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踊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愤发踊跃。
汉 王粲 《为刘荆州与袁尚书》:“今整飭士马,愤踊鹤立,冀闻和同之声,约一举之期。”《后汉书·度尚传》:“众闻咸愤踊, 尚 勑令秣马蓐食,明旦,径赴贼屯。”《三国志·魏志·陈泰传》:“夜至 狄道 东南高山上,多举烽火,鸣鼓角。 狄道 城中将士见救者至,皆愤踊。” 唐 柳宗元 《上襄阳李愬仆射献唐雅诗启》:“谨撰《平淮夷雅》二篇……庶继代洪烈,稗官里人,得採而歌之,不胜愤踊之至。”
引证解释
⒈ 愤发踊跃。
引汉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今整飭士马,愤踊鹤立,冀闻和同之声,约一举之期。”
《后汉书·度尚传》:“众闻咸愤踊, 尚勑令秣马蓐食,明旦,径赴贼屯。”
《三国志·魏志·陈泰传》:“夜至狄道东南高山上,多举烽火,鸣鼓角。 狄道城中将士见救者至,皆愤踊。”
唐柳宗元《上襄阳李愬仆射献唐雅诗启》:“谨撰《平淮夷雅》二篇……庶继代洪烈,稗官里人,得採而歌之,不胜愤踊之至。”
愤踊的网络释义
愤踊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贲(
)声。从“心”,表示与心情等有关。本义:郁结于心;憋闷)(2) 同本义
愤,懑也。——《说文》
发愤以杼情。——《楚辞·九章·惜诵》
志意蕴愤。——《后汉书·王符传》
(3) 又如:愤切(内心极度愤懑);愤悁(愤懑郁积);愤薄(郁结,充塞);愤厥(由于愤气郁结造成的痉挛昏厥)
(4) 充盈,旺盛
愤,盈也。——《方言十二》
阳瘅愤盈。——《国语·周语》
(5) 又如:愤盈(充溢,积满;气愤,愤懑);愤盛(积满,充盈)
动词
(1) 愤怒;怨恨。同“忿”
所以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也。——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愤怨(愤怒怨恨);愤心(愤怒或愤激之心);愤忿(愤怒);愤沮(怨恨沮丧);愤痛(愤怒悲痛);愤咤(愤怒)
(3) 发,奋
愤于中则应干外。——《淮南子·脩务》
(4) 又如:发愤忘食;发愤图强;愤迅(奋迅);愤勇(奋勇);愤起(奋发而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勇声。从足,表示脚的动作行为。本义:往上跳)
(2) 同本义
踊,跳也。——《说文》
踊,上也。——《广雅》
曲踊三百。——《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三踊于幕庭。——《左传·哀公八年》
踊于柸而窥客。——《公羊传·成公二年》
跛者不踊。——《礼记·丧服四制》
(3) 又如:踊骇(惊扰跳跃);踊跳(跳跃);踊身(纵身)
(4) 登,登上
景公为路寝之台,成,而不踊焉。——《晏子春秋》
(5) 引申为高出,超过。如:踊塔(多宝塔的涌现)
(6) 上涨
物踊腾粜。——《史记·平准书》
百姓疲于土木之功,金银之价为踊上。——《北史》
(7) 又如:踊贵(物价上涨);踊腾(物价飞涨)。引申为向上升起;冒出。如:踊冶(金属熔液在炉内沸滚);踊腾(汹涌翻腾);踊发(迸发);踊现(冒出;突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ng3 [客英字典] jung3 [台湾四县腔] jung3 [陆丰腔] jung3 [梅县腔] jung3 [宝安腔] jung3 [客语拼音字汇] yu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勇 | 余隴 | 以 | 鍾 | 上聲 | 腫 | 開口三等 | 鍾 | 通 | jyungx/jvnk | jĭwo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