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

fèn yǒng [ fen yong]
繁体 奮勇
注音 ㄈㄣˋ ㄩㄥˇ
词性 副词

词语释义

奋勇 fènyǒng

(1) 奋发而努力鼓起勇气

自告奋勇
summon up all one's courage and energy

词语解释

  1. 鼓足勇气。

    《梁书·韦叡传》:“军人奋勇,呼声动天地,无不一当百。” 明 唐顺之 《三沙报捷疏》:“初十日早,各船奋勇齐进。”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余亦兴发,奋勇登其巔。”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十四:“ 喻云纪 沿途抛掷炸弹,一人奋勇当先,敌人见之无不丧胆。”

引证解释

⒈ 鼓足勇气。

《梁书·韦叡传》:“军人奋勇,呼声动天地,无不一当百。”
明唐顺之《三沙报捷疏》:“初十日早,各船奋勇齐进。”
清沉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余亦兴发,奋勇登其巔。”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十四:“喻云纪沿途抛掷炸弹,一人奋勇当先,敌人见之无不丧胆。”

奋勇的国语词典

提起勇气。

奋勇的网络释义

奋勇

  • 奋勇,汉语词语,
  • 拼音:fèn yǒng,
  • 释义为鼓起勇气。
  • 奋勇造句

    战场上烽烟滚滚,战士们个个奋勇杀敌。
    这次助人为乐活动,王强自告奋勇地担任队长。
    在地震面前,战士们无所畏惧,奋勇争先,抢救出许多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
    铁路工人奋勇当先,长年战斗在筑路的第一线。
    他自告奋勇地帮王老师搬东西。
    大海上波涛汹涌,轮船在风浪中奋勇前进。
    只有不畏艰难险阻,敢于在崎岖的道路上奋勇攀登的人,才能达到科学的顶峰。
    一个小孩落水了,一青年自告奋勇跃入河中,把那孩子救了起来。
    战士不顾自己的危险,奋勇救助洪水中的老百姓,这场面太感动人啦!
    今天,电线突然短路了,爸爸便自告奋勇地来修,几分钟过后,电线修好了,电灯也亮了。
    小刚自告奋勇做球队的守门员。
    出征的将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洪水到来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当先冲在第一线上。
    练兵场上,战士们一个个生龙活虎,奋勇争先。
    为了群众的安危,小明自告奋勇与歹徒打斗。
    倾盆大雨:大家冒着倾盆大雨奋勇堵住决口。
    每当我们面临困难的时候,他总是自告奋勇承担风险。
    面对危险,他毫不畏惧,奋勇地抢救国家财产。
    我军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前进。
    在那迫不及待的时候,平时胆小的他却果敢的自告奋勇。

    汉字详情

    fèn [fen]
    部首: 308
    笔画: 8
    五笔: DL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KW
    四角: 406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中间是“隹”(鸟);外面象鸟振翅欲飞之势;下面是“田”,表示空旷的田野。本义:鸟类振羽展翅)

    (2) 同本义

    奮,翚也。——《说文》

    奋隼归凫。——张衡《西京赋》

    羽翼奋也。——《淮南子·原道》

    雉绝有力奋,鸡绝有力奋。——《尔雅·释鸟》

    不能奋飞。——《诗·邶风·柏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奋翅(振翼起飞);奋翼(振翼高飞);奋翔(振翼高飞);奋鳞(龙腾飞);奋翮(展翅,振羽)

    (4) 鼓起劲来,振作

    奋,振也。——《广雅·释言》

    拔刀奋起,率众袭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奋烈(振奋威武);奋信(振奋伸张);奋武扬威(振奋勇气,施展威风);奋气(奋发振作)

    (6) 震动

    雷出地奋。——《易·豫》

    奋,动也。——《广雅》

    (7) 又如:奋首(摇头,表示疲困);奋髯(抖动胡须);奋蹄(振蹄)

    (8) 奋力;施展;发挥

    奋至德之光。——《史记·乐书》。集解:“发也。”

    王奋厥武。——《诗·大雅·常武》

    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9) 又如:奋张(有力地伸展、张开);奋末(四肢用力)

    (10) 挥动;举起;舞动

    陈王奋臂,为天下倡始。——《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明· 魏禧《大铁椎传》

    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马中锡《中山狼传》

    (11) 又如:奋臂(有力地举臂,表示振奋);奋袂(举袖,挥袖,形容振奋);奋笔(提笔疾书);奋戈(使劲挥舞干戈)

    英文翻译

    strive, exert effort; arouse

    方言集汇

    ◎ 粤语:fan5

    宋本广韵

    yǒng [yong]
    部首: 217
    笔画: 9
    五笔: CELB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BKS
    四角: 174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 yǒng)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

    (2) 同本义

    勇,气也。——《说文》

    无拳无勇。——《诗·小雅·巧言》

    尔勇伊何。

    勇志之所以敢也。——《墨子经上》

    勇,文之帅也。——《国语·周语》

    知死不辟,勇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勇于就死。——清· 林觉民《与妻书》

    若素名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兴甚勇。——《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勇而多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忠勇(忠诚而勇敢);英勇(勇敢出众);勇悍(勇敢强悍);勇烈(勇敢猛烈);勇夫(勇敢的人);勇功(勇敢作战立下的功劳);勇沉(勇敢沉着);勇果(勇敢果断)

    (4) 勇猛;凶猛

    勇悍果敢,取众率兵,此下德也。——《庄子》

    勇,天下之凶德也。——《吕氏春秋·论威》

    每战,常陷陈却敌,勇冠腾军。——《三国志》

    (5) 又如:神勇(形容人非常勇猛);骁勇(勇猛);勇鸷(勇猛强悍)

    名词

    (1) 勇气,勇力

    可使有勇。——《论语·先进》

    勇冠三军。——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其勇过人。——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清代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也泛指士兵 。如:乡勇;勇丁(清代地方招募的士兵);游勇(指失去统属的士兵)

    (3) 姓

    英文翻译

    brave, courageous, fierce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5 jung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ung3 [宝安腔] jung3 [梅县腔] jung3 [海陆丰腔] rung3 [客英字典] jung3 [台湾四县腔] jung3 [客语拼音字汇] yung3 [陆丰腔] jung3 [东莞腔] jung3
    ◎ 潮州话:i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余隴上聲開口三等jĭwoŋjyungx/jv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