摈僇

bìn lù [bin lu]
繁体 擯僇
注音 ㄅ一ㄣˋ ㄌㄨˋ

词语释义

被斥逐受辱。

词语解释

  1. 被斥逐受辱。

    唐 柳宗元 《问答·答问》:“先生虽读古人书,自谓知理道,识事机,而其施为若是其悖也。狼狈摈僇,何以自表於今之世乎?”

引证解释

⒈ 被斥逐受辱。

唐柳宗元《问答·答问》:“先生虽读古人书,自谓知理道,识事机,而其施为若是其悖也。狼狈摈僇,何以自表於今之世乎?”

摈僇的网络释义

摈僇

  • 摈僇意思是被斥逐受辱,出自于 柳宗元的 《问答·答问》。
  • 汉字详情

    bìn [bin]
    部首: 330
    笔画: 13
    五笔: RPRW
    五行:
    仓颉: QJOC
    四角: 530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排斥;弃绝

    摈,相排斥也。——《玉篇》

    贤者摈于朝。——《淮南子·说林训》

    六国从亲以摈秦。——《战国策·赵策》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恽代英《狱中诗》

    (2) 又如:摈兑(除掉;以命换命);摈落(排去,弃而不用);摈压(受到排斥压迫)

    (3) 通“傧”。导引宾客

    宗人摈。——《仪礼·有司彻》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论语·乡党》

    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周礼·司仪》

    凡四方之使者,大客则摈。——《周礼·小行人》

    英文翻译

    exclude, expel, reject; usher

    方言集汇

    ◎ 粤语:ban3

    宋本广韵

    [lu]
    部首: 221
    笔画: 13
    五笔: WNWE
    仓颉: OSMH
    四角: 2722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行动迟缓

    僇,痴行僇僇也。——《说文》

    (2) 又如:僇僇(迟缓的样子)

    (3) 通“穆”。肃静

    器成于僇。——《管子·幼官》

    动词

    (1) 侮辱

    僇越大夫 常寿过。——《史记·楚世家》

    (2) 又如:僇辱(欺侮凌辱,刑辱);僇笑(辱笑;耻笑);僇尸(侮辱尸体);僇谴(僇辱贬谪)

    (3) 通“戮”。杀戮

    是以赏于祖而僇于社。——《墨子·明鬼》

    辟则为天下僇矣。——《礼记·大学》

    祭兽僇禽。——《礼记·月令》

    不僇于吏诛,必死于私剑矣。——《韩非子·孤愤》

    (4) 又如:僇市(诛戮后陈尸于市);僇民(杀戮人民;受过凌辱和刑罚的人);僇死(受刑罚而死)

    (5) 火耕

    春无杀伐,无割大陵,僇大衍,伐大木。——《管子·七臣七主》

    英文翻译

    humiliate; treat with contempt

    方言集汇

    ◎ 粤语:luk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uk8 liuk8 [台湾四县腔] luk8 liuk8 [海陆丰腔] luk8 liuk8 [客语拼音字汇] liug6
    ◎ 潮州话:罗翁8(络)又 罗优5(流), log8 (lôk) liu5(lî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救去聲開口三等lĭəuliuh/l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