梐梱

bì kǔn [bi kun]
注音 ㄅㄧˋ ㄎㄨㄣˇ

词语释义

犹牢笼。

梐梱的国语词典

古代置于官署前用以遮拦行人的障碍物。

汉字详情

[bi]
部首: 420
笔画: 11
五笔: SXXF
五行:
仓颉: DPPG
四角: 42914

英文翻译

f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ba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i3 [海陆丰腔] bi3 pi3 [梅县腔] pi5 [台湾四县腔] bi3 p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邊兮齊開平聲開口四等pe/peipiei
kǔn [kun]
部首: 420
笔画: 11
五笔: SLSY
五行:
仓颉: DWD
四角: 46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门槛

使高其梱张释之。——《史记·循吏传》

莫不始乎梱内。——《汉书·匡衡传》

外言不入于梱。——《礼记·曲礼上》

(2) 又如:梱内(门内。指家室)

动词

假借为“稇”。捆,束

既拾取矢梱之。——《仪礼·大射仪》

梱纂组。——《淮南子·脩务》

英文翻译

doorsill; doorjamb

方言集汇

◎ 粤语:kwan2
◎ 客家话:[陆丰腔] kun3 [客语拼音字汇] kun3 [宝安腔] kun3 [客英字典] kwun5 [海陆丰腔] kun5 [梅县腔] kun5 [台湾四县腔] ku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牛昆平聲合口一等ŋuənngu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