掤扒

bīng bā [ bing ba]
注音 ㄅ一ㄥ ㄅㄚ

词语释义

谓绳捆索绑。

词语解释

  1. 谓绳捆索绑。

    宋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十一出:“谁知命运遭乖蹇,今朝受刑宪。免教受掤扒,感恩即非浅。”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他将你掤扒吊栲施呈尽。”《水浒传》第五一回:“看见儿子吃他掤扒在那里,便哭起来。”

引证解释

⒈ 谓绳捆索绑。

宋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十一出:“谁知命运遭乖蹇,今朝受刑宪。免教受掤扒,感恩即非浅。”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他将你掤扒吊栲施呈尽。”
《水浒传》第五一回:“看见儿子吃他掤扒在那里,便哭起来。”

掤扒的国语词典

古代一种脱去衣裳,以绳索捆绑的刑罚。《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一出》:「谁知命运遭乖蹇,今朝受刑宪,免教受掤扒,感恩即非浅。」《水浒传.第五一回》:「知县相公教你们掤扒他,你到做人情!少刻我对知县说了,看道奈何得你们也不?」也作「绷巴」、「绷扒」、「絣扒」、「棚朳」、「拼扒」。

汉字详情

bīng [bing]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EEG
仓颉: QBB
四角: 57020

英文翻译

quiver; (Cant.) to pull on something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1 maang1 mang1 mang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en1 [台湾四县腔] ben1 [海陆丰腔] be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筆陵平聲開口三等ping/piongpĭəŋ
bā,pá [ba,pa]
部首: 330
笔画: 5
五笔: RWY
五行:
仓颉: QC
四角: 58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刨,挖

扒了好几天,才扒出来这个大洞子。——《高玉宝》

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蝉》

(2) 又如:扒坑;扒开浮土;扒土;扒堤

(3) 攀援

他明朝就扒在我头上来哩。——明· 朱京藩《风流院传奇·投罗》

(4) 又如:扒车;扒得高,跌得重

(5) 拆除 。如:扒了旧房盖新房

(6) 脱掉 。如:他把棉袄一扒就干起活来

(7) 剥去或除去…的表层(如皮) 。如:把兔子皮扒下来

(8) 另见

英文翻译

scratch; dig up; crawl; crouch

方言集汇

◎ 粤语:paa1 paa4
◎ 客家话:[梅县腔] bai5 [海陆丰腔] bat7 bak7 bai5 [客英字典] bai5 bat7 [台湾四县腔] bat7 bak7 bai5 [客语拼音字汇] pa1 pa2 [宝安腔] pa2 [沙头角腔] pa2
◎ 潮州话:ba1(pa), bê5(pê) pa1(pha)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