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必需品
(1) 过日子不能没有的物品(如食品、衣服、住房、医疗保健、设备和家具)
词语解释
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物品。
朱自清 《回来杂记》:“粮食以外,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大致看来不算少。” 吴组缃 《山洪》三一:“这里山乡人家的习惯,草鞋和炒米锅都是日常的生活必需品。”
引证解释
⒈ 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物品。
引朱自清《回来杂记》:“粮食以外,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大致看来不算少。”
吴组缃《山洪》三一:“这里山乡人家的习惯,草鞋和炒米锅都是日常的生活必需品。”
必需品的国语词典
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物品。如米、麦、盐、布等等。
必需品的网络释义
必需品 (词语解释)
必需品的翻译
近义词
反义词
必需品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八,从弋。弋亦兼表字音。“八”表示“分”,“弋”即“杙”,小木桩,合起来指用木杆做标记。本义:区分的标准)
(2) 标杆;标准
必,分极也。——《说文》
(3) 姓
动词
(1) 必须,一定要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韩非子·内储说》
必为奇巧声动上。——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山水必有实景。——蔡元培《图画》
(2) 又如:必防其渐(防微杜渐之意。在事情上还不显著或刚刚发生的时侯就加以防止);必也正名(必须按礼教来端正名份)
副词
(1) 必然,必定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人人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战哉。——《战国策·赵策》
(2) 又如:必因(一定;定然);必败(一定败);必昌(一定光耀);必竟(肯定;一定)
(3) 必须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
倘偌;假如
必求之,吾助子请。——《左传》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t7 [海陆丰腔] bit7 [梅县腔] bit7 [沙头角腔] bit7 [客语拼音字汇] bid5 [台湾四县腔] bit7 [陆丰腔] bit7 [宝安腔] bit7 [东莞腔] bi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必 | 卑吉 | 幫 | 質A | 入聲 | 質 | 開口三等 | 臻 | 眞A | pĭĕt | pjit/pit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雨而声。“需”指遇雨,停在那里等待。本义:等待)
(2) 同本义
需,须也。——《易·需》。传:“需者,待也。”
聂许闻之需役。——《庄子·大宗师》
九江需次今几年,去去渌水依红莲。—— 宋· 楼钥《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
略举数端,以需善择。——清· 包世臣《文谱》
(3) 又如:需次(候补官员依照资历补缺);需铨(等待铨选录用)
(4) 需要
零星需用亦在账房内开销。——《红楼梦》
(5) 又如:按需分配;必需;需用(需要的用度)
(6) 索取
只为前日毛延寿,指写丹青,遍需金帛。—— 明· 陈玉阳《昭君出塞》
需,索也。——《古今韵会举要》
(7) 又如:需勒(勒索)
(8) 迟疑;观望
率故多尤,需为事贼。——《文心雕龙》
(9) 又如:需缓(迟缓);需滞(授职后迟迟不能赴任)
(10) 应该;必然
儒者本无所谓教,达而在上,穷而在下,需不能出此范围。——清· 王韬《原道》
(11) 又如:需要
名词
(1) 需用的东西
与民均纳供需。——《元史·成宗纪二》
(2) 又如:军需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1 [台湾四县腔] si1 [客英字典] si1 [客语拼音字汇] xi1 [宝安腔] si1 [东莞腔] si1 [梅县腔] s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須 | 相俞 | 心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syo/siu | sĭu |
详细解释
(1) (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2) 同本义
品,众庶也。——《说文》
(3) 又如:品人(众多的人);品事(诸多事项);品物(各类特定范围之物);品供(各种供品);品象(众人);品庶(众人百姓);品极(众多)
(4) 颜色淡 。如:品绿
(5) 齐一,相同
品,齐也。——《广雅》
品其百笾。——《国语·周语中》
名词
(1) 事物的种类
五品不逊。——《虞书》。传,谓五常。郑注:父母兄弟子也。
厥贡惟金三品。——《书·禹贡》
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货品(货物或货物的品种);品汇(事物的品种类别);品搭(按品类等级搭配);品流(品类;流别);品例(种类);品件(花色品种);用品(应用的物品);珍品(珍贵的物品);品物(物品;东西)
(3) 品性;品格 。如:人品(人的品质);品诣(品行);品概(品格;气节);品地(品质;本色;官职);品格儿(相貌;形体);品极(人品的高低)
(4) 等级
(5) 又如:品从(等级);上品
(6)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官阶、爵阶
皇上超擢品卿衔军机章京。——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7) 又如:品子(品官之子弟);品次(位列;品级);品制(等级制度);品命(官阶;品位);品著(指不同品位的服饰);品从(正从。指古代官吏的正品与从品);品爵(品级爵位);品令(选拔官吏的格令)
(8) 格调
诗之品有九。——《沧浪诗话》
(9) 标准, 基准 。如:品式(标准;法式); 品度(标准, 法度)
(10) 法式, 法则
乡有俗, 国有法。…品有所成, 故曰人不一事。——《管子》
(11) 乐器构件名。指月琴、琵琶等乐器上的弦枕木
(12) 古地名 。唐宋皆有品州, 约在今四川省宜宾地区境内
(13) 姓
(1) 演奏乐器 。如:品竹(吹奏管乐器);品竹弹丝(吹拉弹唱);品弄(吹奏);品统法(弦乐曲调的弹奏技法);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2) 评价,衡量
于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世说新语·文学》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
(3) 又如:品度(品评打量);品择(品评选择);品藻(品评;评论);品酌(衡量,斟酌);品选(评选);品头题足(亦作“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
(4) 品尝 。如:品茶,品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n3 [东莞腔] pin3 [梅县腔] pin3 [陆丰腔] pin3 [客英字典] pin3 [宝安腔] pin3 [客语拼音字汇] pin3 [台湾四县腔] pin3 [海陆丰腔] pin3
◎ 潮州话:bing2(píng) [饶平]ping2(phí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品 | 丕飲 | 滂 | 侵B | 上聲 | 寑 | 開口三等 | 深 | 侵B | pʰĭĕm | phimx/phyy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