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示

biāo shì [ biao shi]
繁体 標示
注音 ㄅ一ㄠ ㄕ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标示 biāoshì

(1) 显示

show;indication

词语解释

  1. 显现;揭示。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那骷髏标示在旛竿之首,必竟此是老妖,为神明所诛的。”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这是标示着铜器时代与铁器时代的转折点。”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六章第三节:“禅法主张寂坐修心,不重讲经。 鸠摩罗什 译《禅要》, 北凉 沮渠京声 译《治禅病秘要法》等书,标示禅法,为禅学者所宗。”

引证解释

⒈ 显现;揭示。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那骷髏标示在旛竿之首,必竟此是老妖,为神明所诛的。”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这是标示着铜器时代与铁器时代的转折点。”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六章第三节:“禅法主张寂坐修心,不重讲经。 鸠摩罗什译《禅要》, 北凉沮渠京声译《治禅病秘要法》等书,标示禅法,为禅学者所宗。”

标示的国语词典

标明、揭示。

如:「这块牌子标示著『游客止步』。」

标示的网络释义

标示

  • 标示(biāo shì):显示
  • 国语词典释义】:
  • 标示[biāo shì]:标明、揭示。
  • 标示造句

    在多个家电卖场拍摄的近百张实物图片表明,家用电风扇的速度标示全都采用了一种以上的非言语隐喻表征。
    相信你推荐的轮胎都被压在自己的标示牌。
    目前所在位置以高彩度、高亮度标示为佳,图面方位应与实际空间方位相同。
    爆炸时,可散布燃烧的白磷,用于标示、遮蔽、隐藏或纵火。
    光是要找到这些内容,就需要大量的分析师,花上数周时间用记号笔在列印资料上标示。
    文件应当明确指出哪些仪器是关键,哪些不是。在现场装置上标示出非关键仪器也是明智之举。
    每个生物的费用都标示在其战棋底部或是资料卡的左上角。
    啮齿类在“进化树”上相近,所以如果存在端粒酶典型的表达,那么她就可以标示出来。
    要提前计算好乳胶漆所需要的量,乳胶漆桶上都有标示所适用的涂刷面积。
    大部份的商店里,每个商品分类区清楚的标示使逛街一项轻松的乐事。
    就在扎德说话的时候,一个工人正在为一个新修的厕所涂抹水泥,编织物的墙上显著的标示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由于他卓越的战术技巧,他正确地标示出了游击队的位置,同时详细地为联合战术空中打击说明了该地区的特点。
    记者跟随其他车主来到一个消防通道后,爬上三层楼梯才上到广场,在出口处也没有任何标示表明通往地下停车场。
    制图者可以标示出花园里的物种型态,有无使用杀虫剂,或是入园费用。
    在这张假色影像中,这些虎纹构造以蓝色来标示。
    其实,自打阴魂峡里,洛雨跟我们说他会在走过的路上做标记后,我就把这话深深记在心里,一路过来,都用拉孜藏刀在洞壁刻下痕迹,简单标示出自己走的方向。
    同一公称压力值所标示的同一公称通径!
    丙方依本专利所制授权产品,应依授权地区之有关法律为适当之标示。
    广泛应用于立体发光字,标示,灯箱,招牌,景观布置及舞台装饰等。
    进入教堂,有标示牌写着:这里是圣地,请尊重死者。

    汉字详情

    biāo [biao]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F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MMF
    四角: 4199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票声。本义:树梢)

    (2) 同本义

    标,木杪末也。——《说文》

    大本而小标。——《管子·霸言》

    (3) 又如:标枝(树梢的枝条);标末(树梢)

    (4) 末梢;事物的枝节或表面。与“本”相对

    本标相应。——刘安《淮南子》

    此所谓气之标。——《素问六·微旨大论》

    (5) 又如:标季(末季,末期);治标;标本(本末。中医称后起为标,本原为本);标病(表面上的病症)

    (6) 顶端

    标出(塔顶露出)海云长。——唐· 李白《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7) 又如:标颠(顶端,最高点)

    (8) 柱竿之类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旧唐书·崔彦昭传》

    (9) 又如:标抹(屋梁上的短柱)

    赤城霞起而建标。——《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标之以翠翳。泛之以游菰。——《文选·郭璞·江赋》

    凡坑陷井穴皆有标。——《新唐书·百官志》

    (10) 又如:路标(交通标志);商标;浮标;标船(挂着标记的船,一般不会被劫掠)

    (11) 给优胜者的奖品 。如:标首(首先拿出的赏钱);锦标;夺标

    (12) 承包者向发包一方所标出的自己愿出的价钱 。如:投标;招标;开标

    (13) 旗帜

    梁祖( 朱全忠)自初起,每令左右持大赤旗,缓急之际,用以挥军, 祖自目为火龙标。—— 宋· 陶谷《清异录》

    (14) 标准

    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准。——唐· 杜甫《赠郑十八贲》

    (15) 又如:标的(准则,法则;标志,记号;靶子) 目标

    大会射,设标的。——韩愈《国子助教薛君墓志铭》

    (16) 又如:标鹄(标的) ;代表 。如:标程(模范,榜样);标轨(风范) ,风度

    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孔稚珪《北山移文》

    (17) 又如:标格(风度,模范);标领(犹风仪);标态(风采神态) 清督抚等所辖绿营兵编制单位。相当于后来的团 。如:标下(督抚等管辖的绿营兵叫标。标下,即管辖下的官兵);标统(清代陆军制,统带一标的军官,称标统。相当于现在的团长)

    (18) 古代武器名 。如:标子(古代武器的名称。用于投掷的标枪);标叉(用于投掷的叉)

    动词

    (1) 标明,显出

    黄琬之早标聪察。—— 任昉《王文宪集序》

    (2) 又如:标上号码;标树(标举,评价。同标置);标举(显示,标明)

    (3) 题写

    名标于奇纪(指《山海经》)。——《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4) 又如:标了牌票(填写了执行公务的凭照);标目(题写书文名称);标名(题名。列举姓名);标句(撰写词句);标注(犹批注)

    (5) 显扬 。如:标榜(表扬,品评;公告用的榜文);标心(表明意愿);标白(显扬)

    (6) 标立;建立 。如:标金(树立铜柱;即条金,为标准金条的简称);标帜(独树旗帜)

    形容词

    (1) 高 。如:标领(高出众表);标柱(高柱);标望(声望很高)

    (2) 标致,俊美 。如:标脸(标致的模样);标秀(标致,秀美);标俊(标致俊美)

    (3) 突出 。如:标拔(特出);标冠(首位)

    英文翻译

    mark, symbol, label, sign; stand the bole of a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biu1
    ◎ 潮州话:颇妖1 波腰1 ,piou1/piao1(phiau) biê1/bio1(pie)

    宋本广韵

    shì [shi]
    部首: 519
    笔画: 5
    五笔: FI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MF
    四角: 109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二”是古文“上”字,三竖代表日月星。甲骨文本作“T”,象祭台形。“示”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其义多与祭祀、礼仪有关。本读( )。本义:地神。引申义:让人看,显示)

    (2) 显现;表示

    示,现也。——《华严经音义》

    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说文》。古文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

    示,现也。——《苍颉篇》

    武王示之病。——《战国策·秦策》

    穷不得所示。——《楚辞·怀沙》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斩使以示威。——《三国演义》

    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3) 又如:示像(显露外形);示疾(佛教语。佛菩萨及高僧得病);示现(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示贬于褒(寓批评于表扬);示重(表示器重);示问(指表示问候的简札书启之类);示俭(表现节俭);示优(表示优厚);示惩(表示惩戒);示怀(表示恩德);示导(启示开导);示诲(开导教诲)

    (4) 指示;让人看;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让人知道

    示,语也,以事告人曰示也。——《玉篇》

    示,垂示。——《广韵》

    示我周行。——《诗·小雅·鹿鸣》

    言示之事。——《诗·大雅·抑》

    则不能毋举物示之乎?——《墨子·尚贤下》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

    袒而示之背。——《左传·庄公八年》

    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左传·成公十年》

    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资治通鉴》

    归以示成。——《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示仰(指示;传达);示梦(灵魂在梦中以事示人);示下(指示);示导(启示开导);示众(给大家看,特指当众惩罚人);示及(见示、谈到);示化(启示化导);示世(昭示于世人);示唆(启示);示覆(书牍中请对方作答之用语);示知(信函用语。告知);示谕(告知;晓示)

    (6) 暗示;示意解释

    范增数目 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名词

    (1) 公文,告示

    那看的人虽如人山人海,好在国王久已出示,毋许驱逐闲人,悉听庶民瞻仰。——《镜花缘》

    (2) 泛指命令、指示

    戏子们请老爷的示:还是伺候,还是回去?——《儒林外史》

    (3) 对别人来信的敬称 。如:惠示;赐示

    英文翻译

    show, manifest; demonst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si6
    ◎ 客家话:[梅县腔] si5 [陆丰腔] shi5 [宝安腔] si5 [海陆丰腔] shi6 [客英字典] shi5 [台湾四县腔] sii5 [东莞腔] si5 [沙头角腔] si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 潮州话:s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巨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gje/giegʰĭ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