ˋ ㄔ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比例尺 bǐlìchǐ

(1) 表示地图、航海图或平面图上的距离与相应的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一厘米等于一公里;1/250000)

scale

(2) 有几种不同比例刻度的绘图用尺

engineer’s scale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1)图纸上的长度跟它所表示的实际长度之比。用于绘制地图、工程图样等。(2)制图时,附在图边上表示比例的数字和线段。(3)制图用的一种工具,上面有几种不同比例的刻度。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这张地图的比例尺是四十六万分之一。
2、本教程还假设您了解地图的一些关键特性:距离、坐标和比例尺。
3、在大比例尺时,它看上去还算正确,但如果在本地级别,就不正确了。
4、他的电脑里保存这很多有关施工现场的动态模型,其中一个缩小的埃菲尔铁塔被用作比例尺,俯视着这项巨大的工程。
5、此图拍摄点距土星526,000英里,太阳-土星-飞船夹角(相位)为74度,图像比例尺为每个象素31英里。
6、棕硬尾鸭的螺旋状阴茎。图中短横线为2厘米(0.8英寸)参照比例尺。
7、即使比例尺为1:100,水槽还是相当大;但就海啸如何表现而言,比录像片段或卫星影象上显示的东西,它能提供更多的有用数据。
8、当比例尺条和文本信息叠加置于地图上(比如雪白的图和白色的比例尺文本)时,这个问题尤其突出。
9、地铁的模型(比例尺1:3)。
10、实现的方法是缩放到一个整数的缩放级别(可尝试一个任意的固定比例尺以便观看不同值的效果)并通过纬度和经度定义一个点。
11、本文通过大比例尺模型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隧道仰拱的力学行为。
12、小比例尺海图供远离海岸航行和航线设计使用。
13、但在倾角小,地形平缓的情况下,放大垂直比例尺是有用的。
14、实验证明,中巴资源卫星影像较好地实现喀斯特地区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分类,完全可以替代国外遥感影像TM而运用于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调查中。
15、该算法在进行路径规划时,一方面根据路网的多比例尺信息对路网进行分级,另一方面对搜索区域进行合理限制。
16、通过运用多比例尺数据切换显示,间接地实现了电子地图的无级缩放。
17、随着GIS技术及制图综合技术的发展,最终将以统一的GIS数据库同时提供多比例尺地图服务及各种时空尺度的地理信息服务。
18、展示了用大比例尺航片量测的实用前景。
19、稳定的飞行平台,飞行速度慢,可低空飞行,适合大比例尺的航测拍摄;
20、椭球面模型则一般用来构建地形图或其他大中比例尺地图,以获得对地面形态更准确的描述。
21、传统的机场建设方法是首先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选择几种可行方案,通过实地踏勘确定最佳区域。
22、对五大连池老黑山南部局部地区的熔岩,利用GPS和GIS方法,进行了大比例尺的熔岩填图。
23、在这个比例尺下,可以看到两个标为S的前景星(foregroundstar),你可以忽略它们。
24、这样,小比例尺钢筋混凝土模型将能很好地模拟原型结构的非线性性态。
25、它的代价就是这些系统不是适合于小比例尺下数据的收集,但是对于汽车导航和徒步的导航是非常合适的。
26、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大样,比例尺,侧面,正面,背面。
27、当被摄主体的巨大尺寸不能确定时-如一座山峰,一大片水域,大幅雪景,可以在画面中增加一些事物作为比例尺,如一个人,一辆汽车,一棵树,或者一个动物。
28、较详细地介绍了《南京市老城区影像图册》比例尺、开本选择、影像编辑处理、图面内容要素表示、计算机编图的方法和手段。

比例尺的国语词典

一种依实际长度缩小比例的刻度尺。常用来丈量地图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比例尺的网络释义

比例尺

  •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一般来讲,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可用于图上测量。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概括性强,不宜于进行图上测量。
  • 比例尺的翻译

    英语: scale, architect's scale, engineer's scale
    法语: échelle (proportion)​

    比例尺造句

    制图者正在查阅数字比例尺的相对尺寸。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正以其测图精度高,成图速度快等上风逐步的取代传统的,以平板仪为主的模拟测图。
    随着数字地图制图技术的逐步成熟,有必要研制开发适合多比例尺数字矢量地形图生产的数字测图系统。
    通过运用多比例尺数据切换显示,间接地实现了电子地图的无级缩放。
    传统的机场建设方法是首先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选择几种可行方案,通过实地踏勘确定最佳区域。
    结合大比例尺扫描地形图的特点,研制了扫描图矢量化系统。
    直线的斜率与绘图所选用的比例尺寸无关。
    通过大比例尺平面地质填图、剖面测量和显微组构分析,九台营城煤矿区流纹岩中石泡构造发育。
    看到这张纸,钱坤也真是醉了,从比例尺看来这是一份地图,可是纸张上那唯一的一条羊肠小道仿佛一记耳光打在他的脸上“这货不是地图,这货不是地图”。
    文中从野外采集数据和地图数字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数据质量的因素,讨论了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
    结合生产实例介绍了利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测制大比例尺数字线划图的全过程,并分析了数字线划图所能达到的实际精度。
    绘图员用铅笔、丁字尺、三角板和比例尺在绘图板上绘图。
    分析了水力模拟与金属型铸造的差异,依据相似原理,导出了水力模拟应遵循的相似条件及模型设计比例尺公式。
    椭球面模型则一般用来构建地形图或其他大中比例尺地图,以获得对地面形态更准确的描述。
    中比例尺海图供近海航行时使用。
    在原来的横版地图中,南海诸岛被放在右下角以插图的形式展示,只有主图比例尺的二分之一。
    加之,这个时期依然没有经纬网和比例尺,在地图的呈现上并不具有客观的科学实用价值。
    复合比例尺使用重量很轻的碳素纤维材料制造,便携性好,同时热膨胀系数低。
    他停了一下,转着手中的枪,品评其工艺之精以及比例尺寸上的协调。
    牛顿曾有一个闭于太阳星系的小比例尺寸的模子,当阿谁模子降秤弈时间便被安设正在他家中一张宏除夜台桌上。

    汉字详情

    [bi]
    部首: 402
    笔画: 4
    五笔: XX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PP
    四角: 2271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2) 同本义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尔雅·释鸟》

    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史记·天官书》

    比其具。——《周礼·世妇》。注:“次也。”

    及献比禽。——《周礼·田仆》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战国策·燕策》

    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

    (4) 连接,接近

    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

    (5) 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6) 比较;考校,核对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

    (7) 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gōu,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

    (8) 及,等到

    比至定陶,再破 秦军。——《史记·项羽本纪》

    (9) 比拟 。如:比象(比像。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10) 勾结;偏爱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立其子,不为比(偏爱)。——《左传·襄公三年》

    (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12) 等同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13) 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14) 通“庀”。具备

    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

    及祭祀,比其具。——《周礼·世妇》

    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

    (15) 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宰严限追比。(追征。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聊斋志异·促织》

    (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形容词

    (1) 接近;亲近

    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周礼·夏官》

    (2) 又如:比近(亲近);比周(亲近);比昵(亲近);比善(和睦亲近);比日(近日;每日);比世(近世,近代);比辰(近时,近日);比者(近来);比岁(近年);比际(此时,这时)

    (3) 密(与“稀”、“疏”相对)

    比,密也。——《说文》

    其比如栉。——《诗·周颂·良耜》

    是与比周。——《左传·文公十八年》。注:“比,近也。周密也。”

    (4) 又如:比甲(马甲)

    (5) 和谐

    声比则应。——班固《汉书》

    名词

    (1) 比喻,比方 。如: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对偶);比兴(比与兴);比讽(用“比”的方法讽喻)

    (2) 比较两个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一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如:三与五之比,等于五分之三

    (3) 姓

    副词

    (1) 皆,都,同等地

    再战比胜。——《战国策·齐策》

    (2) 又如:比隆(同等兴盛);比行(并行)

    (3) 连续,频频

    比投不释。——《礼记·投壶》

    间者数年比不登。——《汉书·文帝纪》

    比年日蚀。——《汉书·张延寿传》

    三人比坐事死。——《汉书·公孙贺传》

    地比震动。——《汉书·翼奉传》

    比三年日蚀。——《汉书·外戚传》

    始至之时,岁比不登。(登:丰收)——苏轼《超然台记》

    (4) 近来

    臣比在晋也,不敢直言。——《吕氏春秋·先织》

    介词

    (1) 比起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操比于 袁绍。——《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他比你高

    (3) 为;替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孟子·梁惠王上》

    (4) 及,等到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史记·陈涉世家》

    比至南郡,而 琮已降。——《资治通鉴》

    比去,以手阖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英文翻译

    to compare, liken; comparison; than

    方言集汇

    ◎ 粤语:bei2 bei6 pe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3 [陆丰腔] bi3 [梅县腔] bi3 [宝安腔] bi3 [东莞腔] bi3 [沙头角腔] bi3 [客语拼音字汇] bi3 [海陆丰腔] bi3 [台湾四县腔] bi3
    ◎ 潮州话:b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li]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GQ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OMNN
    四角: 22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列声。本义:比照) 同本义

    例,比也。——《说文》。按,礼记服问:上附下附,列也。公别比例之义。古只作列,此字后出。

    举此以例其余。——元· 刘壎《隐居通议·欧阳公》

    (2) 又如:溯古例今;以此例比

    名词

    (1) 类;列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不在此例;例及(连类而及);例侪(按类分列)

    (3) 可以作依据的事物;例子

    两贤同时,便是未有前例。——《南齐书·陆慧晓传》

    (4) 又如:援例行事;例贡(边境官员及土司每年依例献纳的贡物;清代又指例贡生);例授(循例封赠);病例;实例

    (5) 规定;规则;条例

    故例。——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开例;禁例;老例(旧规矩;旧习惯)

    英文翻译

    precedent, example; regul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lai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li4 [宝安腔] li3 [梅县腔] li5 [海陆丰腔] li6 [客英字典] li5 [台湾四县腔] li5 [沙头角腔] li5 [东莞腔] li3 [陆丰腔] li6
    ◎ 潮州话:l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制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lĭɛilied/liey
    chǐ,chě [chi,che]
    部首: 327
    笔画: 4
    五笔: NYI
    五行:
    吉凶:
    仓颉: SO
    四角: 77807

    详细解释

    chě

    名词

    (1)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如“工尺”

    (2) 另见 chǐ

    chǐ

    名词

    (1)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2)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说文》

    (3) 按,古代长度单位。各代制度不一。如:尺一(尺一板、尺一书、尺一牍、尺一诏等都是指诏书。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故称天子的诏书为“尺一”。“尺一”又指书信)

    (4) 。中医诊脉部位之一。手掌后桡骨高处下为寸;寸下一指处为关;关下一指处为尺。如:尺中(尺脉)

    (5) 尺子,量长度的器具 。如:平行尺;折尺;滑尺

    (6) 喻法度或标准 。如:尺墨(法规,法制)

    (7) 像尺一样的条状物 。如:镇尺;戒尺;尺简(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木简);尺疏(奏章)

    (8) 信件,信札 。如:尺书(书,信;书籍);尺素(短笺,书信)

    形容词

    (1) 喻短小或狭小的

    尺泽之蜺也。——《后汉书·对楚五问》

    (2) 又如:尺土(形容极为狭小的土地);尺地(极少的土地);尺铁(短小的铁制武器)

    (3) 另见 chě

    英文翻译

    Chinese measure approx. 'foot'

    方言集汇

    ◎ 粤语:ce2 cek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ak7 [陆丰腔] chak7 [梅县腔] chak7 [台湾四县腔] cak7 [沙头角腔] cak7 [海陆丰腔] chak7 [宝安腔] cak7 [客语拼音字汇] cag5 [东莞腔] cak7
    ◎ 潮州话:ciêh4/cioh4 cê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昌石昔開入聲開口三等chjek/tcektɕʰĭɛ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