裳
部首
衣部(衣部)
笔画
14画
结构
上下结构
部首为衣部(衣部),总笔画14画,姓名学常用字,多用女性,吉凶寓意:吉
基本信息
繁体
裳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8
统一码
88F3
仓颉
FBRYV
郑码
KOSR
四角号码
90732
电码
5951
区位码
4149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五笔
IPKE
注音
ㄔㄤˊ,ㄕㄤ,
吉凶寓意
吉
起名建议
常用字,多用女性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24345251413534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姓名学分析
根据姓名学分析,裳字:
常用字,多用女性
吉凶寓意
该字在姓名中的吉凶寓意:
吉
性别倾向
该字在起名时的性别倾向:
适合用于女孩起名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霓裳、熏裳、玄裳、衣裳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裳
〈名〉
(形声。从衣,尚声。本义:下衣)
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
裳下饰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裳元吉。——《易·坤》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楚辞·离骚》
整顿衣裳起敛容。——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裳衣(裳与衣。泛指衣服);裳服(衣服);裳裾(衣襟)
泛指衣服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乐府诗集·木兰诗》
又如:裳袂(衣袖);裳裙(衣襟)
另见shɑng
裳
——用于“衣裳”
另见cháng
详细解释
cháng
名词
(1) (形声。从衣,尚声。本义:下衣)
(2) 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
裳下饰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裳元吉。——《易·坤》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制芰荷 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楚辞·离骚》
整顿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裳衣(裳与衣。泛指衣服);裳服(衣服);裳裾(衣襟)
(4) 泛指衣服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乐府诗集·木兰诗》
(5) 又如:裳袂(衣袖);裳裙(衣襟)
(6) 另见
shang
(1) ——用于“衣裳”
(2) 另见
英语翻译
clothes; skirt; beautiful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ong2 [梅县腔] shong2 [沙头角腔] song2 [东莞腔] song1 song2 song3 [海陆丰腔] shong2 [陆丰腔] shong3 [客英字典] shong2 [宝安腔] song2 [客语拼音字汇] song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ong2 [梅县腔] shong2 [沙头角腔] song2 [东莞腔] song1 song2 song3 [海陆丰腔] shong2 [陆丰腔] shong3 [客英字典] shong2 [宝安腔] song2 [客语拼音字汇] song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常 | 市羊 | 常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ʑĭaŋ | zjang |
百度释义
1. 〔裳裳〕光明。
2. 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
1. 〔衣裳〕衣服。
现代汉语词典
裳cháng
(名)古代指裙子。
裳shɑng
(名)衣裳;衣服。
康熙字典
裳【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正韻》陳羊切,音常。《說文》下帬也。《釋名》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詩·邶風》綠衣黃裳。《禮·曲禮》暑無褰裳。《揚子·方言》惜乎衣未成而轉爲裳也。《集韻》本作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