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

zuǒ yòu [zuo you]
注音 ㄗㄨㄛˇ 一ㄡˋ
词性 副词

词语释义

左右 zuǒyòu

(1) 左和右两方面

主席台左右,红旗迎风飘扬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2) 附近;两旁

余立侍左右。——·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nearby;at hand;on both sides

(3) 身边

在帝左右
at one's side

(4) 近臣;随从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帅左右登牙城拒战。——《资治通鉴·唐纪》
左右拥至尹前。——·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courtier;attendant

(5) 对人不直称其名,只称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称呼对方

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史记》
you

(6) 反正

我左右闲着没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anyway;anyhow;in any event

(7)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在六点或六点左右到的家
断断续续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about;or so;or thereabouts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动为她所左右
control;dominate;influence;sway
左右未有所称诵,未有所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member of one's entourage

词语解释

  1. 帮助;辅佐。

    《易·泰》:“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孔颖达 疏:“左右,助也,以助养其人也。”《国语·晋语四》:“此三人者,实左右之。” 唐 刘禹锡 《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以公用经术左右先帝五年,稔闻其德。” 清 刘大櫆 《程孺人传》:“ 吴 君竭力以养其兄嫂,抚其兄之子,延师教督,而孺人常左右之。”

  2. 袒护;保护。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君观吾方略、士众,足辨(办) 郭多 不? 多 又劫质公卿,所为如是,而君苟欲左右之邪?”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林复》:“有告监文思院 常良孙 赃墨事,朝廷下之 临安 狱,久不得其情,上意谓京尹左右之;尹不自安。” 清 戴名世 《程之藩传》:“ 鸣球 濒行属巡抚 宋一鹤 、巡按 汪承詔 斥逐之。两人不肯,且为左右之甚力。”

  3. 支配;控制。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公以 楚 师伐 齐 ,取 穀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杜预 注:“左右,谓进退在己。”《国语·越语上》:“寡君帅 越国 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 韦昭 注:“左右,在君所用之。”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九:“ 本 ( 周本 )已昏耄,不知时变,皆其子 祚 左右其事。” 李大钊 《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一切宗教没有不受生产技术进步的左右的,没有不随着他变迁的。”

  4. 分辩或论断其高低、优劣。

    宋 范仲淹 《上资政晏侍郎书》:“请露肝膂之万一,皆质於前志,非敢左右其説,惟公之采择。” 宋 文天祥 《刘定伯墓志铭》:“或不约经造,至则善为言谭,名理蠭出。意所左右,辩者不可詰。”

  5. 左面和右面。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御史再三推辞,定要傍坐,只得左右相对。”

  6. 附近;两旁。

    《诗·小雅·采菽》:“平平左右,亦是率从。”《左传·宣公十二年》:“ 晋 人逐之,左右角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顾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頽基焉。”

  7.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

    汉 王充 《论衡·齐世》:“语称上世之人侗长佼好,坚强老寿,百岁左右。”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生携 鶯 宵奔 蒲州 ,时二更左右。” 鲁迅 《书信集·致钱玄同》:“他大约十日左右总可到。”

  8. 犹言向背。

    《后汉书·郅恽传》:“ 惲 善恕己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下也!” 李贤 注:“左右犹向背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方乱事之初作也,叛者不过工程等三营,其餘马步砲各营并怀观望,意将伺动静,以为左右。”

  9. 身边。

    《诗·大雅·文王》:“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 唐 韩愈 《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方书、《本草》恒置左右。”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前定》:“又在 萧中道 者,日侍左右。忽得罪,黜为外郡监。”

  10. 10.近臣;侍从。

    《左传·宣公二十年》:“﹝ 楚子 ﹞左右曰:‘不可许也,得国无赦。’”《北史·尧君素传》:“ 煬帝 为 晋王 时, 君素 为左右。”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一折:“离了官房没了倚靠,絶了左右没了牙爪。”《警世通言·皂角林大王假形》:“知县大怒,教左右执下庙官送狱勘罪。”

  11. 11.将帅和车右。

    《左传·成公十六年》:“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 杜预 注:“左,将帅。右,车右。”

  12. 12.不直称对方,而称其执事者,表示尊敬。

    战国 乐毅 《报燕惠王书》:“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史记·张仪列传》:“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於左右。” 唐 无名氏 《秀师言记》:“小僧有情曲,欲陈露左右。”

  13. 13.信札亦常用以称呼对方。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是僕终已不得舒愤懣以晓左右。” 清 恽敬 《与赵石农书》:“前送马圉人回州,曾有书奉谢,并陈一切,想达左右。”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 季黻 君左右。”

  14. 14.各方面。

    《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 嗣源 危殆者数四,赖宣徽使 李绍宏 左右营护,以是得全。” 宋 曾巩 《祭亡妻晁氏文》:“事姑之礼,左右无违。”

  15. 15.反正;横竖。

    元 无名氏 《争报恩》楔子:“左右这里无有外人,喒两个慢慢的吃。”《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一不做,二不休,左右是歹了。”《红楼梦》第一一三回:“左右我们丫头们更算不得什么了!” 浩然 《艳阳天》第三章:“眼下 东山坞 的人,还能说旁的事情?左右都是分麦子。”

引证解释

⒈ 帮助;辅佐。

《易·泰》:“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孔颖达疏:“左右,助也,以助养其人也。”
《国语·晋语四》:“此三人者,实左右之。”
唐刘禹锡《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以公用经术左右先帝五年,稔闻其德。”
清刘大櫆《程孺人传》:“吴君竭力以养其兄嫂,抚其兄之子,延师教督,而孺人常左右之。”

⒉ 袒护;保护。

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二》:“君观吾方略、士众,足辨(办) 郭多不? 多又劫质公卿,所为如是,而君苟欲左右之邪?”
宋周密《齐东野语·林复》:“有告监文思院常良孙赃墨事,朝廷下之临安狱,久不得其情,上意谓京尹左右之;尹不自安。”
清戴名世《程之藩传》:“鸣球濒行属巡抚宋一鹤 、巡按汪承詔斥逐之。两人不肯,且为左右之甚力。”

⒊ 支配;控制。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公以楚师伐齐,取穀。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杜预注:“左右,谓进退在己。”
《国语·越语上》:“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
韦昭注:“左右,在君所用之。”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九:“本(周本 )已昏耄,不知时变,皆其子祚左右其事。”
李大钊《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一切宗教没有不受生产技术进步的左右的,没有不随着他变迁的。”

⒋ 分辩或论断其高低、优劣。

宋范仲淹《上资政晏侍郎书》:“请露肝膂之万一,皆质於前志,非敢左右其説,惟公之采择。”
宋文天祥《刘定伯墓志铭》:“或不约经造,至则善为言谭,名理蠭出。意所左右,辩者不可詰。”

⒌ 左面和右面。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御史再三推辞,定要傍坐,只得左右相对。”

⒍ 附近;两旁。

《诗·小雅·采菽》:“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左传·宣公十二年》:“晋人逐之,左右角之。”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顾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頽基焉。”

⒎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

汉王充《论衡·齐世》:“语称上世之人侗长佼好,坚强老寿,百岁左右。”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生携鶯宵奔蒲州,时二更左右。”
鲁迅《书信集·致钱玄同》:“他大约十日左右总可到。”

⒏ 犹言向背。

《后汉书·郅恽传》:“惲善恕己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下也!”
李贤注:“左右犹向背也。”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方乱事之初作也,叛者不过工程等三营,其餘马步砲各营并怀观望,意将伺动静,以为左右。”

⒐ 身边。

《诗·大雅·文王》:“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唐韩愈《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方书、《本草》恒置左右。”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前定》:“又在萧中道者,日侍左右。忽得罪,黜为外郡监。”

⒑ 近臣;侍从。

《左传·宣公二十年》:“﹝楚子﹞左右曰:‘不可许也,得国无赦。’”
《北史·尧君素传》:“煬帝为晋王时, 君素为左右。”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离了官房没了倚靠,絶了左右没了牙爪。”
《警世通言·皂角林大王假形》:“知县大怒,教左右执下庙官送狱勘罪。”

⒒ 将帅和车右。

《左传·成公十六年》:“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
杜预注:“左,将帅。右,车右。”

⒓ 不直称对方,而称其执事者,表示尊敬。

战国乐毅《报燕惠王书》:“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
《史记·张仪列传》:“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於左右。”
唐无名氏《秀师言记》:“小僧有情曲,欲陈露左右。”

⒔ 信札亦常用以称呼对方。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僕终已不得舒愤懣以晓左右。”
清恽敬《与赵石农书》:“前送马圉人回州,曾有书奉谢,并陈一切,想达左右。”
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季黻君左右。”

⒕ 各方面。

《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嗣源危殆者数四,赖宣徽使李绍宏左右营护,以是得全。”
宋曾巩《祭亡妻晁氏文》:“事姑之礼,左右无违。”

⒖ 反正;横竖。

元无名氏《争报恩》楔子:“左右这里无有外人,喒两个慢慢的吃。”
《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一不做,二不休,左右是歹了。”
《红楼梦》第一一三回:“左右我们丫头们更算不得什么了!”
浩然《艳阳天》第三章:“眼下东山坞的人,还能说旁的事情?左右都是分麦子。”

左右的国语词典

左方与右方。

左右的网络释义

左右 (汉语词语)

  • 左右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uǒ yòu,有帮助,辅佐;袒护,保护等意思。出自《易·泰》:“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孔颖达 疏:“左右,助也,以助养其人也。”《国语·晋语四》:“此三人者,实左右之。”
  • 左右的翻译

    英语: left and right, nearby, approximately, attendant, to control, to influence
    德语: linke und rechte Seite, in etwa, ungefähr (Adj)​, links rechts ( Darstellung von Ausgewogenheit )​ (Adj)​, ungefähr ( nachgestellt )​ (Adj)​
    法语: environ, à peu près, contrôler, tenir en main, gauche et droite, suite, suivants

    左右造句

    参与这个左右全局的默默无闻的工作使他感到满足。
    正如你所知,这段感情左右着我的一切,使我不能自已。
    夹在长官与老师之间,他可真是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他挖空心思,也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来应付眼前左右为难的局面。
    轮到他表态了,他却顾左右而言他。
    春风吹拂着杨柳,细长的柳枝有如一帘绿色的窗帘在左右摆动。
    多读书,多领会,写起文章来,就会有福至心灵,左右逢源的感觉。
    他是个双手拿枪的神枪手,左右两手均能百步穿杨。
    兴全痛哭流涕,连声认罪,还左右开弓,打了自己十几个嘴巴。
    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女教师。
    我左右为难,不知是做数学还是写英语。
    从攻防的场面上看,主队已经左右了局势。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真是左右为难。
    他在生意场上应变无方,不拘一格,所以左右逢源,发展得很快。
    小王这两年左右逢源,件件买卖都赚钱,已经是个小富翁了。
    王老师正为选谁去参加夏令营而左右为难。
    放了假和同学出外旅游,还是陪妈妈到姥姥家,这让我左右为难。
    德国的出口引擎左右开弓。
    这件事真叫我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你就可以左右逢源。

    汉字详情

    zuǒ [zuo]
    部首: 311
    笔画: 5
    五笔: DA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M
    四角: 401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手的象形。本义:辅佐,从旁帮助。后作“佐”)

    (2) 同本义

    左,手相左助也。——《说文》。俗字作“佐”。

    以左右民。——《易·象上传》

    予欲左右有民。——《虞书》

    实左右商王。——《诗·商颂·长发》

    以左右刑罚。——《周礼·士师》

    左右就养无方。——《礼记·檀弓》。注:“谓扶持之。”

    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易·泰》

    朕且继礼左助听政。——《后汉书·殇帝纪》

    (3) 贬谪,从朝廷下放到地方为官

    左,谪官为左迁。自汉起至 唐,亦谓去朝廷为州县曰左迁。——《增韵》

    (4) 又如:左除(降级授职);左降(贬官);左退(降官;贬职);左宦(降官;贬职);左授(降官;贬职);左转(降官;贬职);左黜(降官;贬职);左迁(降官;贬职);左官(降官;贬职)

    (5) 见外,把某人当外人看待

    今居分之土而官之,是左之也。——《国语》

    名词

    (1) 左手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诗·王风·君子阳阳》

    (2) 又如:左书(左手写字);左癖(左撇子)

    (3) 方位名。与“右”相对

    虚左。——《史记·魏公子列传》

    (4) 又如:左侍下(左边);左势下(左边);左符(符契的左半);左驸(车箱左侧的立木);左骖(左马。三马驾车中左边的马)

    (5) 地理上常以东为左

    疾逸道左。——唐· 李朝威《柳毅传》

    淮左名都。—— 宋· 姜夔《扬州慢》

    左天都。——《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6) 又如:山左(太行山以东的地方,过去也专指山东省);江左;左畔(东方);左序(东厢房);左海(海居于东;东海)

    (7) 后多泛指旁边

    臣以臣守有职,不得攀号于道左。——欧阳修文

    (8) 又如:左邻(左近。邻近,附近)

    (9) 在直书而左行的文字中,特指右后

    复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于左。——《史记》

    (10) 证据;证人

    廷尉定国考问,左验明白。——《汉书》

    帝愈,召洎问状, 洎引 马周为左。——《新唐书·刘洎传》

    (11) 又如:左验(左证。证人;证据)

    (12) 御者,赶车的人

    左旋右抽,中军作好。——《诗·郑风·清人》

    (13) 姓

    形容词

    (1) 指进步、革命的派别或思潮 。如:左联;思想极左;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

    (2) 与众不同,异于常规 。如:左脾气;左性(性情固执,遇事不肯变通)

    (3) 错误,荒谬 。如:你想左了;左建外易(用不正当的手段建立政权,变革法度);左计(与事实相背的打算。引申为失策);左错(差错)

    (4) 部分或全部不同 。如:意见相左

    (5) 偏僻,离中心城市很远

    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曹丕《与吴质书》

    (6) 不正,偏邪

    左,人道尚右,以右为尊,故非正之术曰左道。——《增韵》

    (7) 又如:左道(邪门旁道。多指非正统的巫蛊、方术等);左道术(邪法)

    副词

    (1) 向左

    欲左,左。——《史记·殷纪》

    (2) 又如:左回(向左方旋转);左射(向左方射);左衽(衣襟向左);左转(向左方旋转);左顾(向左方观看)

    英文翻译

    left; east; unorthodox, improper

    方言集汇

    ◎ 粤语:zo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o3 [海陆丰腔] zo3 [梅县腔] zo3 [宝安腔] zo3 [客语拼音字汇] zo3 [东莞腔] zo3 [台湾四县腔] zo3 [沙头角腔] zo3 [陆丰腔] zo3
    ◎ 潮州话:z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三哿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臧可上聲開口一等cax/zaatsɑ
    yòu [you]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DK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KR
    四角: 406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又(手)。口手并用帮助别人。本义:右助。见《说文》。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佑”)

    (2) 助;帮助。后多作“佑”

    右,手口相助也。——《说文》。字亦作佑。

    右者,助也。——《易·系辞》

    以左右刑罚。——《周礼·士师》。注:“左右,助也。”

    王右伯舆。——《左传·襄公十年》。注:“助也。”

    保右命之。——《诗·大雅·嘉乐》

    (3) 又如:右援(援助;引荐);右序(辅助;佑助);右饷(谓享受祭献,佑助降福);右与(佑助,帮助)

    (4) 尊崇;崇尚

    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淮南子》。 高诱注:“右,犹尊也。”

    (5) 又如:右鬼(尊崇鬼神);右贤(尚贤,尊崇贤能);右文(崇尚文治);右武(崇尚武功)

    (6) 保佑。后作“祐”

    祐、右实同字。今据许书,凡助为右、为佑,神助则为祐。—— 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保右命尔。——《诗·大雅·大明》

    维天其右之。——《诗·周颂·我将》

    是天反复右我汉国也。——《汉书·翟义传》

    (7) 通“侑”。劝食

    一朝右之。——《诗·小雅·彤弓》

    既右飨之。——《诗·周颂·我将》

    以享右祭祀。——《周礼·春官·大祝》

    名词

    (1) 右手

    右秉白旄以麾。——《书·牧誓》

    范蠡乃左提鼓,右援,以应使者。——《国语》

    (2) 又如:右口(中医名词。右手寸口);右臂(人大多惯于用右手做事,因以右臂喻事物的要害部分)

    (3) 右手一边的方位,与“左”相对

    效驾,奋衣由右上。——《礼记》

    折其右肱。——《易·丰》

    (4) 又如:右势下(右边;右旁);右个(右侧的偏室);右文(汉字形声字中右旁兼声义者称为右文);右文说(文字学上一种从声符求字义的学说,形声字大都声旁在右)

    (5) 官职或官署 。如:右扶风(汉初官名);右更(秦汉爵位名。第十四级);右府(宋代枢密使和枢密院的别称);右垣(即“右掖”。唐时指中书省);右相(官名);右席(指宰相之位);右部(指户部);右揆(官名。右丞相)

    (6) 地理上的西边 。如:山右;江右

    (7) 车右。即参乘,古代战车上站在右边负责警卫的武士

    菜驹为右。——《左传·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

    (8) 姓

    形容词

    (1) 持保守的、传统的或有时是独裁主义的 。如:右派

    (2) 古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贵,为高

    位在廉颇之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无出其右者(古时以右方的位置为尊,故右指上位)。——《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右戚(皇帝贵戚);右姓(豪族大姓);右客(尊贵的客人);右地(要地);右列(先贤,有德才的前辈)

    英文翻译

    right; west; right-wing

    方言集汇

    ◎ 粤语:jau6
    ◎ 客家话:[梅县腔] ju5 [宝安腔] ju3 (jiu3) [客英字典] ju5 [陆丰腔] jiu6 [客语拼音字汇] yiu4 [海陆丰腔] riu6 [沙头角腔] jeu3 [台湾四县腔] ju5 [东莞腔] j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云久上聲開口三等ĭəuiux/hiov

    左右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