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针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泛指高明的医术。
明 陈子龙 《上石斋师》:“方将乞 媧 石而补苍昊,求 扁 鍼以返营魂。”参见“ 扁鹊 ”。
引证解释
⒈ 泛指高明的医术。参见“扁鹊”。
引明陈子龙《上石斋师》:“方将乞媧石而补苍昊,求扁鍼以返营魂。”
扁针的网络释义
扁针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户,从册。本义:在门户上题字)
(2) 同本义
扁,署也。——《说文》
六曰署书是也。——《秦书八体》
(3) 又如:扁表(题门表彰)
(4) 〈方〉∶把东西掖在腰间 。如:扁着几吊钱
(5) 犹撇嘴。人生气时嘴巴的表情 。如:把嘴一扁;扁诺(作揖时小声致问)
(6) 看走了样(含轻视鄙夷的意思) 。如:别把人看扁了
名词
(1) 匾额,题字的长方形牌子。后作“匾”
梦至一亭,扁日侍康。——《宋史·吴皇后传》
(2) 如:扁榜(扁牓。匾额);扁对(匾额上的对联)
形容词
(1) 指物体宽而薄
儿生,欲令其头扁,皆押之以石。——《后汉书·东夷列传》
(2) 又如:扁盒子;扁担;扁食(方言。水饺、锅贴之类的面食)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bien3 [沙头角腔] bien3 [客英字典] bien3 [海陆丰腔] bien3 [客语拼音字汇] bian3 [台湾四县腔] bien3 [东莞腔] ben3 [陆丰腔] pian3 [宝安腔] ben3
◎ 潮州话:biang2(piáng) piang1(phiang) [潮州]biêng2(piéng) piêng1(phie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篇 | 芳連 | 滂 | 仙A開 | 平聲 | 先 | 開口三等 | 山 | 仙A | pʰĭɛn | phjen/phie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金,从十。最初用的竹针,写作“箴”,后来有了金属的针,写作“鍼”(针)。本义:缝衣的用具)
(2) 同本义
(3) 缝缀衣物的用具。也叫“引线”
鍼,所以缝也。——《说文》。字亦作针。
挫鍼治繲,足以糊口。——《庄子·人间世》
若当针,不过一二处。——《三国志·华陀传》
月小看针暗,云开见缕明。——陈叔宝《七夕宴玄圃诗》
(4) 又如:针头线脑(做针线活的零碎物件);针巧(针线的工夫精巧);针缕(即“针线”。也作“鍼缕”、“鍼镂”);针关(针孔);针颖(针尖);针头(针尖。借指绣针);针锋(针尖);针帖(插针用的线板);针虱(针马虱。比喻细微之物);针尖不倒(指手不停针);针衣(藏针用的带)
(5) 医疗用具。用石或金属做成
鍼石运乎手爪。——《后汉书·文苑赵壹传》
(6) 又如:针石(用以治病的石针);针艾(即针灸);针膏(针饵。针灸和药物);针剂(针灸和药剂)
(7) 针状的东西。如:针芒(针尖。比喻细微。也作“鍼芒”);针水(稻种发芽后其芽露出水面);针列(密集如细针排列)
(8) 刻度盘上的指针 。如:时针,分针,秒针;针路(罗盘针指的航路)
(9) 缝衣服、编织时,针穿布的一下 。如:在袜子上缝两针;织漏一针;伤口缝了四针
动词
(1) 缝
因命染人与针女,先制两裘赠二君。——唐· 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2) 又如:针线娘(替富人做针线活儿的妇女);针黹(缝纫、刺绣等针线活儿);针指(缝纫、刺线之类的针线活计);针姑(制衣之神);针女(缝纫女工);针匠(裁缝);针纫(缝纫);针妇(俗名纺织娘。即络纬);针绝(绝妙的缝纫、刺绣手艺);针缀(缝纫)
(3) 刺
鍼,刺也。——《广雅》
针之立死。——《物类相感志》
(4) 又如:针笔匠(在人身上刺画花纹的技师);针史(唐末无赖之徒于身上刺字,录入文字或记经历,称为“针史”);针绣(刺绣)
(5) 以针刺治病
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 佗针鬲,随手而差。——《三国志》
(6) 又如:针治(针灸治病);针科(针灸科);针师(针灸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