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彪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迅猛;威猛。
清 胡天游 《女李三传》:“豪出入乘马,从僮奴彪彪然,势不得逞。”
浓密;郁盛。
唐 独孤及 《自东都还濠州奉酬王八谏议见赠》诗:“ 关 西仕时俱稚容,彪彪之鬢始相逢。” 宋 夏侯嘉正 《洞庭赋》:“彪彪玢玢,若太虚之含万汇,各循其生而合乎羣者也。” 清 袁枚 《书鲁亮侪》:“余避东厢,窥伟丈夫,年七十许,高眶大顙,白鬚彪彪然,口析水利数万言。”
颜色鲜丽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红彪彪地戴一顶纱巾,密砌著珍珠。”
犹赫赫。
程善之 《拟古》诗:“彪彪功名士,乃出蓬蒿间。”
引证解释
⒈ 迅猛;威猛。
引清胡天游《女李三传》:“豪出入乘马,从僮奴彪彪然,势不得逞。”
⒉ 浓密;郁盛。
引唐独孤及《自东都还濠州奉酬王八谏议见赠》诗:“关西仕时俱稚容,彪彪之鬢始相逢。”
宋夏侯嘉正《洞庭赋》:“彪彪玢玢,若太虚之含万汇,各循其生而合乎羣者也。”
清袁枚《书鲁亮侪》:“余避东厢,窥伟丈夫,年七十许,高眶大顙,白鬚彪彪然,口析水利数万言。”
⒊ 颜色鲜丽貌。
引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红彪彪地戴一顶纱巾,密砌著珍珠。”
⒋ 犹赫赫。
引程善之《拟古》诗:“彪彪功名士,乃出蓬蒿间。”
彪彪的网络释义
彪彪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虎,从彡(
)。“彡”,《说文》:“象其文也。”本义:虎身的斑纹)(2) 同本义
彪,虎文也。——《说文》
以其弸中而彪外也。——《法言·君子》。注:“文也。”
(3) 借喻为文采
炳如彪如,尚文昭如。——扬雄《太玄·文》
(4) 又如:彪文(文采丰盛的样子);彪章(文采美盛的样子)
(5) 虎,幼虎
熊彪顾盼,鱼龙起伏。——庾信《枯树赋》
(6) 又如:彪虎(猛虎);彪口(比喻险要之地)
(7) 姓
形容词
(1) 彰明;显著 。如:彪赫(辉煌显赫);彪发(鲜明焕发);彪耀(斑烂耀目);彪彪(颜色鲜丽的样子;犹赫赫)
(2) 形容身体魁伟健壮 。如:彪形(身躯魁伟);彪躯(魁伟的身躯)
量词
旧小说、戏曲里用于队伍
见一彪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元· 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au1 [陆丰腔] biau1 [梅县腔] biau1 [台湾四县腔] biau1 beu1 [客语拼音字汇] beu1 peu1 piau1 [东莞腔] biau1 [海陆丰腔] biau1 [宝安腔] biau1 pi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彪 | 甫烋 | 幫 | 幽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幽 | 流 | py/pyu | piə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虎,从彡(
)。“彡”,《说文》:“象其文也。”本义:虎身的斑纹)(2) 同本义
彪,虎文也。——《说文》
以其弸中而彪外也。——《法言·君子》。注:“文也。”
(3) 借喻为文采
炳如彪如,尚文昭如。——扬雄《太玄·文》
(4) 又如:彪文(文采丰盛的样子);彪章(文采美盛的样子)
(5) 虎,幼虎
熊彪顾盼,鱼龙起伏。——庾信《枯树赋》
(6) 又如:彪虎(猛虎);彪口(比喻险要之地)
(7) 姓
形容词
(1) 彰明;显著 。如:彪赫(辉煌显赫);彪发(鲜明焕发);彪耀(斑烂耀目);彪彪(颜色鲜丽的样子;犹赫赫)
(2) 形容身体魁伟健壮 。如:彪形(身躯魁伟);彪躯(魁伟的身躯)
量词
旧小说、戏曲里用于队伍
见一彪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元· 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au1 [陆丰腔] biau1 [梅县腔] biau1 [台湾四县腔] biau1 beu1 [客语拼音字汇] beu1 peu1 piau1 [东莞腔] biau1 [海陆丰腔] biau1 [宝安腔] biau1 pi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彪 | 甫烋 | 幫 | 幽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幽 | 流 | py/pyu | piə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