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
词语释义
比丘
(1) 和尚。梵语,khiksu的译音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佛教指和尚。[梵bhiksu]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引用解释
亦作“ 比邱 ”。 佛教语。梵语的译音。意译“乞士”,以上从诸佛乞法,下就俗人乞食得名,为佛教出家“五众”之一。指已受具足戒的男性,俗称和尚。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时有三比丘赴火而死。” 南朝 梁 沉约 《述僧设会论》:“佛率比丘入城乞食,威仪举止,动目应心。” 元 张宪 《酬海藏主纸扇歌》:“终焉不得志,屏弃妻子祝髮为比邱。” 明 徐渭 《九流》诗:“九流 渭 也落何流?戴髮星星一比丘。”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藕花》:“遂髠緇为比邱,云游不知所终。” 胡适 《<西游记>考证》七:“于彼山中,有一比丘名 功德云 。”
词语造句
1、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杀一子。今此比丘,亦复如是。
2、这张照片拍摄于瓦纳比丘,就是在第一张照片中马丘比丘后面的山峰。
3、比丘们,这一切在燃烧。
4、他的衣着不是比丘打扮就是印度皇室打扮。
5、作为一名在佛陀诞生地尼泊尔的比丘,我很自豪地参予这一计划和在此分享我的见解。
6、诸比丘回答说:“是的,佛陀,我们看见了。”
7、十二诸比丘!汝等若忆念我者,当可去除其起毛发竖立之恐怖、战栗。
8、请给我授戒让我成为比丘,这样我就能够修行八正道。
9、在福建佛学院,法师曾亲自为学僧讲授《四分律比丘戒》课程。
10、于是圣尊,在那天上午,已经准备好了,带着碗和袍子和一大队比丘到纯陀的家里,他们坐在为他们准备好的凳子上。
11、因此,懂得这一点,有思想的比丘认为人执着摄取就是执着死亡领域,就不会在一切世上摄取任何东西。
12、接着就有一位比丘请求佛陀解释这个比喻。佛陀就详细加以解释。
13、比丘们,色身(色)非我(不是我)。
14、被人所取是指比丘不如法地跟俗人混在一起。
15、于是他靠近佛陀,请求受戒成为比丘。
16、十三诸比丘!又吠波质底阿修罗王唱此偈时,阿修罗欢呼,诸天默然。
17、喜欢争论、愚昧痴迷的比丘,即使教他,他也不懂佛陀宣示的法门。
18、居士!逮达想受灭之比丘,第一灭语行,然后是身行,再次灭心行。
19、此为薄伽梵所说。五众比丘对薄伽梵之说随喜、心悦。
20、遵循法句阐明的生活道路,自制,专心,言论无可指谪,佛陀们称这第三种比丘为命道者。
21、那些比丘们回答:「森林里的叶子比你手中的多,而且多到不能比。」
22、在这世上,他已舍弃了贪欲,离家而成为比丘,已断除了欲欲与生存(即:有),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23、由于地处偏远,马丘?比丘逃过了浩劫。
24、比丘虽然年轻,若勤修正法,亦会照耀这世间,如无云之月。
25、然而诸比丘,这只是一个比喻。
26、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
27、基于这个原因,所以瓦克利比丘这样看著自己的心并感到安心;
28、诸比丘!譬如于虚空中,吹东风、吹西风、吹北风、吹南风、吹含尘垢之风、吹不含尘垢之风、吹寒风、吹暖风、吹少量之风、吹大量之风、吹种种之风。
29、比丘们啊!具有这四种特点的言语是妙语,不是恶语,智者听来没有错误,无可指责。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比邱”。佛教语。梵语的译音。意译“乞士”,以上从诸佛乞法,下就俗人乞食得名,为佛教出家“五众”之一。指已受具足戒的男性,俗称和尚。
引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时有三比丘赴火而死。”
南朝梁沉约《述僧设会论》:“佛率比丘入城乞食,威仪举止,动目应心。”
元张宪《酬海藏主纸扇歌》:“终焉不得志,屏弃妻子祝髮为比邱。”
明徐渭《九流》诗:“九流渭也落何流?戴髮星星一比丘。”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藕花》:“遂髠緇为比邱,云游不知所终。”
胡适《<西游记>考证》七:“于彼山中,有一比丘名功德云。”
比丘的国语词典
佛教用语。为梵语Bhiksu的音译。男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大宝积经.卷一》:「譬如今世多闻比丘住阿兰若,或聚落中。」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释门大道要参修,开阐宗源老比丘。」也作「比邱」、「苾刍」。
比丘的网络释义
比丘
比丘的翻译
比丘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2) 同本义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尔雅·释鸟》
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史记·天官书》
比其具。——《周礼·世妇》。注:“次也。”
及献比禽。——《周礼·田仆》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战国策·燕策》
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
(4) 连接,接近
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
(5) 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6) 比较;考校,核对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
(7) 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8) 及,等到
比至定陶,再破 秦军。——《史记·项羽本纪》
(9) 比拟 。如:比象(比像。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10) 勾结;偏爱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立其子,不为比(偏爱)。——《左传·襄公三年》
(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12) 等同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13) 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14) 通“庀”。具备
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
及祭祀,比其具。——《周礼·世妇》
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
(15) 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宰严限追比。(追征。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聊斋志异·促织》
(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形容词
(1) 接近;亲近
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周礼·夏官》
(2) 又如:比近(亲近);比周(亲近);比昵(亲近);比善(和睦亲近);比日(近日;每日);比世(近世,近代);比辰(近时,近日);比者(近来);比岁(近年);比际(此时,这时)
(3) 密(与“稀”、“疏”相对)
比,密也。——《说文》
其比如栉。——《诗·周颂·良耜》
是与比周。——《左传·文公十八年》。注:“比,近也。周密也。”
(4) 又如:比甲(马甲)
(5) 和谐
声比则应。——班固《汉书》
名词
(1) 比喻,比方 。如: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对偶);比兴(比与兴);比讽(用“比”的方法讽喻)
(2) 比较两个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一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如:三与五之比,等于五分之三
(3) 姓
副词
(1) 皆,都,同等地
再战比胜。——《战国策·齐策》
(2) 又如:比隆(同等兴盛);比行(并行)
(3) 连续,频频
比投不释。——《礼记·投壶》
间者数年比不登。——《汉书·文帝纪》
比年日蚀。——《汉书·张延寿传》
三人比坐事死。——《汉书·公孙贺传》
地比震动。——《汉书·翼奉传》
比三年日蚀。——《汉书·外戚传》
始至之时,岁比不登。(登:丰收)——苏轼《超然台记》
(4) 近来
臣比在晋也,不敢直言。——《吕氏春秋·先织》
介词
(1) 比起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操比于 袁绍。——《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他比你高
(3) 为;替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孟子·梁惠王上》
(4) 及,等到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史记·陈涉世家》
比至南郡,而 琮已降。——《资治通鉴》
比去,以手阖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3 [陆丰腔] bi3 [梅县腔] bi3 [宝安腔] bi3 [东莞腔] bi3 [沙头角腔] bi3 [客语拼音字汇] bi3 [海陆丰腔] bi3 [台湾四县腔] bi3
◎ 潮州话:b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名词 (1) (会意兼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地面上并立两个小土峰。本义:自然形成的小土山) (2) 同本义 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说文》 小陵曰丘。——《广雅·释丘》 丘中有麦。——《诗·王风·丘中有麻》 丘中有李。 是降丘宅土。——《书·禹贡》 北陵坟衍。——《周礼·大司徒》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性本爱丘山。——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 从小丘西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苫蔽成丘。——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荒丘(沙丘;丘坡);丘林(山林);丘岳(山岳) (4) 泛指山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以登介丘。——《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山也。” 三丘。——《后汉书·张衡传》 (5) 又如:丘坂(山坡);丘林(山林);丘岳(山岳);丘阜(山丘;土山) (6) 坟墓 亦何面复上先人之丘墓乎。——司马迁《报任安书》 尧葬济阴,丘垅皆小。——《汉书·楚元王传》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文选·佚名·古诗十九首》 (7) 又如:丘垄(祖先的坟茔;坟墓);丘木(植于墓地以庇兆域的树木);丘封(泛指坟墓);丘冢(坟墓);丘陇(坟墓) (8) 废墟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楚辞·屈原·九章·哀郢》 (9) 又如:丘垅(废墟,荒地);丘井(荒丘、枯井。比喻人心寂然不动) (10) 荒凉的乡里 。如:丘里(乡里);丘落(村落);丘园(家园;乡村);丘樊(园圃;乡村) (11) 通“区”。地域 是故得乎丘民。——《孟子·尽心下》 四邑为丘。——《周礼·地官·小司徒》 (12) 姓 形容词 (1) 空;寡 高祖微时,时其丘嫂食。——《汉书·楚元王传》 (2) 又如:丘城(空城);丘荒(空旷;荒凉);丘虚(空虚的意思);丘亭(空亭) (3) 通“巨”。大 乡丘老不通。——《管子·侈靡》 时时过其丘嫂。——《汉书·楚元王传》 量词 (1) 〈方〉∶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 一丘之乔。——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三丘秧田 英文翻译hill; elder; empty; a name
方言集汇◎ 粤语:ja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eu1 [宝安腔] hiu1 [海陆丰腔] kiu1 hiu1 [客语拼音字汇] hiu1 kiu1 [梅县腔] kiu1 hiu1 [东莞腔] hiu1 [客英字典] hiu1 kiu1 [台湾四县腔] kiu1 hiu1 ◎ 潮州话:kiu1 (khiu)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