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

bǎ wò [ba wo]
注音 ㄅㄚˇ ㄨㄛ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把握 bǎwò

(1) 成功的根据或信心

有把握
毫无把握
confidence;assurance;certainty

引证解释

⒈ 指一把所握之大小长短。

《国语·楚语下》:“郊禘不过茧栗,烝尝不过把握。”
韦昭注:“把握,长不出把。”
按,指祭祀用的牛的角。 汉晁错《论贵粟疏》:“其为物轻微易藏,在於把握。”
《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今子执分寸而罔亿度,处把握而却寥廓。”
吕向注:“把握,言把握之狭也。”

⒉ 掌握;执持。

《淮南子·原道训》:“行而不可得穷极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
唐柳宗元《贞符》:“运臂率指,屈伸把握,莫不统率。”
明高攀龙《讲义·君子修己以敬章》:“不知圣人把握宇宙枢纽,万化都在於此,人也以此去安百姓也。”
侯外庐《坎坷的历程》:“周恩来同志通过参加读书会,把握我们每个人的研究方向和思想脉搏,从而能够及时地给我们作一些原则性的指导。”

⒊ 手相携握。

《子华子·神气》:“今世之人,其平居把握,附耳咕咕,相为然约而自保,其固曾胶漆之不如也。”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玉公子》:“公子以为然,蚤起,肃衣冠,踵门请謁,刺甫投, 韦即趋出,把握甚懽。”
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我们的太太微微的一笑,抽出手来,又和后面一位文学教授把握。”

⒋ 成功的根据或信心。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开首笔机飞舞,墨势淋漓,有自由自得之妙。则把握在手,破竹之势已成。”
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商务一端,必须统筹全局,果有把握而后可行。”
魏巍《冬天和春天》:“在指挥上,我一次比一次觉得更有把握些。”

把握的国语词典

握手、互相执手。

如:「把握机会」、「把握光阴」。

把握的网络释义

把握 (词语释义)

  • 把握,指掌握;执持;思想上掌握;理解。见《淮南子·原道训》:“行而不可得穷极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
  • 把握的翻译

    英语: to grasp (also fig.)​, to seize, to hold, assurance, certainty, sure (of the outcome)​
    德语: Zuversicht, Gewissheit, Sicherheit (S)​, halten, ergreifen, erfassen (V)​, im Griff haben
    法语: certitude, tenir, saisir

    把握造句

    姐姐这样用功,考取重点大学是有把握的。
    来龙去脉是我们把握一件事情的逻辑关系的重要条件。
    青年人要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地投身于学习中,努力实现自我。
    如果不自强不息,那么就不能把握命运。
    我们看事情,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帜;尊老的社会是文明的社会。
    研究问题,总要穷原竟委,才能把握它的本质。
    这个方案可说是掎角之势,有绝对成功的把握。
    这次数学考试能否获得满分,我心中没有把握。
    我们无论搞什么都必须有一定的把握,而不能干指山卖磨的事。
    与朋友开玩笑,我会把握好分寸的。
    我们的领导干部要随时把握住群众的思想脉搏。
    把握住机会我们就成功了一半。
    司机叔叔稳稳把握住方向盘,驾着卡车在公路上奔驰。
    人生如朝露溘至,应该把握时机,贡献社会。
    自己没有把握办成的事,不要随便向人家许诺。
    中国队不断地变换发球方法,以使对方把握不住规律。
    对犯错误的同志进行批评教育时,应该去泰去甚,把握一定的分寸。
    为了增加知名度,各个女星无不积极把握机会,争著在镜头前抛头露面。
    成功不是回首,不是寄望,而是把握现在。

    汉字详情

    bǎ,bà [ba]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C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AU
    四角: 570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

    (2) 同本义

    把,握也。——《说文》

    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

    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

    汤自把铖以伐 昆吾。——《史记·殷本纪》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

    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把其袖。——《战国策·燕策》

    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

    (4)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

    街亭有兵把守。——《三国演义》

    (5) 又如:把大门;把界军(守边军队)

    (6) 掌管;控制

    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7) 又如:把稳(把持稳妥)

    (8) 给

    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

    (9) 又如:把与(送给)

    (10) 按,诊 。如:把脉

    名词

    (1) 把东西扎在一起的小捆儿

    二月山城无菜把。——杨万里《南雄邑外寄堂》

    (2) 又如:草把

    (3) 把手 。如:自行车把;门把手

    (4) 把式 。如:把势(精于某一技艺的行家;武艺)

    形容词

    (1) 大约 ——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

    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儒林外史》

    (2) 又如:个把月;百把公斤;千把块钱

    (3)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 。如:把兄弟

    介词

    (1) 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着及物动词。如:把门关上;这一趟可把他累坏了

    (2) 表示处置。如:把头一扭

    (3) 表示致使。如:把她羞哭了

    (4) 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

    (5) 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拿”、“用”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 李贺《嘲少年》

    (6) 〈方〉∶用在动词后,表示交与、付出,相当于“给”

    侬东西呢?送把啥人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7) 引进对象,相当于“对”

    吓怕了的,所以把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来。——《红楼梦》

    (8) 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从”

    军师言:“夏侯惇败了必把你手内过也。”——《三国志平话》

    (9) 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 元· 杨景声《刘行首》

    量词

    (1) 用于有柄的器具。如:一把刀;一把椅子

    (2) 指一手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米;一把土

    (3) 一握或一小捆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

    (4) 又如:一把韭菜

    (5) 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加把劲;出把力

    (6) 用于手的动作。如:拉他一把;帮她一把

    (7) 另见

    英文翻译

    hold, take; guard; regard as

    方言集汇

    ◎ 粤语:baa2
    ◎ 客家话:[梅县腔] ba2 ba3 [陆丰腔] ba3 [客英字典] ba3 [海陆丰腔] ba3 [客语拼音字汇] ba3 [沙头角腔] ba3 [宝安腔] ba3 [台湾四县腔] ba3 [东莞腔] ba5 ba3
    ◎ 潮州话:ba2(pá) ,bê2(pé),bên3(pè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愽下麻二開上聲開口二等prax/peaapa
    [wo]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NGF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SMG
    四角: 570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屋声。本义:攥在手里,执持)

    (2) 同本义

    握,搤持也。——《说文》

    握,持也。——《广韵》

    长尺有握。——《仪礼·乡射礼》

    私握臣手。——《楚辞·九章·怀少》

    怀瑾握瑜。——《楚辞·九章·怀沙》

    手握刀。——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握君(如意的别称);握篆(手握官印);握算(执算筹以计数。亦指谋划);握镜(执持明镜);握节(持守符节。不辱君命);握炭流汤(握炽炭,蹈沸汤。不畏危难,敢于用命)

    (4) 屈指成拳

    终日握而手不掜。——《庄子·庚桑楚》

    (5) 又如:握固(屈指成拳);握拳透爪(形容愤怒到极点)

    (6) 掌握

    握踣家五十室。——《管子·戒》

    谨执其柄而固握之。——《韩非子·主道》

    (7) 又如:握枢(掌握中枢之权);握机(掌握天下的权柄);握雾拿云(驾驭云雾);握柄(掌权);握要(掌握要领);握守(把手)

    (8) 控制

    握乱以治天下。——皮日休《原化》

    (9) 用同“捂( ”)。遮盖

    说着,便两手握起脸来。——《红楼梦》

    量词

    (1) 一把的容量

    贻我握椒。——《诗·陈风》

    (2) 一拳的长度

    宗朝之牛角握。——《礼记·王制》

    英文翻译

    grasp, hold fast, take by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aak1 ak1
    ◎ 客家话:[梅县腔] wok7 but7 wut7 [海陆丰腔] wok7 [东莞腔] wok7 [沙头角腔] wok7 [客语拼音字汇] ag5 vog5 [台湾四县腔] wok7 [客英字典] vok7 [宝安腔] w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角入聲開口二等ʔɔkqruk/e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