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品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高品,上乘。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某不识此人,亦无因缘,但见风仪标品,欲与諫议大夫。”
引证解释
⒈ 高品,上乘。
引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某不识此人,亦无因缘,但见风仪标品,欲与諫议大夫。”
标品的网络释义
标品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票声。本义:树梢)
(2) 同本义
标,木杪末也。——《说文》
大本而小标。——《管子·霸言》
(3) 又如:标枝(树梢的枝条);标末(树梢)
(4) 末梢;事物的枝节或表面。与“本”相对
本标相应。——刘安《淮南子》
此所谓气之标。——《素问六·微旨大论》
(5) 又如:标季(末季,末期);治标;标本(本末。中医称后起为标,本原为本);标病(表面上的病症)
(6) 顶端
标出(塔顶露出)海云长。——唐· 李白《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7) 又如:标颠(顶端,最高点)
(8) 柱竿之类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旧唐书·崔彦昭传》
(9) 又如:标抹(屋梁上的短柱)
赤城霞起而建标。——《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标之以翠翳。泛之以游菰。——《文选·郭璞·江赋》
凡坑陷井穴皆有标。——《新唐书·百官志》
(10) 又如:路标(交通标志);商标;浮标;标船(挂着标记的船,一般不会被劫掠)
(11) 给优胜者的奖品 。如:标首(首先拿出的赏钱);锦标;夺标
(12) 承包者向发包一方所标出的自己愿出的价钱 。如:投标;招标;开标
(13) 旗帜
梁祖( 朱全忠)自初起,每令左右持大赤旗,缓急之际,用以挥军, 祖自目为火龙标。—— 宋· 陶谷《清异录》
(14) 标准
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准。——唐· 杜甫《赠郑十八贲》
(15) 又如:标的(准则,法则;标志,记号;靶子) 目标
大会射,设标的。——韩愈《国子助教薛君墓志铭》
(16) 又如:标鹄(标的) ;代表 。如:标程(模范,榜样);标轨(风范) ,风度
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孔稚珪《北山移文》
(17) 又如:标格(风度,模范);标领(犹风仪);标态(风采神态) 清督抚等所辖绿营兵编制单位。相当于后来的团 。如:标下(督抚等管辖的绿营兵叫标。标下,即管辖下的官兵);标统(清代陆军制,统带一标的军官,称标统。相当于现在的团长)
(18) 古代武器名 。如:标子(古代武器的名称。用于投掷的标枪);标叉(用于投掷的叉)
动词
(1) 标明,显出
黄琬之早标聪察。—— 任昉《王文宪集序》
(2) 又如:标上号码;标树(标举,评价。同标置);标举(显示,标明)
(3) 题写
名标于奇纪(指《山海经》)。——《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4) 又如:标了牌票(填写了执行公务的凭照);标目(题写书文名称);标名(题名。列举姓名);标句(撰写词句);标注(犹批注)
(5) 显扬 。如:标榜(表扬,品评;公告用的榜文);标心(表明意愿);标白(显扬)
(6) 标立;建立 。如:标金(树立铜柱;即条金,为标准金条的简称);标帜(独树旗帜)
形容词
(1) 高 。如:标领(高出众表);标柱(高柱);标望(声望很高)
(2) 标致,俊美 。如:标脸(标致的模样);标秀(标致,秀美);标俊(标致俊美)
(3) 突出 。如:标拔(特出);标冠(首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颇妖1 波腰1 ,piou1/piao1(phiau) biê1/bio1(pie)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1) (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2) 同本义
品,众庶也。——《说文》
(3) 又如:品人(众多的人);品事(诸多事项);品物(各类特定范围之物);品供(各种供品);品象(众人);品庶(众人百姓);品极(众多)
(4) 颜色淡 。如:品绿
(5) 齐一,相同
品,齐也。——《广雅》
品其百笾。——《国语·周语中》
名词
(1) 事物的种类
五品不逊。——《虞书》。传,谓五常。郑注:父母兄弟子也。
厥贡惟金三品。——《书·禹贡》
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货品(货物或货物的品种);品汇(事物的品种类别);品搭(按品类等级搭配);品流(品类;流别);品例(种类);品件(花色品种);用品(应用的物品);珍品(珍贵的物品);品物(物品;东西)
(3) 品性;品格 。如:人品(人的品质);品诣(品行);品概(品格;气节);品地(品质;本色;官职);品格儿(相貌;形体);品极(人品的高低)
(4) 等级
(5) 又如:品从(等级);上品
(6)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官阶、爵阶
皇上超擢品卿衔军机章京。——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7) 又如:品子(品官之子弟);品次(位列;品级);品制(等级制度);品命(官阶;品位);品著(指不同品位的服饰);品从(正从。指古代官吏的正品与从品);品爵(品级爵位);品令(选拔官吏的格令)
(8) 格调
诗之品有九。——《沧浪诗话》
(9) 标准, 基准 。如:品式(标准;法式); 品度(标准, 法度)
(10) 法式, 法则
乡有俗, 国有法。…品有所成, 故曰人不一事。——《管子》
(11) 乐器构件名。指月琴、琵琶等乐器上的弦枕木
(12) 古地名 。唐宋皆有品州, 约在今四川省宜宾地区境内
(13) 姓
(1) 演奏乐器 。如:品竹(吹奏管乐器);品竹弹丝(吹拉弹唱);品弄(吹奏);品统法(弦乐曲调的弹奏技法);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2) 评价,衡量
于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世说新语·文学》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
(3) 又如:品度(品评打量);品择(品评选择);品藻(品评;评论);品酌(衡量,斟酌);品选(评选);品头题足(亦作“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
(4) 品尝 。如:品茶,品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n3 [东莞腔] pin3 [梅县腔] pin3 [陆丰腔] pin3 [客英字典] pin3 [宝安腔] pin3 [客语拼音字汇] pin3 [台湾四县腔] pin3 [海陆丰腔] pin3
◎ 潮州话:bing2(píng) [饶平]ping2(phí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品 | 丕飲 | 滂 | 侵B | 上聲 | 寑 | 開口三等 | 深 | 侵B | pʰĭĕm | phimx/phyy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