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告

zhōng gào [ zhong gao]
注音 ㄓㄨㄥ ㄍㄠ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忠告 zhōnggào

(1) 诚恳地劝告

忠告他们避免鲁莽行动
admonish

(2) 也指忠告的话

不听忠告
advice

词语解释

  1. 真诚劝告。

    《论语·颜渊》:“ 子贡 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唐 贾岛 《送南卓归京》诗:“长策并忠告,从容写玉墀。”

  2. 真诚的劝告。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草野抒忠告,榷酒徵茶太纷扰。” 鲁迅 《花边文学·论重译》:“ 穆木天 先生在二十一日的《火炬》上,反对作家的写无聊的游记之类……我以为这是很切实的忠告。”

引证解释

⒈ 真诚劝告。

《论语·颜渊》:“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唐贾岛《送南卓归京》诗:“长策并忠告,从容写玉墀。”

⒉ 真诚的劝告。

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草野抒忠告,榷酒徵茶太纷扰。”
鲁迅《花边文学·论重译》:“穆木天先生在二十一日的《火炬》上,反对作家的写无聊的游记之类……我以为这是很切实的忠告。”

忠告的国语词典

尽心尽力规劝。《论语.颜渊》:「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唐.贾岛〈送南卓归京〉诗:「长策并忠告,从容写玉墀。」今或读为ㄓㄨㄥ ㄍㄠˋ zhōng gào。

忠告的网络释义

忠告 (词语概念)

  • 诚恳地劝告。例如:一再忠告。
  • 忠告的翻译

    英语: to give sb a word of advice, advice, counsel, a wise word
    德语: Rat (S)​, anraten, jdn. raten, empfehlen (V)​, einen freundschaftlichen Rat geben (V)​
    法语: bon conseil, avertissement sincère

    忠告造句

    听了父亲的忠告,他的行为终于有所收敛。
    当你对别人提醒与忠告不以为然时,你又怎能想到,一时的疏忽,一次小小的失误都将给每个人带来痛苦,给家庭蒙上阴影,给社会带来负担,给国家造成损失。
    每个人应该都有个特定的一个过程的一种状态,说实在的很多东西都只能是靠个人,她个人的心态,个人的想法。你只能是一种忠告或是一种提醒。
    无论怎么劝他,他都依然故我,不肯听我们的忠告。
    能听取忠告的人往往胜过能提出忠告的人。
    也就是说忠告的时机要恰当才会有用。
    寻求忠告时,要找使你哭泣的人,而不要找让你欢笑的人。
    如果你们的爱情是你享受了更多的权利,而对方要尽更多的义务,那你就要试着去改变。来听听离婚男人对你们的忠告吧。
    她协助到她那里去的人排难解纷,给予忠告。
    狂妄自大的人,必然独断独行,听不进任何人的忠告。
    忠言逆耳,根本那是最需求忠告的人也总是最不喜爱它。
    她对父母的忠告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
    倾听长辈忠告。长辈见多识广,阅历丰富;长辈见贤思齐,希望儿女成才成器;长辈心态平和,唯愿晚辈踏实做人,平安是福。你做官了,长辈嘱咐你要多办好事;你发财了,长辈嘱咐你不要以大款自居;你染上抹牌赌博的恶习,长辈忠告你勤劳是兴家之本。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感激成功时给你忠告的人,因为他让你避免走向失败。
    近来有几个心怀叵测的人间接"忠告"我,叫我不要再写讽刺文章。这是因为怕触及他们。
    愚者可以给智者忠告。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给你个忠告,不要什么事都忍,别人欺负到你头上侵犯到你的底线,你就要给出你自己的态度,不要怕得罪人,大不了暗中报复就可以了。
    送给多情女人的四个忠告。
    一个人听朋友的忠告,只有幸福快活。
    对亲人的忠告,蔡建东不进油盐。

    汉字详情

    zhōng [zhong]
    部首: 440
    笔画: 8
    五笔: KH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P
    四角: 5033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2) 同本义

    不可谓忠。——《墨子·公输》

    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左传·庄公十年》

    为忠善者。——诸葛亮《出师表》

    (3) 又

    志虑忠纯。

    君子以为忠。——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宋· 司马光《四言铭系述》

    (4) 又如:忠贞廉士(忠诚坚贞廉洁的人);忠孝带(清代官员系的一种短而阔的带子,用于保驾或皇帝赐死时自尽);忠敬(忠诚恭敬)

    (5) 忠厚

    交不忠兮怨长。——《楚辞·九歌·湘君》

    (6) 又如:忠嘉(忠厚善良);忠笃(忠厚笃实)

    动词

    (1) 尽忠。特指事上忠诚

    忠陛下之职分。——诸葛亮《出师表》

    (2) 又

    忠而被谤。

    (3) 又

    求忠以自为。

    忠孝如古人某。——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忠功(尽忠建功);忠效(尽忠效力);忠益(尽忠报效的益处);忠孝(忠于君国,孝于父母);忠略(忠于君国的谋略);忠情(忠于君国的感情)

    名词

    (1) 忠臣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屈原列传》

    (2) 通“中”。中间,适中

    忠人之和。——《管子·禁藏》

    则有仇讐之忠。——《韩非子·五蠹》。高亨云:“忠,借为中。”

    (3) 姓

    英文翻译

    loyalty, devotion, fidelity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1
    ◎ 客家话:[陆丰腔] zhung1 [客语拼音字汇] zung1 [宝安腔] zung1 [客英字典] zhung1 [东莞腔] zung1 [梅县腔] zhung1 [台湾四县腔] zung1 [海陆丰腔] zh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弓東三平聲開口三等triung/tiungţĭuŋ
    gào [gao]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TF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GR
    四角: 246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牛”,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本义:报告,上报)

    (2) 同本义

    告,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说文》

    乃告太王王季文王。——《书·金滕》

    告公用圭。——《易·益》

    必告父母。——《诗·齐风·南山》

    以告于乡先生君子。——《仪礼·乡射礼》

    告,请也。——《尔雅·释言》

    敢以告于先君。——《吕氏春秋·赞能》

    敢敬告天子。——《书·康王之诰》

    予誓告汝。——《书·甘誓》

    诞告万方。——《书·汤诰》

    不告而娶。——《列子·杨朱》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诸葛亮《出师表》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资治通鉴·唐纪》

    (3) 又如:告事(报告情况);告报(报告;禀报);告变(报告发生变故);告荒(报告灾情)

    (4) 把话说给别人听,告诉

    告,语也。——《玉篇》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史记·滑稽列传》

    项伯乃夜驰之 沛公军,私见 张良,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转告;电告;正告(严正地告诉);告讼(告诉);告称(告诉;告说);告托(告诉,嘱托)

    (6) 揭发,告状,控告

    点纸连名,我可便直告到中书省。——《陈州粜米》

    小人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红楼梦》

    (7) 又如:上告(向上级机关或司法部门告状);诬告;控告;告首(告发);告引(互相告发;牵连而出)

    (8) 请求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礼记》

    (曹操)佯怒 夏侯杶,亦欲斩之。众官告免。——《三国演义》

    (9) 又如:告致(官员告老退休);告饮(请饮);告籴(请求买粮);告请(申请,请求);告命(请命)

    (10) 谕告,宣告。后作“诰”

    告,教也。——蔡邕《独断》

    燕居告温温。——《礼记·玉藻》。注:“谓教使也。”

    天子告朔于诸侯。——《谷梁传·文公十六年》

    (11) 又如:告誓(宣誓;祷告);告教(告喻教诲);告匮(宣告物质短缺);告谴(宣示谴责之意)

    (12) 告别,辞行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三国演义》

    (13) 又如:告诀(告别);告行(告别,辞行)

    名词

    (1) 向公众通知情况、事件、规定、法令等的书面形式 。如:文告;通告;广告;告敕(委任状);告词(委任状上的文词)

    (2) 姓

    形容词

    通“皓”( hào)。光亮,洁白

    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楚辞》

    英文翻译

    tell, announce, inform; accuse

    方言集汇

    ◎ 粤语:gou3 guk1
    ◎ 客家话:[梅县腔] gau5 [台湾四县腔] go5 gau5 guk7 [客英字典] gau5 kwuk7 [东莞腔] gau5 [海陆丰腔] go5 gau5 guk7 [宝安腔] gau5 [沙头角腔] gau5 [客语拼音字汇] gau4 go4 [陆丰腔] go5
    ◎ 潮州话:gao3(kàu) go3(kò)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到去聲開口一等kauh/kawkɑu

    忠告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