帏裳

wéi cháng [wei chang]
繁体 幃裳
注音 ㄨㄟˊ ㄔㄤˊ

词语释义

车旁的帷幔。

词语解释

  1. 车旁的帷幔。

    汉 刘向 《列女传·齐孝孟姬》:“进退则鸣玉环珮,内饰则结纽绸繆,野处则幃裳拥蔽,所以正心一意自敛制也。”参见“ 帷裳 ”。

引证解释

⒈ 车旁的帷幔。参见“帷裳”。

汉刘向《列女传·齐孝孟姬》:“进退则鸣玉环珮,内饰则结纽绸繆,野处则幃裳拥蔽,所以正心一意自敛制也。”

帏裳的网络释义

帏裳

  • 帏裳是汉语词语,读音为wéi cháng ,意思是车旁的帷幔。
  • 汉字详情

    wéi [wei]
    部首: 318
    笔画: 7
    五笔: MHFH
    五行:
    仓颉: LBQS
    四角: 45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韦声。“巾”与丝织品有关。本义:佩带的香囊)

    (2) 同本义

    帏,囊也。——《说文》

    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楚辞》

    (3) 帐子;幔幕

    帏,一说单帐也。——《广韵》

    帷屏无彷彿。——《文选·潘岳·悼亡诗》

    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文选·枚乘·七发》

    (4) 又如:帏盖(帏幕和篷盖);帏幔(帐幕);帏箔,帏薄(帐幕和帘子);帏帘(帐幕);帏幌(帷幌);帏帐(惟帐);帏室(张挂帷幔的内室);帏屏(亦指寝息之所);帏帽(帷帽);帏幄(帐幔,帐幕;军队的帐幕,借指指挥中心;内庭,内室)

    (5) 裙正面的一幅

    王使妇人不帏而噪之。——《国语》。韦昭注:“裳正幅曰帏。”

    动词

    遮蔽

    其人无衣与裳,惟以布一幅束其阴,上体以被一方,帏而裹之。——《徐霞客游记》

    英文翻译

    curtain that forms wall

    方言集汇

    ◎ 粤语:wai4

    宋本广韵

    cháng,shang [chang,shang]
    部首: 623
    笔画: 14
    五笔: IPKE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FBRYV
    四角: 90732

    详细解释

    cháng

    名词

    (1) (形声。从衣,尚声。本义:下衣)

    (2) 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

    裳下饰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裳元吉。——《易·坤》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制芰荷 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楚辞·离骚》

    整顿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裳衣(裳与衣。泛指衣服);裳服(衣服);裳裾(衣襟)

    (4) 泛指衣服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乐府诗集·木兰诗》

    (5) 又如:裳袂(衣袖);裳裙(衣襟)

    (6) 另见 shang

    shang

    (1) ——用于“衣裳”

    (2) 另见 cháng

    英文翻译

    clothes; skirt; beautiful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ong2 [梅县腔] shong2 [沙头角腔] song2 [东莞腔] song1 song2 song3 [海陆丰腔] shong2 [陆丰腔] shong3 [客英字典] shong2 [宝安腔] song2 [客语拼音字汇] s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市羊陽開平聲開口三等ʑĭaŋz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