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唁

diào yàn [diao yan]
繁体 弔唁
注音 ㄉ一ㄠˋ 一ㄢ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吊唁 diàoyàn

(1) 祭奠死者并对家属进行慰问

offer one's condolences;mourn;condol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吊唁”。哀悼死者并慰问生者。

汉刘向《说苑·修文》:“宾客弔唁,无不哀者。”
《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支德不愿为官,致政而归。闻施济故后,家日贫落,心甚不忍,特地登门弔唁。”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金和尚》:“士大夫妇咸华妆来,搴幃弔唁,冠盖舆马塞道路。”
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二章三:“恰巧他的业师死了,他跑到业师家里去吊唁。”

吊唁的国语词典

吊祭并慰问丧家。如:「他专程前往死者家中吊唁。」也作「吊喭」。

吊唁的网络释义

吊唁

  • 吊唁是指亲友接到讣告后来吊丧,并慰问死者家属,死者家属要哭尸于室,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并迎送如礼。
  • 吊唁造句

    灵堂布置得庄严肃穆,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
    天悲悼我地亦忧,万里河山带白头。明日太阳来吊唁,家家户户泪长流。
    我没有参加葬礼,但是我寄送了一份吊唁信,字斟句酌,以表悲痛之情。
    一万多群众在江边悲痛吊唁在抗洪中牺牲的英雄。
    每个吊唁的人都佩带着黑纱和一朵白纸菊花.
    铺天盖地的吊唁电子邮件出现在她的网页上.
    明天很多加拿大人会在中国使领馆前排队,在吊唁簿上签字.
    只见他母亲正忙着去预备吊唁,又很想和他谈话.
    我渴望的不是许多人的吊唁,而是一个人的葬礼。
    在着幸福的时刻,我更加的吊唁你.
    所有入场吊唁的来宾都获赠一支康乃馨.
    那侦探佯装成吊唁者参加了受害人的葬礼.
    吊唁的老套措辞;甚至连他的咒骂都是没有想象力的。
    外交部周一设立吊唁簿,以便驻华使节吊唁大地震遇难者。
    约瑟夫:各地领袖的吊唁词,也都寄到梵谛岗了。
    我寄吊唁函哀悼史密斯先生的去世.
    她请求所有吊唁者都在她的葬礼上吹泡泡.
    各界除吊唁、募捐,还组织了“赛金花助葬筹办处”,具体地点在和平门顺城街北方中学。
    郭德纲和于谦前去吊唁李文华,刚刚参加完演出后的两人,一脸伤心和疲惫。
    万多群众在江边悲痛吊唁在抗洪中牺牲的英雄。

    汉字详情

    diào [diao]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KMHJ
    五行:
    仓颉: RLB
    四角: 6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吊为弔的俗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 zēng)缴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怕禽兽要来吃,连送丧的亲友都带着弓箭前来帮助驱除。本义:悼念死者)

    (2) 同本义

    弔,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敺禽。——《说文》

    知生者弔,古弔辞曰,如何不淑。——《礼记·曲礼》

    敬吊先生。——贾谊《吊屈原赋》

    (3) 又如:吊纸(在死者灵前烧纸吊祭);吊问(吊念死者,慰问生者);吊死(吊慰死者;自缢而死);吊祠(吊唁祭祀)

    (4) 引申为慰问

    人皆吊之。——《淮南子·人间训》

    有君不弔。——《左传·襄公十四年》。注:“恤也。”

    肃请得奉命吊 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资治通鉴》

    (5) 又如:吊民(慰问遭受不幸的人);吊伐(吊民伐罪。慰问穷苦的人);吊恤(安慰抚恤);吊水(慰问水灾的受害者);吊临(灵前哭吊,吊唁)

    (6) 凭吊;伤怀往事 。如:吊悼(凭吊、悼惜);吊古

    (7) 悬挂 。如:吊闼(可以吊起的窗扇或门扇。闼:小门);吊挂(一种悬挂起来供欣赏的陈列品);吊猴(耍滑,捣蛋)

    (8) 在牌戏中 迫使对手方出牌 。如:接连吊三圈主牌。如:吊主

    (9) 求取 。如:吊名

    (10) 提取

    即于狱中吊出秋公,立时释放。——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11) 又如:吊案(提取案卷);吊卷(提取文卷);吊查(提取查阅)

    (12) 通“掉”。落下

    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吊在地上都听得见响!——《老残游记》

    (13) 又如:吊了稍(吊稍。指没了钱,银子用完了);吊下(掉下);吊谎(掉谎。说谎)

    形容词

    (1) 哀伤,悲悯

    中心吊兮。——《诗·桧风·匪风》

    (2) 又如:吊影(独居无伴,对影自怜)

    (3) 善;良好

    无敢不吊。——《书·费誓》

    不吊昊天。——《诗·小雅·节南山》

    昊天不吊。——《左传·哀公十六年》

    帅群不吊之人,以行乱于王室。——《左传·昭公二六年》

    量词

    中国过去的小铜钱单位,中间有一方孔,正常地可由中央或各省政府发行 。如:一千文为一吊

    英文翻译

    condole, mourn, pity; hang

    方言集汇

    ◎ 粤语:diu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diau4 [海陆丰腔] diau5 [梅县腔] diau5 [宝安腔] diau5 [客英字典] diau5 [陆丰腔] diau5 [沙头角腔] diau5 [东莞腔] diau5 [台湾四县腔] di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四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多嘯去聲開口四等teuh/tewtieu
    yàn [yan]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KYG
    五行:
    仓颉: RYMR
    四角: 600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言声。本义:对遭遇非常变故者的慰问。后多指对遭遇丧事的人的慰问)

    公孙于 齐, 齐侯唁公于野井。——《左传》

    (2) 又如:唁奠(吊唁祭奠);唁劳(对遭丧事者进行慰问);唁慰(对死者家属表示安慰)

    英文翻译

    express condol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jin6
    ◎ 客家话:[梅县腔] ngian5 [宝安腔] ngan3 ngien5 [客英字典] ngien5 ngan5 [台湾四县腔] ngan5 ngien5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4 yan4 [海陆丰腔] ngan6 ngien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三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魚變仙B開去聲開口三等仙Bŋĭɛnngienh/ngye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