痏疥

wěi jiè [ wei jie]
注音 ㄨㄟˇ ㄐ一ㄝˋ

词语释义

瘢痕和疥疮。比喻小事。

词语解释

  1. 瘢痕和疥疮。比喻小事。

    清 魏源 《苗疆敕建傅巡抚祠碑铭》:“任事者軫貔貅之暴露,閔螳臂之贪顽,权痏疥膏肓之缓急。”

引证解释

⒈ 瘢痕和疥疮。比喻小事。

清魏源《苗疆敕建傅巡抚祠碑铭》:“任事者軫貔貅之暴露,閔螳臂之贪顽,权痏疥膏肓之缓急。”

汉字详情

wěi,yòu,yù [wei,you,yu]
部首: 513
笔画: 11
五笔: UDED
仓颉: KKB
四角: 00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殴人皮破血流者为“痏”。泛指殴伤;创伤。亦指受创伤

疻保辜痏呼号。——《急就篇》。颜师古注:“殴人皮肤肿起曰疻,殴伤曰痏。”

(2) 即针刺的痕迹、针孔

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血出。——《灵枢经》

(3) 针刺的次数

刺之三痏。——《素问·刺腰痛篇》

(4) 穴位名

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外侧指少泽、关冲、商阳;内侧指少商、中冲、少冲)。——《灵枢经》

(5) 瘢痕 。如:痏疥(瘢痕和疥疮。比喻小事)

英文翻译

a bruise or contu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fu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u3 wi5 [客英字典] vui3 [海陆丰腔] riu3 wui6 [梅县腔] wi3 w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榮美脂B合上聲合口三等脂Bwiyix/hwyy
jiè [jie]
部首: 513
笔画: 9
五笔: UWJK
五行:
仓颉: KOLL
四角: 00128

详细解释

名词

(1) 疥疮,一种皮肤病,非常刺痒,是疥虫寄生而引起的。又名“疥癣”

疥,搔也。——《说文》

(2) 又如:疥癣之疾(本指疥与癣两种皮肤病,喻作为害不很大的祸患);疥搔(疥疮);疥癞(疥疮和头癣)

(3) 通“痎”。隔日疟

齐侯疥,遂痁。——《左传》。 孔颖达疏:“疥当为痎,痎是小疟,痁是大疟。”

动词

污,弄脏 。如:疥壁(题诗画于墙壁,人视为污墙壁有如疥瘢)

英文翻译

scabies, itch

方言集汇

◎ 粤语:gaa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i5 [客英字典] gai5 [台湾四县腔] kie5 gai5 [宝安腔] gai3 [梅县腔] giai5 [东莞腔] gai5 [客语拼音字汇] gai4 giai4 gie4
◎ 潮州话:gai3 go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拜皆開去聲開口二等kɐikraih/ka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