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宾从
(1) 服从,归顺
(2) 宾客和仆从
词语解释
亦作“賔从”。宾客的随从。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车马有所,宾从有代。”
宾客和随从。
晋 张华 《轻薄篇》:“宾从焕络绎,侍御何芬葩。” 明 高启 《送沉左司从汪参政分省陕西》诗:“重臣分 陕 去臺端,賔从威仪尽 汉 官。” 明 唐顺之 《吴氏石亭埠新阡记》:“及公之卒也,则遂葬乎其中,而宾从戚友尝从公游者,於是又以送公之葬而至焉。” 景耀月 《长歌行》:“含意欲伸行且留,宾从杂遝多等儔。”
服从;归顺。
《史记·五帝本纪》:“於是 轩辕 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梁书·杨公则传》:“ 公则 东下, 湘 部诸郡多未宾从。”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今 广州 宾从,诸郡牧守,初到任,下檐皆有油画枹木履也。”
相从;随行。
三国 魏 曹植 《离思赋》:“在肇秋之嘉月,将曜师而西旗。余抱疾以宾从,扶衡軫而不怡。” 元 胡祗遹 《木兰花慢·庆翰长八十》词:“投壶雅歌文会,尽百杯、春色醉仙桃。好为昇平强健,宾从东 岱 南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賔从”。
⒉ 宾客的随从。
引《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车马有所,宾从有代。”
⒊ 宾客和随从。
引晋张华《轻薄篇》:“宾从焕络绎,侍御何芬葩。”
明高启《送沉左司从汪参政分省陕西》诗:“重臣分陕去臺端,賔从威仪尽汉官。”
明唐顺之《吴氏石亭埠新阡记》:“及公之卒也,则遂葬乎其中,而宾从戚友尝从公游者,於是又以送公之葬而至焉。”
景耀月《长歌行》:“含意欲伸行且留,宾从杂遝多等儔。”
⒋ 服从;归顺。
引《史记·五帝本纪》:“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梁书·杨公则传》:“公则东下, 湘部诸郡多未宾从。”
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今广州宾从,诸郡牧守,初到任,下檐皆有油画枹木履也。”
⒌ 相从;随行。
引三国魏曹植《离思赋》:“在肇秋之嘉月,将曜师而西旗。余抱疾以宾从,扶衡軫而不怡。”
元胡祗遹《木兰花慢·庆翰长八十》词:“投壶雅歌文会,尽百杯、春色醉仙桃。好为昇平强健,宾从东岱南郊。”
宾从的国语词典
归顺、服从。
宾从的网络释义
宾从
宾从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贝,冥(
)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象屋形,下面是“人”和“止”。表示客人来到屋下,即宾客到门。金文将“止”改为“贝”,小篆从之。王国维说:“金文及小篆易从止为从贝者,乃后起之字。”本义:地位尊贵、受人尊敬的客人,贵客)(2) 同本义
賓,所敬也。——《说文》。按,从貝者,宾礼必有贽。
宾者,接人以义者也。——《礼记·乡饮酒义》
谋宾介。——《仪礼·乡饮礼》。注:“贤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众宾。”
诸侯、诸伯、诸子、诸男之相为宾也。诸公之臣相为国客,是散文宾客通称,对称则宾尊而客卑,宾大而客小。——《周礼·司仪》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小雅·鹿鸣》
宾出,主人拜送。——《荀子·礼论》
相待如宾。——《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众宾团坐。——《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来宾;宾鸿(大雁。因是侯鸟,往来守时,有如宾客,故称);宾东(雇员和东家);宾人(宾相;赞礼的人)
率土之宾,莫非王臣。——《汉书·王莽传中》
(4) 古州名 。汉郁林郡地。唐贞观五年置宾州,亦曰安城郡。至德二年改为领方郡。元初为宾州路,寻复为宾州。清属广西思恩府。今为宾阳县
(5) 姓
动词
(1) 通“傧”。接引客人。用宾客的礼节相待。礼敬
宾于四门。——《书·舜典》。郑注:“宾,槟也。”
寅宾出日,平秩东作。——《书·尧典》
协其礼,宾而见之。——《周礼·大行之》
宾者以告列子。——《列子·黄帝》
内史宾侯,北向而立。——《穆天子传六》。注:“宾侯,傧相。”
稍稍宾客其父。——宋· 王安石《伤仲永》
(2) 又如:宾天(旧指帝王死亡,后亦泛指尊者亡故);宾兴(宾贡。周代的选举法,自乡小学举拔贤能,以宾礼相对待,以升于国学;指乡试)
(3) 服从,归服
诸侯咸来宾从。——《史记·五帝本记》
(4) 又如:宾从(归顺,服从);宾服(臣服;服帖)
(5) 排斥;弃绝
先生居山林,食芋栗,厌葱韭,以宾寡人,久矣夫!——《庄子·徐无鬼》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ing1(ping) [揭阳、潮阳]biang1(piang)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2) 同本义
従,随行也。——《说文》
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
或从王事。——《易·坤》
啬人不从。——《易·夏小正》
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
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
(4) 顺从;依从
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
妇人从人者也。——《礼记·郊特牲》
从祀先公。——《左传·定公八年》
(5) 》
(6) 又如:从权(依从权宜之计);从时(顺合时宜);从允(答应,允许);从服(归附,顺从)
(7) 参与其事
故从事于道者。——《老子》。注:“为也。”
(8) 又如:从戎(参军);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大多数为“从事”)
(9) 听从,取法 。如:从法(遵守法令);从听(听从);从谏(听从谏言);从教(听从教导)
(10) 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 。如:从严,一切从简
介词
(1) 自,由 ——用作虚词,表示起点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 又如:从生(所由产生);从自(自从);从马上猛跌下来
(3) 〈副〉 素来,一向 。如:从初(当初;先前);从复(重新,再次)
名词
(1) 因由
欲贵其小女,道无从。——《汉书·外戚传》
(2) 次要的、追随的人或物 。如:从车(次于主车的副车);主从;分别首从
(3) 堂房亲属
从祖 从父从母。——《尔雅·释亲》
(4) 又如:从母(姨母,母亲的姊妹);从女(侄女);从子(侄子);从兄(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
形容词
(1) 言词顺畅的
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后汉书》
(2) 次要 。如:从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cong5(tshông) zong6(tsŏ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從 | 疾容 | 從 | 鍾 | 平聲 | 冬 | 開口三等 | 鍾 | 通 | zyung/dzivng | dzʰĭwo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