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进

bìng jìn [ bing jin]
繁体 並進
注音 ㄅ一ㄥˋ ㄐ一ㄣ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并进 bìngjìn

(1) 一起提高;同时进行(指在进行或发展中)

与时代并进
advance side by side

词语解释

  1. 一起提高。

    鲁迅 《书信集·致李桦》:“如果内容的充实,不与技巧并进,是很容易陷入徒然玩弄技巧的深坑里去的。”

  2. 不分先后,同时进行。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十:“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内,农村的改革将是社会改革和技术改革同时并进。”

  3. 並進:1.一起行进。

    《墨子·备梯》:“军卒並进,云梯既施,攻备已具,武士又多,争上吾城,为之奈何?”《后汉书·南匈奴传》:“单于见诸军並进,大恐怖。”

  4. 同时进用。

    《晏子春秋·问下十一》:“先民而后身,先施而后诛;彊不暴弱,贵不凌贱,富不傲贫;百姓並进,有司不侵,民和政平。”《汉书·刘向传》:“今陛下开 三代 之业,招文学之士,优游宽容,使得並进。今贤不肖浑殽,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宋 苏轼 《盖公堂记》:“於是始不能食,惧而反之,则钟乳、乌喙杂然并进,而漂疽、痈疥、眩瞀之状,无所不至,三易医而疾愈甚。”

  5. 不分先后,同时进行。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然就如吾子之説,则知行之为合一並进,亦自断无可疑矣。”

引证解释

⒈ 一起提高。

鲁迅《书信集·致李桦》:“如果内容的充实,不与技巧并进,是很容易陷入徒然玩弄技巧的深坑里去的。”

⒉ 不分先后,同时进行。

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十:“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内,农村的改革将是社会改革和技术改革同时并进。”
並進:1.一起行进。 《墨子·备梯》:“军卒並进,云梯既施,攻备已具,武士又多,争上吾城,为之奈何?”
《后汉书·南匈奴传》:“单于见诸军並进,大恐怖。”

⒊ 同时进用。

《晏子春秋·问下十一》:“先民而后身,先施而后诛;彊不暴弱,贵不凌贱,富不傲贫;百姓並进,有司不侵,民和政平。”
《汉书·刘向传》:“今陛下开三代之业,招文学之士,优游宽容,使得並进。今贤不肖浑殽,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宋苏轼《盖公堂记》:“於是始不能食,惧而反之,则钟乳、乌喙杂然并进,而漂疽、痈疥、眩瞀之状,无所不至,三易医而疾愈甚。”

⒋ 不分先后,同时进行。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然就如吾子之説,则知行之为合一並进,亦自断无可疑矣。”

并进的国语词典

一起前进,不分先后。

并进的网络释义

并进

  • 并进
  • bìng jìn
  • 1.一起行进;一并前进。《墨子·备梯》:“军卒并进,云梯既施,攻备已具,武士又多,争上吾城,为之奈何?”《后汉书·南匈奴传》:“单于见诸军并进,大恐怖。”《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六回:“却说秦兵闻李牧死,军中皆酌酒相贺。王翦、杨端和两路军马,刻期并进。”
  • 并进造句

    两支队伍齐头并进,火速开赴前线。
    马拉松赛开始,荷兰、日本运动员齐头并进,跑在最前面。
    过去这几个小厂各行其是,互相坐观成败,现在携手并进,互相合作。
    工作和休息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我们的教育、教学、科研,要齐头并进。
    劳力与劳心并进,手和脑并用。
    此外,我市自来水、电力的扩建工程,公路建设工程,都在齐头并进。
    为了全歼守敌,我军从各个方面调集精锐,兼程并进。
    比赛中,我国男、女乒乓球队齐头并进,双双获得团体冠军。
    三个班按照分工,齐头并进,很快就把联欢会的准备工作做好了。
    青春与梦想同行,快乐与成长并进。用汗水书写人生二字,用付出诠释人生意义。
    在世界经济复苏的道路上,我们要和衷共济,携手并进。
    实现科技现代化的主要要求是,实事求是,循序渐进、齐头并进,迎头赶上。
    在健康,营养,水及卫生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多头并进,是防止更多不必要死亡的关键。
    探讨了几种抗氧剂的抗氧化能力,并进行了对比试验。
    并进一步督促有关机构针对问题进行举一反三式自查,主动上报违规问题和整改情况。
    道德的底线是不损害他人,不伤害他人,乐善好施则是要在不损害他人、不伤害他人的基础上做到自利利他,并进而慈悲待人。
    消费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影响预期投资收益率并进而影响投资需求的重要因素。
    莫菲教授此次来访受到院部领导的高度重视,院长会见了莫菲教授,并进行了友好交谈。
    腌制完成后,将牛肉从腌汁中取出,洗干净并进行干燥或烟熏。

    汉字详情

    bìng,bīng [bing]
    部首: 213
    笔画: 6
    五笔: UAJ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TT
    四角: 80441

    详细解释

    bīng

    名词

    (1) 古地名。并州

    (2) 相传禹治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在今河北保定、正定和山西大同、太原一带。沿用为太原的别称

    (3) 汉置并州,其地在今内蒙古、山西(大部)、河北(一部)。东汉时并入冀州。三国魏复置。其地在今山西汾水中游

    并、 汾乔木,望秋先陨。—— 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另见 bìng

    bìng

    动词

    (1)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2) 同本义

    並,併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並。——《说文》

    並行。——《仪礼·乡射礼》

    並立则乐。——《礼记·儒行》

    俄而並乎尧舜。——《荀子·儒效》

    並纽约用组。——《礼记·玉藻》

    並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诗·齐风·还》

    並驾齐驱,而一毂统辐。——《文心雕龙·附会》

    且夫尧、 舜、 桀、 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韩非子·难势》

    (3) 又如:并列;并肩作战;并介(不论穷富,都能耿介于守。兼利天下叫并,孤介自守叫介);并夹(古代习射时从箭靶上拔取箭头的工具);并封(古代传说中的双头兽);并心(同心)

    (4) 合并(由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结合一起)

    并力西向。——苏洵《六国论》

    遂以周瑜, 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 备并力逆 操。——《资治通鉴》

    并一而不二。——《荀子·儒效》

    凡五十五章并为苍颉篇。——《汉书·艺文志》

    今野兽并角。——《汉书·终军传》

    (5) 又如:兼并(容纳合并);并叠(收拢;拼凑);并坐(谓因牵连而一并治罪);并兼(合并;并吞)

    (6) 兼并;并吞

    秦初并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资治通鉴》

    魏并 中山。——《战国策·中山策》

    (7) 又如:并火(即“拼伙”。同伙拼杀);并卷(兼并席卷)

    (8) 具备

    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

    (9) 通“屏”,“摒”。排除

    至贵,爵国并焉。——《庄子·天运》

    (10) 相同

    行与世异,心与欲并。——嵇康《卜疑集》

    副词

    (1) 全,全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人并有愧色。——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荣贼并非推心待慰帅者。——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并然(完全);据我了解,事情并不是这样

    (3) 一起;一齐;同时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史记·陈涉世家》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资治通鉴》

    (4) 又如:并举;并日而食(两天只吃一天的饭);并存不悖(同时存在而不冲突)

    (1) 并且,连

    杖至百,两股间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我们完全同意并拥护这个报告

    (3) 和,以及

    (4) 另见 bīng

    英文翻译

    combine, annex; also, what's more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1 bing3 bing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n5 [海陆丰腔] bin5 [客语拼音字汇] bin4 [台湾四县腔] bin5 [东莞腔] bin5 [宝安腔] bin5
    ◎ 潮州话:bên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府盈清開平聲開口三等pjeng/piengpĭɛŋ
    jìn [jin]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FJP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TT
    四角: 353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隹”,象小鸟形,下面是“止”(趾)。鸟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故用以表示前进。本义:前进,与“退”相对)

    (2) 同本义

    进,登也。——《说文》

    巽为进退。——《易·说卦》

    进退维谷。——《诗·大雅·桑葇》

    徒衔枚而进。——《周礼·大司马》

    君子三揖而进。——《礼记·表记》

    进则引之,退则策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进兵击秦军。——《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次俱进。——《资治通鉴》

    水陆并进。

    贼环而进。——明· 魏禧《大铁椎传》

    猱进鸷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迈进(大踏步地前进);奋进(奋勇前进);进不来出不去(比喻进退两难或处境尴尬);进旅退旅(进退一致,整齐合一);进退中绳(举动合乎规矩)

    (4) 超过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5) 入,走入 。跟“出”相对

    府尹叫进后堂来说。——《水浒全传》

    (6) 又如:进门;进口;进屋;进洣(上学);进了学(上学读书);进镇(进驻镇守);进壁(进驻并筑工事固守);进营(进驻)

    (7) 奉献

    群臣进谏。——《战国策·齐策》

    进尽忠言。——诸葛亮《出师表》

    煮芋以进。——清· 周容《芋老人传》

    再进。

    厨者进芋。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8) 又如:进草(遇有紧急事情在处理完毕后给皇帝的奏章);进鲜(向皇帝或长辈或上司进献时鲜食物);进上(进贡给皇帝);进御(将东西奉献给皇帝)

    (9) 任官;出仕

    升诸司马曰进士。——《礼记·王制》

    而进之。——《吕氏春秋·慎行论》

    进亦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0) 又如:进导(引导进入仕途)

    (11) 推荐

    于是忌进 孙子于 威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贵则观其所进。——《吕氏春秋·论人》

    父张孟常为 颍阴侯灌婴舍人,得幸,因进之。——《汉书·灌夫传》

    (12) 又如:进举(荐举;推荐);进荐(推荐);进贤兴功(荐举贤士功臣);进贤任能(进荐任用贤能之士)

    (13) 登

    君子三揖而进。——《国语》

    (14) 上朝 。如:进谢(进谒致谢);进对(进谒并答对);进朝(前往拜见);进参(进见)

    (15) 饮 。如:进饮(饮酒);进服(服用。多指药物);进羞(进食菜肴果品);进补(进食滋补药品或食物);

    (16) 规劝 。如:进喻(劝说);进议(向皇帝进呈议论得失的奏表);进劝(劝说);进说(向君主述说;进言);进疏(向皇帝进呈奏议);进规(进谏规劝)

    (17) 倒;送上 (客气话) 。如:进酒;进酌(斟酒)

    (18) 促进,增强

    进本退末。——《盐铁论·本议》

    礼减而进。——《礼记·乐记》

    (19) 又如:进躁(急于进取);进趋(努力向上);进锐退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亦快);进致(进取);进事(发展事业)

    (20) 推崇,赞扬

    退之以知道自居,而于 董、 贾独抑之, 相如独进之。—— 明· 方孝儒《答王秀才书》

    (21) 立即或迅速派遣(如至某特定目的地) 。如:进藏;进剿(进军剿灭);进趋(进攻)

    (22) 力图奋发,竭力努力 。如:进修;进取

    (23) 晋升 。如:进擢(进用,擢升官职);进职(进升官职);进仕(进升官阶);进爵(进升爵位)

    (24) 用在动词后,表示到里面 。如:走进;放进;开进;倒进

    (25) 通“尽”。终止;竭尽

    终进乎?不知也。道终乎本无始,进乎本不久。——《列子·天瑞》

    竭聪明,进智力。——《列子·黄帝》

    名词

    (1) 钱财

    萧何主吏、主进。——《史记·高祖本纪》

    (2) 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

    右边一路,一间一间的房子,都有两进。——《儒林外史》

    (3) 收入 。如:进项(进账。收入的款项);有进有出,进出相当

    量词

    外墙砌宽一尺,石二进;内墙砌宽一尺,石一进。——清· 严如煜《苗防备览》

    英文翻译

    advance, make progress, enter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