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当先

fèn yǒng dāng xiān [ fen yong dang xian]
繁体 奮勇當先
注音 ㄈㄣˋ ㄩㄥˇ ㄉㄤ ㄒ一ㄢ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鼓足勇气冲在最前面。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要有俺五百义兵家将,都要的奋勇当先,相持对垒。”

成语用法

奋勇当先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奋勇当先的国语词典

鼓起勇气,站到前面。形容勇敢向前。

奋勇当先的网络释义

奋勇当先

  • 奋勇当先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鼓起勇气,赶在最前面,出自《隋书·史祥传》。
  • 奋勇当先造句

    铁路工人奋勇当先,长年战斗在筑路的第一线。
    抗洪救灾,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奋勇当先。
    洪水到来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当先冲在第一线上。
    要通过换届,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更加胸怀全局,殚心竭力,锐意进取,奋勇当先,一心一意干事业,聚精会神谋发展,不辜负群众的期盼。
    召集各路将军,就说董卓的西凉大军已经到达虎牢关,我袁绍身为联军盟主,自当以身作则,奋勇当先,不畏强敌。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通的感染力和推动力。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一开始,记名弟子们都非常的兴奋,奋勇当先的往上跑。
    袁轩师不虞有此,先是一怔,旋即怒喝一声,跨步起身,奋勇当先直追萧衮。
    金时空异能行者汪大东更是奋勇当先,以他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超自然体质,这一战真是打得热血沸腾。
    周仓,张郃奋勇当先,加上赵云也亲自上阵,士卒自然大受鼓舞。
    春秋时期,晋献公征伐翟人,战斗中,公族子弟叔虎奋勇当先,带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打败了翟人。
    于禁奋勇当先,杀上墙头,斩关落锁。
    梅花秀雅不凡,冰心玉质,古香自异,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门一开,成百上千的麻雀就立即不顾一切地簇拥着飞入屋内,但见一只只奋勇当先,就听它们叽叽喳喳地道“女神,我们来了!”。
    五个保镖奋勇当先,手持微冲绕过货车去搜敌。
    几年来,我每战奋勇当先,战功无数。
    艾瑞莉娅率领的武士们同样各个勇猛无匹,奋勇当先。
    一众羌兵,一个个得令奋勇当先,来攻大寨。
    坚贞立志,永葆精神,奋勇当先,不负青春。是我们年轻人的奋斗的力量,“五四”青年节到了,青春的人呐,不要在迷茫,不要在迷失自己,振作起来,勇敢地战斗吧!
    李典、高顺二人带两翼兵马,奋勇当先,三尖刀、凤嘴刀,各逞威风,在敌阵中往来冲突,四下杀砍。

    汉字详情

    fèn [fen]
    部首: 308
    笔画: 8
    五笔: DL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KW
    四角: 406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中间是“隹”(鸟);外面象鸟振翅欲飞之势;下面是“田”,表示空旷的田野。本义:鸟类振羽展翅)

    (2) 同本义

    奮,翚也。——《说文》

    奋隼归凫。——张衡《西京赋》

    羽翼奋也。——《淮南子·原道》

    雉绝有力奋,鸡绝有力奋。——《尔雅·释鸟》

    不能奋飞。——《诗·邶风·柏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奋翅(振翼起飞);奋翼(振翼高飞);奋翔(振翼高飞);奋鳞(龙腾飞);奋翮(展翅,振羽)

    (4) 鼓起劲来,振作

    奋,振也。——《广雅·释言》

    拔刀奋起,率众袭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奋烈(振奋威武);奋信(振奋伸张);奋武扬威(振奋勇气,施展威风);奋气(奋发振作)

    (6) 震动

    雷出地奋。——《易·豫》

    奋,动也。——《广雅》

    (7) 又如:奋首(摇头,表示疲困);奋髯(抖动胡须);奋蹄(振蹄)

    (8) 奋力;施展;发挥

    奋至德之光。——《史记·乐书》。集解:“发也。”

    王奋厥武。——《诗·大雅·常武》

    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9) 又如:奋张(有力地伸展、张开);奋末(四肢用力)

    (10) 挥动;举起;舞动

    陈王奋臂,为天下倡始。——《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明· 魏禧《大铁椎传》

    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马中锡《中山狼传》

    (11) 又如:奋臂(有力地举臂,表示振奋);奋袂(举袖,挥袖,形容振奋);奋笔(提笔疾书);奋戈(使劲挥舞干戈)

    英文翻译

    strive, exert effort; arouse

    方言集汇

    ◎ 粤语:fan5

    宋本广韵

    yǒng [yong]
    部首: 217
    笔画: 9
    五笔: CELB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BKS
    四角: 174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 yǒng)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

    (2) 同本义

    勇,气也。——《说文》

    无拳无勇。——《诗·小雅·巧言》

    尔勇伊何。

    勇志之所以敢也。——《墨子经上》

    勇,文之帅也。——《国语·周语》

    知死不辟,勇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勇于就死。——清· 林觉民《与妻书》

    若素名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兴甚勇。——《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勇而多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忠勇(忠诚而勇敢);英勇(勇敢出众);勇悍(勇敢强悍);勇烈(勇敢猛烈);勇夫(勇敢的人);勇功(勇敢作战立下的功劳);勇沉(勇敢沉着);勇果(勇敢果断)

    (4) 勇猛;凶猛

    勇悍果敢,取众率兵,此下德也。——《庄子》

    勇,天下之凶德也。——《吕氏春秋·论威》

    每战,常陷陈却敌,勇冠腾军。——《三国志》

    (5) 又如:神勇(形容人非常勇猛);骁勇(勇猛);勇鸷(勇猛强悍)

    名词

    (1) 勇气,勇力

    可使有勇。——《论语·先进》

    勇冠三军。——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其勇过人。——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清代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也泛指士兵 。如:乡勇;勇丁(清代地方招募的士兵);游勇(指失去统属的士兵)

    (3) 姓

    英文翻译

    brave, courageous, fierce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5 jung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ung3 [宝安腔] jung3 [梅县腔] jung3 [海陆丰腔] rung3 [客英字典] jung3 [台湾四县腔] jung3 [客语拼音字汇] yung3 [陆丰腔] jung3 [东莞腔] jung3
    ◎ 潮州话:i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余隴上聲開口三等jĭwoŋjyungx/jvnk
    dāng,dàng [dang]
    部首: 316
    笔画: 6
    五笔: IVF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FSM
    四角: 90177

    详细解释

    dāng

    动词

    (1) (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2) 对等;相当于

    当,田相值也。——《说文》

    必当其位。——《吕氏春秋·孟夏纪》

    蔽贤者当之。——《孟子·离娄下》

    朱也当御。——《国语·晋语》

    当之者戕焉。——《国语·晋语一》

    (3) 又如:旗鼓相当;门当户对;当才(才能与所任之事相当);当匹(匹敌;对等);实力相当

    (4) 面对着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5) 又如:当户(对着门户);当风(正对着风);当着矮人,别说短话(面对着某种有缺陷的人,不要说有关他短处的话,以避影射之嫌);当头对面(面对面)

    (6) 担任;充当 。如:当辕(驾辕);当槽的(店房伙计、酒保一类的人);当值(值班);当御省禁(值班于官禁之内)

    (7) 承担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衍。—— 元· 关汉卿《窦娥冤》

    (8) 又如:当不起(谦词。表示担当不起他人的夸奖或款待);当不得(奈何不得);当不过(受不住;受不了)

    (9) 主持

    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管子·五行》

    北邀当国者相见。——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张居正当国。——《明史·海瑞传》

    (10) 又如:当室(主持家事。今称当家);当家之事(理家立业);当家三年狗也嫌(主持家政的容易得罪人,讨人嫌弃)

    (11) 阻挡  的通路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庄子·人间世》

    (12) 又如:螳臂当车;别当道站着;当拦(阻拦)

    (13) 看待 。如:他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14) 用武力抵敌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 曹操者。——《资治通鉴》

    (15) 又如:万夫不当之勇;当关(守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6) 应当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 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17) 又如:当用的还得用;当立之年(指三十岁);当断不断(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18) 判决罪人,断狱

    臣知欺大王罪当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乃劾魏其矫先帝诏,罪当弃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名词

    (1) 过去的某一时间;以往 。如:当天(指过去);当时(指过去);当下(此时);当口(事情发生或进行的时候)

    (2) 空;空当 。如:插当;这里还留着一个当子

    介词

    (1) 在

    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鸣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如:当堂(当场,在现场);当出(当初);当来(向来;当初);当便(即便;即就)

    代词

    (1) 本,这

    病卒, 豹取急,亲送柩还乡,悲痛伤惜,以为丧当家之宝。—— 唐· 李延寿《北史·房豹传》

    (2) 又如:当家(本家);当晚;当夜;当境(本境);当坊(当方。本地);当港(此港,本港)


    铿锵声 。如:每座教堂的尖塔开始欢快地发出当当响声


    (1) 假使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 秦相较,或未易量。—— 宋· 苏洵《六国论》

    (2) 另见 dàng

    dàng

    动词

    (1) 主领;典领

    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扬雄《甘泉赋》

    (2)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左传·哀公八年》

    虞所赍赏,典当胡夷。——《后汉书·刘虞传》

    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唐· 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

    (3) 又如: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4) 当作;算是

    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5) 又如:当三钱(一个钱当三个钱用。这是宋朝的一种制钱);当十钱(币值以一当十);当甚(算什么);当耳边风

    (6) 抵得上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一个当俩;以一当十;当抵(抵挡)

    (8) 顶替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形容词

    (1) 适合,适当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只要措施得当就没问题;用词不当;当家子(同一家族中的人)

    (3) 指事情发生的那个时候或地方。相当于“本”、“此”

    当夜调度已定。——《三国演义》

    (4) 又如:当下(那个时候);当年;当天

    名词

    (1) 当铺(用于字号) 。如:当馆(即当铺);当水(骗局)

    (2) 另见 dāng

    英文翻译

    bear, accept, undertake; just

    方言集汇

    ◎ 粤语:dong1
    ◎ 潮州话:多秧1 多安3 多秧3 ,deng1(tng) dang3(tàng) deng3(tg)

    xiān [xian]
    部首: 209
    笔画: 6
    五笔: TFQ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GHU
    四角: 24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2) 同本义

    先,前进也。——《说文》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九歌·国殇》

    恐为操所先。——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3) 又如:身先士卒;争先恐后;争先(争着赶到别人前头)

    (4) 尊崇;重视

    安宁则长庠序,先本绌末,以礼义防于利。——《史记·本准书》

    (5) 又如:先本(重视根本)

    (6) 首创;开始

    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庄子·刻意》

    (7) 又如:先志(先立志向);先事(先行其事)

    名词

    (1) 当初;先前

    丢三忘四,惹人抱怨,竟不大象先了。——《红楼梦》

    (2) 又如:先起头(从前);先来(先前,原来);先日(从前;日前)

    (3) 先世;祖先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报任安书》

    行莫丑于辱先。——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思厥先祖父。——宋· 苏洵《六国论》

    先典攸高。——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先西域人。——明、 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先茔在杭(先茔:祖先的坟墓。杭:浙江省杭州市)。——清· 袁枚《祭妹文》

    (4) 又如:先陇(祖坟);先陵(帝王祖先的坟墓);先铭(先人的墓志铭)

    (5) 前导;前驱

    以为民先(先,先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韩非子·五蠹》

    行为士先。——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如:先引(前导);先师(前辈老师);先达(有德行学问的前辈)

    (7) 姓

    形容词

    (1) 前,时间或次序在前

    以先国家之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后先相继。——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固先乎吾。——唐· 韩愈《师说》

    先天下之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古时的;先前的,先代的

    天子乃荐鞠衣于先帝。——《礼记·月令》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战国策·齐策》

    (3) 又如:先帝(远古帝王);先王(指上古贤明君王)

    (4) 首要,根本

    末学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庄子·天道》。成玄英疏:“先,本也。”

    (5) 又如:先天(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原);先务(首要的事务)

    (6) 上

    短长终不校,先后竟谁论?——唐· 韩愈《和侯协律咏笋》

    (7) 又如:先后(高下,优劣)

    (8) 已故的。称呼死者的敬词

    先大母婢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9) 又如:先朝顾命(先帝临终托付);先府君(尊称亡父)

    副词

    指事情、行为发生在前

    树下先有落叶。——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几欲先走。——《秋声诗自序》

    水暖鸭先知。——宋· 苏轼《惠崇》

    春江晚景

    为坎以先登。——《资治通鉴·唐纪》

    英文翻译

    first, former, prev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sin1 sin3
    ◎ 客家话:[梅县腔] sien1 [客语拼音字汇] xian1 [客英字典] sen1 sien1 [东莞腔] sen1 [沙头角腔] sien1 [宝安腔] sen1 [海陆丰腔] sien1 [sen1] [台湾四县腔] sien1 [sen1] [陆丰腔] sian1
    ◎ 潮州话:soiⁿ1 [揭阳、潮阳]saiⁿ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蘇前先開平聲開口四等sens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