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膝

qū xī [ qu xi]
注音 ㄑㄨ ㄒ一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屈膝 qūxī

(1) 跪下或跪倒

对穹庐以屈膝。——南朝· 丘迟《与陈伯之书》
屈膝下拜
kneel

(2) 比喻屈服

屈膝投降
go down on one’s knees

(3) 膝盖

knee

词语解释

  1. 下跪。

    《淮南子·氾论训》:“夫君臣之接,屈膝卑拜,以相尊礼也。”

  2. 引申为投降、屈服。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交臂受事,屈膝请和。” 明 宋濂 《元故湖州路德清县尹陈府君墓铭》:“伪帅不觉屈膝,城遂来归。”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学者’屈膝于银子面前之丑态,真是好看,然而难受。”

  3. 护膝。

    《水浒传》第四五回:“﹝ 海闍黎 ﹞被 石秀 都剥了衣裳,赤条条不著一丝,悄悄去屈膝边拔出刀来,三四刀搠死了。”

  4. 即屈戌。门窗、橱柜和屏风上的环纽、搭扣。

    北周 庾信 《灯赋》:“舒屈膝之屏风,掩芙蓉之行障。” 唐 李贺 《宫娃歌》:“啼蛄弔月钩阑下,屈膝铜舖锁 阿甄 。” 明 周祈 《名义考·物部》:“门环双曰金铺,单曰屈膝。”参见“ 屈戌 ”。

引证解释

⒈ 下跪。

《淮南子·氾论训》:“夫君臣之接,屈膝卑拜,以相尊礼也。”

⒉ 引申为投降、屈服。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交臂受事,屈膝请和。”
明宋濂《元故湖州路德清县尹陈府君墓铭》:“伪帅不觉屈膝,城遂来归。”
鲁迅《书信集·致韦素园》:“‘学者’屈膝于银子面前之丑态,真是好看,然而难受。”

⒊ 护膝。

《水浒传》第四五回:“﹝海闍黎﹞被石秀都剥了衣裳,赤条条不著一丝,悄悄去屈膝边拔出刀来,三四刀搠死了。”

⒋ 即屈戌。门窗、橱柜和屏风上的环纽、搭扣。参见“屈戌”。

北周庾信《灯赋》:“舒屈膝之屏风,掩芙蓉之行障。”
唐李贺《宫娃歌》:“啼蛄弔月钩阑下,屈膝铜舖锁阿甄。”
明周祈《名义考·物部》:“门环双曰金铺,单曰屈膝。”

屈膝的国语词典

下跪。比喻屈服、投降。

屈膝的网络释义

屈膝

  • 屈膝,汉语词汇。
  • 拼音:qū xī
  • 释义:1、下跪。2.引申为投降、屈服。3.护膝。4.即屈戌。
  • 屈膝的翻译

    德语: unterwürfig (Adj)​

    屈膝造句

    他这种人卑躬屈膝,寡廉鲜耻,有什么坏事不干呢?
    就算绝望,华尔街银行家也不会卑躬屈膝。
    这个叛徒,在敌人严刑拷打面前吓破了胆,向敌人卑躬屈膝,背叛了革命,出卖了同志,成了千古罪人。
    他向敌人屈膝投降了。
    我不会卑躬屈膝地到他们面前去请求帮助。
    他在上级面前总是卑躬屈膝的。
    为了讨好上司,他谄媚逢迎,卑躬屈膝。
    她在上司面前总是卑躬屈膝。
    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面前,清政府无力反抗,只得屈膝投降。
    做人要刚直不阿,不能卑躬屈膝。
    我不愿人们看见我因向山坡投降而卑躬屈膝地步行上去。
    艾受命忘身,束马悬车,自投死地,勇气陵云,士众乘势,使刘禅君臣面缚,叉手屈膝。
    在过去大部分时候,尼泊尔国王会跪拜于这些小女孩脚前,领受奉天而来的皇权,现在,是尼泊尔总统屈膝下跪。
    在桌子底下挂一张名画,桌子上放着画的作者和作品名称。观者必须屈膝探头才能看到。
    他站起身,屈膝半蹲,向前伸出双手护卫。
    而这些保守派却对内残酷镇压、对外背躬屈膝出卖主权,致使我们人族的力量一直在走下坡路。
    如果在困境面前退缩畏葸,在困难面前屈膝投降,在困难面前意志消沉,甚至望而却步,你就可能永远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北宋政府对于辽和西夏只是屈膝求和。
    “我儿有何罪?今日为了一个小小的秀才,便屈膝下跪,他日为了当官,岂不是要钻狗洞子认做门生义儿?忍辱求荣,全在一念之误。
    这次索性刮起了白旗,意思很明白,这也就是向医闹屈膝投降,磕头求饶了。

    汉字详情

    [qu]
    部首: 327
    笔画: 8
    五笔: NBM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SUU
    四角: 772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2) 同本义

    屈,拗曲。——《广韵》

    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正字通》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易·系辞》

    猬缩蠖屈。——马中锡《中山狼传》

    不可屈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安能屈豪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屈膝叩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

    不当屈。——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屈指询算(迷信指用手指占算);屈律(弯曲的样子);屈卮(有弯曲把手的酒杯);屈申(屈伸。屈曲和伸展);诎屈(曲折;弯曲);屈伸(屈曲);屈屈(弯弯曲曲);屈蠖(曲身的尺蠖)

    (4) 委屈;冤屈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书一屈字。——明· 高启《凫藻集·书博鸡者事》

    求一屈己。——清· 刘开《问说》

    被诬负屈。——清· 张廷玉《明史》

    (5) 又如:屈官司(冤枉官司);屈致(随便招请,使人受到委屈);屈事(冤枉事);屈驰(委屈);屈气(怨气);屈漾(屈央,屈恙。冤枉);屈厄(委屈困顿)

    (6) 屈服

    屈人之兵。——《孙子·谋政》

    屈人之兵而非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7) 又如:宁死不屈;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挠(屈服顺从);屈伏(屈服)

    (8) 治理,收治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诗·鲁颂·泮水》

    (9) 强迫

    力不胜,皆屈为僮。——柳宗元《童区寄传》

    (10) 压抑 。如:屈抑(压抑);屈束(压抑约束)

    (11) 缠绕 。如:屈蟠(盘曲);屈郁(盘结、旋绕)

    (12) 理亏

    理屈词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形容词

    (1) 假借为“崛”。高起,突出

    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汉书·叙传上》

    (2) 假借为“倔”。直傲不屈

    英文翻译

    bend, flex; bent, crooked; crouch

    方言集汇

    ◎ 粤语:wat1
    ◎ 客家话:[宝安腔] kut7 [客英字典] kiut7 [台湾四县腔] kiut7 [梅县腔] kiut7 [客语拼音字汇] kiud5 kud5 kud6 vud5 [沙头角腔] kut7 [陆丰腔] kiut7 [海陆丰腔] kiut7 [东莞腔] k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八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xi]
    部首: 444
    笔画: 15
    五笔: ESWI
    五行:
    仓颉: BDOE
    四角: 7429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桼( )声。本义:膝头) 大腿和小腿相连关节的前部。通称膝盖

    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队诸渊。——《礼记》

    (2) 又如:膝馒头(膝盖);膝下荒凉(指无子女);膝踝(膝盖与足踝);膝拐(方言。膝盖的别称);膝弯(膝关节向后弯曲的部分)

    英文翻译

    knee

    方言集汇

    ◎ 粤语:sat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it7 [客语拼音字汇] qid5 [沙头角腔] cit7 [宝安腔] cit7 [台湾四县腔] cit7 [客英字典] cit7 [陆丰腔] cit7 [东莞腔] cit7 [梅县腔] c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七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sĭĕts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