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抗拒
(1) 抵抗并拒绝
词语解释
抵抗。
《宋书·索虏传》:“ 德祖 随方抗拒,颇杀虏,而将士稍零落。”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太子左卫率 羊侃 坐 东掖门 ,部分经略,一宿皆办,遂得百餘日抗拒兇逆。” 浩然 《艳阳天》第二四章:“他看到人多势众,看到一股子不可能抗拒的力量。”
拒绝。
宋 范仲淹 《奏为修永洛城乞勘鞫》:“其人即合依禀罢修,不合坚执抗拒。”《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 浩 素畏季父赋性刚暴,不敢抗拒,又不敢明言 李氏 之事,遂通媒妁,与 孙氏 议姻。”
引证解释
⒈ 抵抗。
引《宋书·索虏传》:“德祖随方抗拒,颇杀虏,而将士稍零落。”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太子左卫率羊侃坐东掖门,部分经略,一宿皆办,遂得百餘日抗拒兇逆。”
浩然《艳阳天》第二四章:“他看到人多势众,看到一股子不可能抗拒的力量。”
⒉ 拒绝。
引宋范仲淹《奏为修永洛城乞勘鞫》:“其人即合依禀罢修,不合坚执抗拒。”
《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浩素畏季父赋性刚暴,不敢抗拒,又不敢明言李氏之事,遂通媒妁,与孙氏议姻。”
抗拒的国语词典
抵抗拒绝。
抗拒的网络释义
抗拒
抗拒 (汉语词语)
抗拒的翻译
抗拒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亢声。本义:抵抗,抵御)
(2) 同本义
抗,扦也。——《说文》
抗,御也。——《小尔雅·广言》
抗木横一缩。——《仪礼·既夕礼》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抗木(旧时所用的葬具。在棺木之上覆盖一席,用以防御尘土);抗力(抵抗力);抗犯(抵抗与进犯);抗玩(玩忽抗命);抗质(谓劫持人质以相抗);抗矫(矫情抗俗,高蹈)
(4) 抗拒;拒绝
安能抗此难乎。——《资治通鉴》
抗辞慷慨。——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5) 又如:抗拒(顶撞;违抗并拒绝);抗违(抗拒,违背);抗租(抗缴地租);抗逆(违抗,抗拒);抗斗(反抗斗争)
(6) 匹敌,抗衡
独莲花与抗耳。——《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7) 又如:抗横(抗衡);抗行(并行;抗衡);抗美(抗衡媲美);抗库(并立,抗衡)
(8) 举起
抗皓手而清歌。——曹植《七启》
(9) 又如: 抗力(力能举起);抗手(举手为礼);抗足(投足,举足);抗兵(举兵)
(10) 呈上 。如:抗表(向皇帝上奏章);抗章(向皇帝上书直言)
形容词
(1) 高;大。通“亢”
谪戍之众,非抗于几国之师也。——汉· 贾谊《过秦论》
以犯上为亢。——《韩非子·问辩》
(2) 又如:抗世(高世,超乎世俗);抗殿(谓高筑殿堂或指高大的殿堂)
(3) 刚正不阿;高尚
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萧统《文选序》
(4) 又如:抗迈(俊杰出群,高超不凡);抗行(高尚的德行);抗迹(高洁不群的行为);抗直(坦率刚直);抗词(直言陈说。亦指严厉正直的言辞)
(5) 高亢;高声 。如:抗烈(高亢激烈);抗朗(高亢响亮);抗言(高声而言);抗音(抗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kong5 [宝安腔] kong5 [客英字典] kong5 [海陆丰腔] kong5 [客语拼音字汇] kong4 [东莞腔] kong5 [台湾四县腔] kong5 [沙头角腔] ko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航 | 胡郎 | 匣 | 唐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一等 | 宕 | 唐 | ɣɑŋ | ghang/hang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巨声。本义:抵御,抵抗)
(2) 同本义
其不可者拒之。——《论语》
拒敌也。——《荀子·仲尼》注
内以固城,外以拒难。——《荀子·君道》
(3) 又如:拒御(抵御);拒敌(抵御敌人;匹敌,比得上);拒捍(抵抗);拒马(古代的一种防御战具。用以布阵阻塞,使人马止步,不得跨越)
(4) 拒绝,抵制
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孟子·尽心下》
(5) 又如:拒谏(不肯接受别人的规劝);拒物(拒绝外物,谓不与外界接触);拒却(拒绝,推却);拒闭(闭门拒绝)
(6) 违抗 。如:拒违(违抗);拒逆(违抗)
(7) 据守 。如:拒抗(拒守险狭之地);拒塞(扼守边关);拒隘(犹拒险)
(8) 占据
不即安分,却来拒吾之公厅,此又不知耻也。——《清平山堂话本》
(9) 向外岔出,横生
数披其木,无使木枝外拒。——《韩非子》
名词
通“矩”。方形阵势
拘环拒折之容。——《淮南子·齐俗》
从唐侯以为左拒,以从上军。——《左传·宣公十二年》
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 蔡人, 卫人;为右拒,以当 陈人。——《左传·恒公五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3 gi3 [台湾四县腔] ki1 ki3 gi1 gi3 [梅县腔] gi3 [沙头角腔] ki1 [客语拼音字汇] ki1 [海陆丰腔] ki1 ki3 gi1 gi3 [东莞腔] ki1 [宝安腔] k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巨 | 其吕 | 羣 | 魚 | 上聲 | 語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giox/givv | gʰĭ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