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记农药

biāo jì nóng yào [biao ji nong yao]

词语释义

保护农作物及其产品的药剂

汉字详情

biāo [biao]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F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MMF
四角: 4199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票声。本义:树梢)

(2) 同本义

标,木杪末也。——《说文》

大本而小标。——《管子·霸言》

(3) 又如:标枝(树梢的枝条);标末(树梢)

(4) 末梢;事物的枝节或表面。与“本”相对

本标相应。——刘安《淮南子》

此所谓气之标。——《素问六·微旨大论》

(5) 又如:标季(末季,末期);治标;标本(本末。中医称后起为标,本原为本);标病(表面上的病症)

(6) 顶端

标出(塔顶露出)海云长。——唐· 李白《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7) 又如:标颠(顶端,最高点)

(8) 柱竿之类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旧唐书·崔彦昭传》

(9) 又如:标抹(屋梁上的短柱)

赤城霞起而建标。——《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标之以翠翳。泛之以游菰。——《文选·郭璞·江赋》

凡坑陷井穴皆有标。——《新唐书·百官志》

(10) 又如:路标(交通标志);商标;浮标;标船(挂着标记的船,一般不会被劫掠)

(11) 给优胜者的奖品 。如:标首(首先拿出的赏钱);锦标;夺标

(12) 承包者向发包一方所标出的自己愿出的价钱 。如:投标;招标;开标

(13) 旗帜

梁祖( 朱全忠)自初起,每令左右持大赤旗,缓急之际,用以挥军, 祖自目为火龙标。—— 宋· 陶谷《清异录》

(14) 标准

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准。——唐· 杜甫《赠郑十八贲》

(15) 又如:标的(准则,法则;标志,记号;靶子) 目标

大会射,设标的。——韩愈《国子助教薛君墓志铭》

(16) 又如:标鹄(标的) ;代表 。如:标程(模范,榜样);标轨(风范) ,风度

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孔稚珪《北山移文》

(17) 又如:标格(风度,模范);标领(犹风仪);标态(风采神态) 清督抚等所辖绿营兵编制单位。相当于后来的团 。如:标下(督抚等管辖的绿营兵叫标。标下,即管辖下的官兵);标统(清代陆军制,统带一标的军官,称标统。相当于现在的团长)

(18) 古代武器名 。如:标子(古代武器的名称。用于投掷的标枪);标叉(用于投掷的叉)

动词

(1) 标明,显出

黄琬之早标聪察。—— 任昉《王文宪集序》

(2) 又如:标上号码;标树(标举,评价。同标置);标举(显示,标明)

(3) 题写

名标于奇纪(指《山海经》)。——《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4) 又如:标了牌票(填写了执行公务的凭照);标目(题写书文名称);标名(题名。列举姓名);标句(撰写词句);标注(犹批注)

(5) 显扬 。如:标榜(表扬,品评;公告用的榜文);标心(表明意愿);标白(显扬)

(6) 标立;建立 。如:标金(树立铜柱;即条金,为标准金条的简称);标帜(独树旗帜)

形容词

(1) 高 。如:标领(高出众表);标柱(高柱);标望(声望很高)

(2) 标致,俊美 。如:标脸(标致的模样);标秀(标致,秀美);标俊(标致俊美)

(3) 突出 。如:标拔(特出);标冠(首位)

英文翻译

mark, symbol, label, sign; stand the bole of a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biu1
◎ 潮州话:颇妖1 波腰1 ,piou1/piao1(phiau) biê1/bio1(pie)

宋本广韵

[ji]
部首: 226
笔画: 5
五笔: Y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VSU
四角: 377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2) 同本义

记,疏也。——《说文》

记,识也。——《广雅》

记有成。——《礼记·内则》

记间之学。——《礼记·学记》

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应奉传》

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梦令》

吾记天圣中。——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望中犹记。——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回忆,记忆);记心(记在心上,常用于叮嘱);记念(挂心;惦念);记忆(记在心里)

(4) 记载,记录

记,书也。——《广雅》

宫之奇果谏,记曰。——《公羊传·僖公二年》。注:“史记也。”

受记考事。——《汉书·张敞传》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文天祥《 后序》

览则省记。——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姚鼐记之。—— 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摘记(摘要记录);笔记(用笔记录);手记(亲手记录);记言(记录言论)

名词

(1)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章 。如:记书(传记及诸家之书);游记;日记;杂记;摘记

(2) 按时间顺序记述历史史实或事件 。如:大事记;史记;记传(历史传记);记牒(史册;文字记录);记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

(3) 标志,记号

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水浒传》

(4) 又如:标记;以红色为记;记色(凭据;证据)

(5) 胎记

生那儿时,脊背下有一搭红记。——《警世通言》

(6) 又如:他身上有块记

(7) 古时的一种公文 。如:奏记;残记。又指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十三经中的《周礼·考工记》和《礼记》

(8) 印章

正其名,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

(9) 又如:戳记;图记;钤记;记室(官名。掌管章表书记文檄)

(10) 记叙文,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 。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量词

张开手掌迅速厉害地一击,掴 。如:一记耳光

英文翻译

record; keep in mind, reme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gei3
◎ 潮州话:gi3

宋本广韵

nóng [nong]
部首: 218
笔画: 6
五笔: PE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BV
四角: 407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 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农,耕也。——《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

辟土植谷曰农。——《汉书·食货志》

农,天下之大本也。——《汉书·文帝纪》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晁错《论贵粟疏》

殴民而归之农。——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又如:农家子(村野耕作之人);农舆(耕作用的车);农战(从事农耕,以为攻战之本);农月(立夏以后农事的忙月)

(3) 通“努”。努力,勉力

小人农力以事其尚。——《左传·襄公十三年》

名词

(1) 农业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晁错《论贵粟疏》

(2) 又如:务农(从事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农林牧;农末(农业和商业);农政(有关农业的政令、制度);农书(有关农业的书)

(3) 农民

士农工商,四民有业。——《汉书·食货志上》

待农而食。——《史记·货殖列传》

(4) 又

农不出则乏。

(5) 又如:自耕农;小农(个体农民);老农;花农;菜农;果农;奶农

(6) 古代的田官

飨农。——《礼记·郊特牲》

(7) 又如:农正(古官名。掌农事及农祈);农父(古官名。司徒的尊称);农师(古官名。掌农事)

(8) 先秦学术思想流派之一,九流中“农家”的简称

(9) 姓

形容词

(1) 勤勉

耕者用力不农,有罪无赦。——《管子·大匡》

(2) 通“醲”。浓厚

农用八政。——《书·洪范》。郑玄:“农读为醲”。

英文翻译

agriculture, farming; farmer

方言集汇

◎ 粤语:nung4

宋本广韵

yào [yao]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XQY
五行:
吉凶:
仓颉: TVMI
四角: 44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乐声。本义:治病的物品。药物;药材。一般是植物,故从艸)

(2) 同本义

药,治病草也。——《说文》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疾医》。注:“五药,草木虫石谷也。”

勿药有喜。——《易·无妄》

求仙人不死之药。——《史记》

(3) 又如:药肆(药店);药贴(处方单);药封(用红纸袋封送的诊断费);药案(药方);药王(指治病用药如神的人);药引(中医处方中先选某种药物作为其他药物的导引,使药力可以达到病处,称为药引);药局(专司配药剂的机构;俗称出卖药品的部门为药局);药饵(药物)

(4) 指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

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药稍稍化开,此指松脂、腊等)。——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如:药水龙(化学灭火器);药骰(在骰子中封入水银或铅,庄家可以任意操纵得到的点数,以欺骗押赌者)

(6) 特指火药

凡鸟铳长约三尺,铁管载药。——宋应星《天工开物》

(7) 芍药的简称 。如:药蔓(芍药花的蔓藤);药栏(芍药之栏。泛指花栏)

(8) 泛指能使人改过迁善,有益身心的东西 。如:药石之言(金玉良言;劝人改过的话);药言(良药苦口之言)

(9) 姓

动词

(1) 用药治疗

多将熇熇,不可救药。——《诗·大雅·板》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孔子家语·正论》

彼得之不足以药伤补败。——《荀子》

(2) 又如:药师(药工、医师之古称);药捻(带药的纸捻或纱布条,外科治疗时用来放入伤口或疮口内);药膳(配有中药做的菜肴或食品)

(3) 使中毒或毒杀 。如:药老鼠;药死(毒死)

英文翻译

leaf of Dahurian angelica plant; medicine

方言集汇

◎ 粤语:joek1 joek6
◎ 潮州话:腰8 央8 ,iêh8/ioh8(iêh) iag8(iâk)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