抃踊
注音
ㄅ一ㄢˋ ㄩㄥˇ
词语释义
拍手跳跃。
词语解释
见“ 抃踊 ”。
拍手跳跃。
《宋书·武帝纪中》:“亿兆抃踊,倾佇惟新。”《南史·宋纪上·武帝》作“抃踊”。
引证解释
⒈ 见“抃踊”。拍手跳跃。《南史·宋纪上·武帝》作“抃踊”。
引《宋书·武帝纪中》:“亿兆抃踊,倾佇惟新。”
抃踊的国语词典
手舞足蹈,拍手跳跃。形容非常高兴快乐的样子。
抃踊的网络释义
抃踊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鼓掌
帝喾乃令人抃。——《吕氏春秋·古乐》
喟仰抃而抗首。——成公子安《啸赋》
(2) 击;搏
(3) 顿,踏
百兽率舞而抃足。——成公子安《啸赋》
英文翻译
to clap hands; to cheer
方言集汇
◎ 粤语:bin6
◎ 客家话:[梅县腔] pien5 [台湾四县腔] pien5 [客英字典] pien3 [海陆丰腔] pien6 [客语拼音字汇] bian3
◎ 客家话:[梅县腔] pien5 [台湾四县腔] pien5 [客英字典] pien3 [海陆丰腔] pien6 [客语拼音字汇] b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三線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卞 | 皮變 | 並 | 仙B開 | 去聲 | 霰 | 開口三等 | 山 | 仙B | bʰĭɛn | bienh/byen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勇声。从足,表示脚的动作行为。本义:往上跳)
(2) 同本义
踊,跳也。——《说文》
踊,上也。——《广雅》
曲踊三百。——《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三踊于幕庭。——《左传·哀公八年》
踊于柸而窥客。——《公羊传·成公二年》
跛者不踊。——《礼记·丧服四制》
(3) 又如:踊骇(惊扰跳跃);踊跳(跳跃);踊身(纵身)
(4) 登,登上
景公为路寝之台,成,而不踊焉。——《晏子春秋》
(5) 引申为高出,超过。如:踊塔(多宝塔的涌现)
(6) 上涨
物踊腾粜。——《史记·平准书》
百姓疲于土木之功,金银之价为踊上。——《北史》
(7) 又如:踊贵(物价上涨);踊腾(物价飞涨)。引申为向上升起;冒出。如:踊冶(金属熔液在炉内沸滚);踊腾(汹涌翻腾);踊发(迸发);踊现(冒出;突现)
英文翻译
leap, jump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ng3 [客英字典] jung3 [台湾四县腔] jung3 [陆丰腔] jung3 [梅县腔] jung3 [宝安腔] jung3 [客语拼音字汇] yung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ng3 [客英字典] jung3 [台湾四县腔] jung3 [陆丰腔] jung3 [梅县腔] jung3 [宝安腔] jung3 [客语拼音字汇] yu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腫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勇 | 余隴 | 以 | 鍾 | 上聲 | 腫 | 開口三等 | 鍾 | 通 | jyungx/jvnk | jĭwo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