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帚自珍

bì zhǒu zì zhēn [ bi zhou zi zhen]
注音 ㄅ一ˋ ㄓㄡˇ ㄗˋ ㄓㄣ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敝帚自珍 bìzhǒu-zìzhēn

(1) 将破旧的扫帚视作宝物来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并不好或不贵重,但自己爱惜。也作“敝帚千金”

everyone values things of his own;value the broomstick simply because it is one's own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宋 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成语辨析

敝帚自珍和“敝帚千金”;同出一源;都表示珍惜自己的东西;但敝帚自珍由“敝帚千金”发展而来;语义较重;而且不用于劝诫和批评方面。

成语用法

敝帚自珍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自己的东西不值钱舍不得扔。

引证解释

⒈ 比喻东西虽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语出宋陆游《初夏幽居》诗之二:“寒龟不食犹能寿,弊帚何施亦自珍。”
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菲葑不弃,敝帚自珍。”
吴伯箫《北极星·记一辆纺车》:“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不舍得丢弃。”

敝帚自珍的国语词典

比喻东西虽不好,却因为是自己的,仍然非常珍视。参见「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条。

敝帚自珍的网络释义

敝帚自珍

  • 敝帚自珍 bì zhǒu zì zhēn 敝:破的,坏的。珍:珍惜。
  • 成语“敝帚自珍”的意思是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成语出自汉·刘珍《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和陆游的《秋思》诗。
  • 敝帚自珍的翻译

    英语: to value the broom as one's own (idiom)​; to attach value to sth because it is one's own, a sentimental attachment
    法语: attacher du prix à ses propres affaires, mêmes les plus viles, Un balai usé est cher à son propriétaire
    日语: 磨(す)り減(へ)った箒(ほうき)でも,自分のものは大事にする;人が見てつまらないものでも自分は珍重すること
    俄语: что своё,то и дóрого

    敝帚自珍造句

    如果你连敝帚自珍都做不到那你也应该成不了大事情。
    文章总是自己的好,敝帚自珍,人之常情。
    我晓得这块腕表不值钱,然而敝帚自珍,我就是?不得把它抛弃。
    请谅解我没依照您的看法修改文章,就算是敝帚自珍吧!
    爷爷的自行车已经良多年了,但他老是敝帚自珍,还常常骑着它去逛街。
    这件饰物是奶奶生前送给他的,固然常识几块钱的地摊货,但他敝帚自珍,视它为宝贝。
    这枝旧钢笔跟我几十年了,敝帚自珍,就是捨不得丢。
    对别人的货色,他满不在乎;对本人的东西,他敝帚自珍。
    不管怎么说我的东西我就应该敝帚自珍。
    对于企业文明,相对不能有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的思维,更不能敝帚自珍,谢绝改革与变更。
    旧调重弹,敝帚自珍的立场是要不得的。
    而那些只为挣钱不论售后效劳的人,只会敝帚自珍。
    请原谅我没按照您的意见改动文章,就算是敝帚自珍吧!
    我知道这壶不值钱,但是敝帚自珍,我就是舍不得把它丢弃。
    这件衣服是妈妈亲手做给她的,虽然旧了,可她依然敝帚自珍,还衣着呢。
    他是一个很敝帚自珍的人,千万别乱动他的东西。
    大家都有儿时的一些小玩意儿,时日虽久,但敝帚自珍,视如瑰宝。
    这枝旧钢笔跟我几十年了,敝帚自珍,就是舍不得丢。
    李明有一个用了多少年的文具盒,快要破了,却敝帚自珍,舍不得扔!
    以前编集的时候,那篇东西漏了网,未免有点敝帚自珍的心情,觉得可惜。

    汉字详情

    [bi]
    部首: 425
    笔画: 11
    五笔: UMIT
    五行:
    仓颉: FBOK
    四角: 982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同本义

    敝,一曰败衣。——《说文》

    苟有衣必见其敝。——《礼记·缁衣》。郑训败衣。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孙子·谋攻》

    侯生摄敝衣冠。——《史记·魏公子列传》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敝鼓丧豚(击破鼓,宰杀猪以求神治病。指徒费而无益);敝帷不弃(不轻易丢弃破旧的帷幕);敝衣(破旧衣服)

    (3) 疲惫,困乏,衰败

    还师以敝楚。——《左传·襄公九年》。注:“疲也。”

    土敝则草木不长。——《史记·乐书》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资治通鉴》

    吏民凋敝。——《汉书·张敞传》

    (4) 又如:敝卒(疲惫的士卒);敝敝(疲困的样子)

    (5) 败坏;衰败 。如:经久不敝;敝肠(坏心肠,恶性情);敝人(德行浅薄的人)

    (6) 对自己或自己一方的谦称 。如:敝处(本处。敝,破旧;谦称);敝房(谦词。敝室。对人说自己妻子);敝国(自己的国家)

    动词

    (1) 失败

    敝于韩。——《左传·僖公二年》。注:“败也。”

    (2) 弃

    冠而敝之。——《礼记·郊特牲礼》。释文:“弃也。”

    (3) 损害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左传·僖公三十年》

    盖供过求,时价劣经价,则供者必受敝,受敝则迁。——清·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

    英文翻译

    break, destroy; broken, tattered

    方言集汇

    ◎ 粤语:bai6
    ◎ 客家话:[宝安腔] bi5 [梅县腔] bi5 [沙头角腔] bi5 [客英字典] bi5 [海陆丰腔] bi5 [东莞腔] bi5 [台湾四县腔] bi5 [客语拼音字汇] bi4
    ◎ 潮州话:b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毗祭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bʰĭɛibjed/biey
    zhǒu [zhou]
    部首: 318
    笔画: 8
    五笔: VPMH
    五行:
    仓颉: SMBLB
    四角: 17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扫帚形。本义:扫帚) 同本义

    (2) 又如:笤帚(扫帚);帚卜(吴中旧俗,妇女于正月灯节用裙束破帚以占事)

    英文翻译

    broom, broomstick

    方言集汇

    ◎ 粤语:zaau2 za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iu3 sau5 [客语拼音字汇] zu3 [梅县腔] zhu3 zhiu3 [宝安腔] ziu3 [沙头角腔] tsieu3 [东莞腔] zau3 [海陆丰腔] so5 sau5 zhiu5 chiu3 [台湾四县腔] so5 sau5 zu5 c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之九上聲開口三等cjux/tjovtɕĭəu
    [zi]
    部首: 625
    笔画: 6
    五笔: TH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BU
    四角: 26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 同本义

    自,鼻也。——《说文》。段玉裁注:“ 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

    (3) 始;开头

    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韩非子》

    (4) 起源

    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礼记》

    (5) 又如:自顷(近来)

    代词

    (1) 自己,自我;本身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诗·小雅 ·节南山》

    自引而起,绝袖。——《战国策·燕策》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

    自比于人。(“人”指信陵君。)——《史记·魏公子列传》

    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度”,估计;“得”,指圆满得到;“之”,代援赵的具体措施。)——《史记·魏公子列传》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自疏,自己疏远。濯,通“浊”。淖(nào)泥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其:第一人称代词,自己。陋:见闻少,知识浅薄。而:转折连词,可是,却。谨护其失:谨慎小心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失:过错。)——清· 刘开《问说》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自戕(戕害自己;自杀);自呈(自首;认罪);自敝(自己困败);自各儿(自己);自凛(自身寒微);自引(自行引退;自杀)

    介词

    (1) 由;从

    自,从也。——《广雅》

    自天右之。——《易·大有》

    退食自公。——《诗·召南·羔羊》

    出自东方。——《诗·邶风·日月》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自李唐以来。—— 宋· 周敦颐《爱莲说》

    自张柴村。——《资治通鉴·唐纪》

    感觉何自起。——蔡元培《图画》

    自南海还。——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自海入侵。——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自从(介词。表示时间的起点)

    (3) 在;于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诗·小雅》

    (4) 又如:自诸(犹其余);自余(犹其余;以外;此外)

    副词

    (1) 自然,当然

    重罚不用而民自治。(自治,自然太平。)——《韩非子·五蠹》

    神明自得。——《荀子·劝学》

    自见异物。——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自足制之。——《资治通鉴》

    自从本说。(意思是说,自然应当遵从《本草经》的说法。)——宋· 沈括《梦溪笔谈》

    自有同志者在。——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自恁(自然;径自);自化(自然化育);自可(自然可以);自老(自然衰老)

    (3) 本是;本来

    人之死生自有长短,不在操行善恶也。——汉· 王充《论衡》

    小人自姓崔名 宁,与那小娘子无半面之识。——《京本通俗小说》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乐府诗集》

    (4) 又如:自可(本来可以);自性(个性;本性);自合(自应;本该);自恁(本当)

    (5) 仍旧,依然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 王勃《滕王阁》

    (6) 亲自

    早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自抱持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王自往临视。—— 晋· 干宝《搜神记》

    自将三千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7) 又如:自鞫(亲自审讯罪犯)

    (8) 别自、另外

    一板已自布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1) 假如,苟。与“非”连用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2) 又如:自这般(假如像这样)

    (3) 即使,虽

    乐正子春之母死,五日而不食。曰:“吾悔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礼记·檀弓》

    (4) 却,可是

    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记梦》

    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 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水浒传》

    (5) 因为,由于

    自我致冠,敬慎不败也。——《易·需》

    动词

    (1) 用

    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书·皋陶谟》

    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荀子·儒效》

    (2) 是

    女子无计可奈,见王先生也自一表非俗,只得从了他。——《初刻拍案惊奇》

    英文翻译

    self, private, personal; from

    方言集汇

    ◎ 粤语:z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ih6 [cit7] [陆丰腔] cih6 [台湾四县腔] cih5 [cit7] [宝安腔] cu3 [沙头角腔] cu5 ci2 [客英字典] cih5 [东莞腔] cu3 [梅县腔] ze5 [客语拼音字汇] ci2 ci4 q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疾二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ziih/dzihdzʰi
    zhēn [zhen]
    部首: 436
    笔画: 9
    五笔: GWE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GOHH
    四角: 18122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本义:珠玉等宝物)

    (2) 同本义

    珍,宝也。——《说文》

    珍圭。——《周礼·典瑞》。注:“王使之瑞节。”

    多珍怪些。——《楚辞·招魂》。注:“金玉为珍。”

    珍怪奇物。——《淮南子·主术》

    远方莫致其珍。——《荀子·解蔽》

    希世之珍。——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堂有炼珍。——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珍积(积蓄的财宝);珍翰(墨宝);珍币(珍宝财物);珍赂(珍赀。珍宝财物);珍瑰(珍玮。珍宝)

    (4) 比喻难得的人才

    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墨子》

    (5) 精美的食品

    交广市鲑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食必珍美。——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6) 又如:珍杂(珍错,山珍海味);珍鲑(山珍海味);珍滋(美味);珍异(珍贵奇特的食物);山珍海味

    形容词

    (1) 珍贵的,宝贵的

    珍器重宝。——汉· 贾谊《过秦论》

    奇草珍木。——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珍惠(赐予珍贵的恩惠);珍贶(珍贵的礼品);珍木(珍贵的树木);珍卉(珍贵的花卉);珍甘(珍贵甘美的食品)

    (3) 珍美,珍奇美丽 。如:珍符(罕有的符瑞);珍具(珍美的器物)

    (4) 贵重 。如:珍投(贵重的赠物);珍贵(贵重,宝物)

    (5) 精美 。如:珍草(仙草;药草的美称);珍祥(祥瑞,吉兆);珍象(华美的景象)

    动词

    (1) 珍爱,珍视

    书曰:公子遂,珍之也。——《左传·文公八年》。注:“珍,贵也。”

    (2) 又如:珍袭(珍藏);珍宠(珍惜宠爱);珍练(珍重、保重);珍调(保重调养)

    英文翻译

    precious, valuable, rare

    方言集汇

    ◎ 粤语:zan1
    ◎ 客家话:[陆丰腔] zhin1 [客语拼音字汇] zin1 [海陆丰腔] zhin1 [梅县腔] zhin1 [台湾四县腔] tsiin1 [客英字典] zhin1 [沙头角腔] zin1 [东莞腔] zin3 zin1 [宝安腔] z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陟鄰眞B開平聲開口三等眞Bţĭĕntrin/t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