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诺

wéi nuò [ wei nuo]
繁体 唯諾
注音 ㄨㄟˊ ㄋㄨㄛˋ

词语释义

亦作'唯喏'。 应答。 形容卑恭顺从。

词语解释

  1. 亦作“ 唯喏 ”。应答。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吾观《礼经》,圣人之教: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皆有节文,亦为至矣。”《水浒传》第八一回:“ 李师师 执盏擎杯,亲与 燕青 回酒谢唱,口儿里悠悠放出些妖嬈声嗽,来惹 燕青 ; 燕青 紧紧的低了头,唯喏而已。”《老残游记》第十五回:“ 老残 听得没头没脑,答应不是,不答应又不是,只好念糊唯诺。”

  2. 形容卑恭顺从。

    唐 韩琬 《御史台记·来俊臣》:“﹝ 周綝 ﹞惧 俊臣 莫敢西顾,但视东唯诺而已。” 元 胡长孺 《耕渔乐赠金华相士》诗:“长官怒駡沸於爚,口自唯诺心自怍。” 鲁迅 《华盖集·补白》:“倘遇见这样的平民,必须恭维他,至少也得点头拱手陪笑唯诺,象先前下等人的对于贵人一般。”参见“ 唯唯诺诺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唯喏”。

⒉ 应答。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吾观《礼经》,圣人之教: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皆有节文,亦为至矣。”
《水浒传》第八一回:“李师师执盏擎杯,亲与燕青回酒谢唱,口儿里悠悠放出些妖嬈声嗽,来惹燕青 ; 燕青紧紧的低了头,唯喏而已。”
《老残游记》第十五回:“老残听得没头没脑,答应不是,不答应又不是,只好念糊唯诺。”

⒊ 形容卑恭顺从。参见“唯唯诺诺”。

唐韩琬《御史台记·来俊臣》:“﹝周綝﹞惧俊臣莫敢西顾,但视东唯诺而已。”
元胡长孺《耕渔乐赠金华相士》诗:“长官怒駡沸於爚,口自唯诺心自怍。”
鲁迅《华盖集·补白》:“倘遇见这样的平民,必须恭维他,至少也得点头拱手陪笑唯诺,象先前下等人的对于贵人一般。”

唯诺的国语词典

应对。

唯诺的网络释义

唯诺

  • 唯诺:唯诺传播集团
  • 唯诺:汉语词汇
  • 唯诺 (汉语词汇)

  • 唯诺,汉语词汇。
  • 拼音:wéi nuò
  • 释义:1、亦作“ 唯喏 ”。应答。2、形容卑恭顺从。
  • 汉字详情

    wéi [wei]
    部首: 319
    笔画: 11
    五笔: KWY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ROG
    四角: 60015

    详细解释

    (1) (形声。从口,隹( zhuī)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同本义

    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助字辨略》朱注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论语·里仁》

    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范睢曰:“唯,唯。”——《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2) 又如:唯阿(唯、阿同为应对 语词。比喻差别不大);唯俞(应答辞);唯唯(恭逊的应辞);唯诺(应答;连 声应诺而不表异议)

    副词

    (1) 只有,只是

    唯圣人为能和。

    唯北狄野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唯余其一。——吴均《与朱元思书》

    唯巨石岿然。——《吕氏春秋·慎行论》

    (2) 又如:唯心(佛教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也称“唯识”);唯谨(唯有谨慎)

    (3) 以,因为

    唯无德也。——《国语·晋语》

    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左传》

    (4) 表示希望、祈使

    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史记》

    (5) 表示听任、任随 。常和“所”搭配

    唯所纳之,无不如志。——《左传》

    虽然,纵使 ——表示让步关系

    弘、 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史记》

    助词

    (1) 表示肯定

    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管子》

    (2) 用于句首,无实义

    唯求则非邦。——《论语·先进》

    唯天子,受命于天。——《礼记·表记》

    今乃立六国后,唯无复立者。——《汉书》

    唯进修是急。——清· 刘开《问说》

    唯师心自用。

    唯道之所成。

    英文翻译

    only; yes

    方言集汇

    ◎ 粤语:wai2 wa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vui3 [东莞腔] wui2 [沙头角腔] wui2 [海陆丰腔] wui2 [梅县腔] wi2 wui2 [宝安腔] wui2 [客语拼音字汇] vui2 [台湾四县腔] wi2
    ◎ 潮州话:rui6(zŭi) rui2(zú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以追脂A合平聲合口三等脂Ajwijyi/jvi
    nuò [nuo]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AD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IVTKR
    四角: 34764

    详细解释

    副词

    (1) (形声。从言,若声。本义:表示)

    (2) 同本义(一般用于上对下、尊对卑或平辈之间,卑对尊用“谨诺” )

    诺,应也。——《说文》。按,应词也。缓应曰诺,疾应曰唯。

    莫敢不诺。——《诗·鲁颂·閟宫》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四》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3) 又如:诺诺(连声应诺);诺唯(应诺);诺许(许诺;应允)

    (4) 古时批字于公文之尾,表示许可叫“诺”,犹今签字

    是谁画诺谁传诏,一纸明贻万国羞!——清· 黄遵宪《述闻》

    英文翻译

    promise; assent, approve

    方言集汇

    ◎ 粤语:nok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