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勇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奋勇。
《逸周书·小明武》:“怀戚思终,左右愤勇,无食六畜,无聚子女。” 宋 苏舜钦 苏舜元 《瓦亭联句》:“白衣壮士气塞腹,愤勇不忍羞本朝。”
引证解释
⒈ 奋勇。
引《逸周书·小明武》:“怀戚思终,左右愤勇,无食六畜,无聚子女。”
宋苏舜钦苏舜元《瓦亭联句》:“白衣壮士气塞腹,愤勇不忍羞本朝。”
愤勇的网络释义
愤勇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贲(
)声。从“心”,表示与心情等有关。本义:郁结于心;憋闷)(2) 同本义
愤,懑也。——《说文》
发愤以杼情。——《楚辞·九章·惜诵》
志意蕴愤。——《后汉书·王符传》
(3) 又如:愤切(内心极度愤懑);愤悁(愤懑郁积);愤薄(郁结,充塞);愤厥(由于愤气郁结造成的痉挛昏厥)
(4) 充盈,旺盛
愤,盈也。——《方言十二》
阳瘅愤盈。——《国语·周语》
(5) 又如:愤盈(充溢,积满;气愤,愤懑);愤盛(积满,充盈)
动词
(1) 愤怒;怨恨。同“忿”
所以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也。——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愤怨(愤怒怨恨);愤心(愤怒或愤激之心);愤忿(愤怒);愤沮(怨恨沮丧);愤痛(愤怒悲痛);愤咤(愤怒)
(3) 发,奋
愤于中则应干外。——《淮南子·脩务》
(4) 又如:发愤忘食;发愤图强;愤迅(奋迅);愤勇(奋勇);愤起(奋发而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
)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2) 同本义
勇,气也。——《说文》
无拳无勇。——《诗·小雅·巧言》
尔勇伊何。
勇志之所以敢也。——《墨子经上》
勇,文之帅也。——《国语·周语》
知死不辟,勇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勇于就死。——清· 林觉民《与妻书》
若素名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兴甚勇。——《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勇而多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忠勇(忠诚而勇敢);英勇(勇敢出众);勇悍(勇敢强悍);勇烈(勇敢猛烈);勇夫(勇敢的人);勇功(勇敢作战立下的功劳);勇沉(勇敢沉着);勇果(勇敢果断)
(4) 勇猛;凶猛
勇悍果敢,取众率兵,此下德也。——《庄子》
勇,天下之凶德也。——《吕氏春秋·论威》
每战,常陷陈却敌,勇冠腾军。——《三国志》
(5) 又如:神勇(形容人非常勇猛);骁勇(勇猛);勇鸷(勇猛强悍)
名词
(1) 勇气,勇力
可使有勇。——《论语·先进》
勇冠三军。——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其勇过人。——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清代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也泛指士兵 。如:乡勇;勇丁(清代地方招募的士兵);游勇(指失去统属的士兵)
(3)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ung3 [宝安腔] jung3 [梅县腔] jung3 [海陆丰腔] rung3 [客英字典] jung3 [台湾四县腔] jung3 [客语拼音字汇] yung3 [陆丰腔] jung3 [东莞腔] jung3
◎ 潮州话:io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勇 | 余隴 | 以 | 鍾 | 上聲 | 腫 | 開口三等 | 通 | 鍾 | jĭwoŋ | jyungx/jv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