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蒲秧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粗壮的秧苗。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十章:“我们培育出来的,叫‘扁蒲秧’,肥壮、茎枝健硬。”《农谚选》:“十分稻子九分秧,栽秧要栽扁蒲秧。”原注:“扁蒲秧指粗壮的秧苗。”
引证解释
⒈ 粗壮的秧苗。
引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十章:“我们培育出来的,叫‘扁蒲秧’,肥壮、茎枝健硬。”
《农谚选》:“十分稻子九分秧,栽秧要栽扁蒲秧。”
原注:“扁蒲秧指粗壮的秧苗。”
扁蒲秧的网络释义
扁蒲秧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户,从册。本义:在门户上题字)
(2) 同本义
扁,署也。——《说文》
六曰署书是也。——《秦书八体》
(3) 又如:扁表(题门表彰)
(4) 〈方〉∶把东西掖在腰间 。如:扁着几吊钱
(5) 犹撇嘴。人生气时嘴巴的表情 。如:把嘴一扁;扁诺(作揖时小声致问)
(6) 看走了样(含轻视鄙夷的意思) 。如:别把人看扁了
名词
(1) 匾额,题字的长方形牌子。后作“匾”
梦至一亭,扁日侍康。——《宋史·吴皇后传》
(2) 如:扁榜(扁牓。匾额);扁对(匾额上的对联)
形容词
(1) 指物体宽而薄
儿生,欲令其头扁,皆押之以石。——《后汉书·东夷列传》
(2) 又如:扁盒子;扁担;扁食(方言。水饺、锅贴之类的面食)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bien3 [沙头角腔] bien3 [客英字典] bien3 [海陆丰腔] bien3 [客语拼音字汇] bian3 [台湾四县腔] bien3 [东莞腔] ben3 [陆丰腔] pian3 [宝安腔] ben3
◎ 潮州话:biang2(piáng) piang1(phiang) [潮州]biêng2(piéng) piêng1(phie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篇 | 芳連 | 滂 | 仙A開 | 平聲 | 先 | 開口三等 | 山 | 仙A | pʰĭɛn | phjen/phie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丱,浦声。本义:植物名。香蒲)
(2) 同本义
蒲,水草也。可以作席。——《说文》
有蒲与荷。——《诗·陈风·泽陂》
共其苇蒲之事。——《周礼·泽虞》。注:“以为席。”
男执蒲璧。——《周礼·大宗伯》。注:“蒲为席,所以安人。”
(3) 又如:蒲甸儿(亦作“蒲垫”。用蒲草编的坐垫);蒲柳(比喻身微低贱);蒲草毛窝(一种用蒲草编成的深帮圆底鞋子,里面杂有鸡毛、芦花等物);蒲鞭示辱(以薄为鞭,薄罚示耻);蒲帆(用蒲叶编成的船帆)
(4) 菖蒲 。如:蒲节(端午节);蒲人(以菖蒲扎成的人像);蒲酒(菖蒲酒);蒲练(用蒲之纤维织成的布);蒲艾(菖蒲与艾草)
(5) 即今人所称“水杨”。也称“蒲杨”、“蒲柳”
不流束蒲。——《诗·王风·扬之水》
(6) 又如:蒲柳(植物名,即水杨。质性柔弱且又树叶早落,所以用来比喻衰弱的体质);蒲姿(蒲柳之姿);蒲杨(蒲柳)
(7) 用草盖的圆顶屋 。如:蒲屋(茅屋);蒲室(茅屋);蒲庵(草庵)
(8) 樗蒲 。古代一种游戏,像后代的掷色子。如:蒲戏(樗蒲之戏);蒲弈(樗蒲之戏)
(9) 同今“葡萄” 。如:蒲萄;蒲陶;蒲桃
(10) 古邑名
(11) 春秋卫地,战国属魏。在今河南省长垣县
(12)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隰县西北
(13) 姓。如:汉有蒲昌、蒲遵
动词
(1) 伏地而行
奉壶饮冰以蒲伏焉。——《左传·昭公十三年》
(2) 又如:蒲伏(匍匐。伏地而行);蒲服(蒲伏,伏地膝行);蒲望(蒲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2 [东莞腔] pu2 [台湾四县腔] pu2 [陆丰腔] pu3 [客语拼音字汇] pu2 [梅县腔] pu2 [客英字典] pu2 [宝安腔] p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酺 | 薄胡 | 並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bo/bu | bʰ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禾,央声。本义:植物的幼苗)
(2) 稻的初生幼苗
秧,禾若秧穰也。——《说文》。谓秆上皮葳蕤之状。
秧,今俗谓稻之初生者曰秧。——清·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3) 又如:秧信(谓可插秧的信息);秧秧(稻苗茂密貌);秧针(指水稻秧苗的叶尖如针);秧马(古代农民拔秧时所坐的器具)
(4) 泛指草木初生可以移植的幼苗
秧,今谓苗初生者曰秧。——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5) 又如:桑秧;松秧;菜秧,瓜秧;树秧
(6) 某些可饲养的幼小动物 。如:鱼秧;猪秧
动词
(1) 栽培,畜养 。如:秧几棵花;秧一盆鱼
(2) 插
唤客煎茶山店远,看人秧稻午风凉。——黄庭坚《新喻道中寄元明》
(3) 又如:秧稻(犹育稻)
(4) 泛指栽种
要秧豆角,可以给你留条田塍。——周立波《山乡巨变》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ong1 [客英字典] jong1 [台湾四县腔] jong1 [东莞腔] jong1 [陆丰腔] jong1 [梅县腔] jong1 [客语拼音字汇] yong1 [宝安腔] jo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央 | 於良 | 影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ʔĭaŋ | qiang/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