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

wèi dào [wei dao]
注音 ㄨㄟˋ ㄉㄠ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 wèi dào ] :

舌头接触东西时所得到的感觉。

气味。

比喻某种感受、情趣、意味。

[ wèi dao ] :

wèi dao的又音。义同“味道wèi dao”。

词语解释

  1. 体味道的哲理;体察道理。

    汉 蔡邕 《被州辟辞让申屠蟠》:“安贫乐潜,味道守真。” 北魏 常景 《严君平》诗:“ 严君 性沉静,立志明霜雪。味道综微言,端蓍演妙説。”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至若齿危髮秀之老,含经味道之生,莫不北面人宗,自同资敬。” 清 曾廷枚 《<古谚闲谭>自序》:“於今十载,耽索居味道之乐,时取古人经籍文辞研覃。”

  2. 情味;意味。

    《朱子语类》卷五七:“两箇都是此样人,故説得合味道。” 叶圣陶 《夜》:“﹝她﹞这样提心吊胆地细尝恐怖的味道,就一刻也不得入梦。”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关大妈》:“ 关大妈 嚼嚼这句话的味道,突然感到自己的儿子……那么聪明。”

  3. 滋味。

    沈从文 《灯》:“﹝老兵﹞知道了女客不吃辣子,平素最喜欢用辣子的煎鱼,也做成甜醋的味道。” 秦牧 《花城·菱角的喜剧》:“两个角、三个角、四个角的菱角味道原都一样,只是它们的模样儿不同罢了。”

  4. 气味。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怪的很,仿佛有鸦片烟的味道。” 丁玲 《给孩子们·幼稚园》:“ 爱若 闻到她身上有一股味道,不知是什么气味,他就定定的望着她。”

引证解释

⒈ 体味道的哲理;体察道理。

汉蔡邕《被州辟辞让申屠蟠》:“安贫乐潜,味道守真。”
北魏常景《严君平》诗:“严君性沉静,立志明霜雪。味道综微言,端蓍演妙説。”
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至若齿危髮秀之老,含经味道之生,莫不北面人宗,自同资敬。”
清曾廷枚《<古谚闲谭>自序》:“於今十载,耽索居味道之乐,时取古人经籍文辞研覃。”

⒉ 情味;意味。

《朱子语类》卷五七:“两箇都是此样人,故説得合味道。”
叶圣陶《夜》:“﹝她﹞这样提心吊胆地细尝恐怖的味道,就一刻也不得入梦。”
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关大妈》:“关大妈嚼嚼这句话的味道,突然感到自己的儿子……那么聪明。”

⒊ 滋味。

沈从文《灯》:“﹝老兵﹞知道了女客不吃辣子,平素最喜欢用辣子的煎鱼,也做成甜醋的味道。”
秦牧《花城·菱角的喜剧》:“两个角、三个角、四个角的菱角味道原都一样,只是它们的模样儿不同罢了。”

⒋ 气味。

曹禺《北京人》第二幕:“怪的很,仿佛有鸦片烟的味道。”
丁玲《给孩子们·幼稚园》:“爱若闻到她身上有一股味道,不知是什么气味,他就定定的望着她。”

味道的国语词典

体察道理。

味道的网络释义

味道 (2014年韩国情色电影)

  • 《味道》是Kyeong Seok-ho导演的一部情色片,由贞贤宇、犹大在、朴姬贞、李银美参与主演,该片于2014年1月16日在韩国上映。

  • 味道 (汉语词语)

  • 味道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wèi dào。通常指味觉所体会到的滋味,也可指抽象的情味、意味。一般意义上的味道指味觉,包括甜味、苦味、酸味、咸味等等。

味道的翻译

英语: flavor, smell, hint of
德语: Geschmack (S)​
法语: goût, saveur, odeur

味道造句

妈妈做的红烧鱼味道鲜美,是全家人的最爱。
新上市的蟠桃颜色鲜艳,味道香甜。
在公共汽车上怎么会有烟的味道呢?原来是一位不讲公德心的家伙若无其事地抽着烟。
炉子上烘烤果派的味道令大家垂涎三尺。
香甜的水果味道与坚实成熟的单宁味道相得益彰。
这几个人酒喝多了无事生非,故意找茬子,说是有个菜味道不对。
这一年春季突然来了一股寒流,让人十足地体味了一次春寒料峭的味道。
家常便饭吃起来更有味道。
这位老先生的人生态度是八个字“与世无争,知足常乐”,很有些老庄思想的味道。
现在有些青年人写的诗,颇有“不成三瓦”的味道,玄妙空灵,奇诡独特,读起来有些费解。
我很好奇,有时候我仿佛尝到了爱的味道,有时候爱很甜。
这场音乐会真有绕梁三日的味道。
鱼的味道鲜美,营养也非常丰富。
这篇社论有点在替报社文过饰非的味道,让人读了有些不快。
臭鱼的味道我觉得一点也不好,但也有一些逐臭之夫居然很喜欢。
觉得"非你莫属"这个声明,有些贼喊捉贼的味道。
好朋友有如陈年佳酿,时间越久,味道越醇正,绵长。
掩盖寂寞,没落的方式总是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
妈妈新买的蜜糖,味道纯正。
这部电视剧情节曲折,越看越有味道。

汉字详情

wèi [wei]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KFI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RJD
四角: 650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口,未声。本义:滋味)

(2) 同本义

味,滋味也。——《说文》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疾医》

味者,气之父母也。——《鹖冠子·泰录》

五味六和十二食。——《礼记·礼运》

一镬之味。——《吕氏春秋·察今》

其味皆苦。——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味亦苦。

味苦而微辛。

(3) 又如:味如嚼蜡(比喻诗文枯燥,读后令人心情不舒);入味(有滋味);味口(犹胃口。指食欲);味欲(对美味的嗜好);口味(饮食品的滋味)

(4) 食物

食不二味,坐不重席。——《韩非子》

(5) 体味;体会 。如:味精(体味精深)

(6) 佛教语。六尘之一 。如:味尘(佛教谓六尘之一。谓饮食之五味能使人起贪欲而污真性,故谓味尘)

(7) 旨趣;意义 。如:情味(情调意味);韵味(含蓄的意味);味况(情味和情状);味外味(文字言辞之外的意境、情味)

(8) 气味 。如:茉莉花的香味

动词

(1) 辨别滋味;品尝 。如:品味(品尝);味赏(玩味欣赏)

(2) 用心通过阅读和思考、观察和实验求得知识 。如:味览(用心细览)

量词

——用于中药配方药物的一种为一味

加入几味祛风的药。——《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taste, smell, odor; delicacy

方言集汇

◎ 粤语:mei6
◎ 客家话:[梅县腔] mi5 [宝安腔] mui3 [客英字典] mui3 mi5 [东莞腔] mui5 [客语拼音字汇] mi4 mui4 [海陆丰腔] mui6 [沙头角腔] mui5 [台湾四县腔] mui5 [陆丰腔] mui6
◎ 潮州话:bh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無沸微合去聲合口三等mĭwəimyoih/mvoy
dào [dao]
部首: 306
笔画: 12
五笔: UTHP
五行:
仓颉: YTHU
四角: 383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辵( 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 同本义

道,所行道也。——《说文》

一达谓之道。——《尔雅》

道坦坦。——《易·履》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五十三章

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

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出门在外对素不相识的同路人的客气称呼);道店(设在道路旁的旅店)

(4) 道德,道义、正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道光(道德的光辉);道术(道德学术;又指医道、医术)

(6) 道教的教义

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韩愈《华山女》

(7) 道教;道士

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世说新语·赏誉》

二郗奉道,二何奉佛;皆以财贿。——《世说新语·排调》

(8) 又如:道情(道士所唱的歌,以警世劝善为内容);道疏(道家拜天地祈福的文表),道粮(道士的口粮);道行(僧道修炼的功夫)

(9) 线条或细长的痕迹 。如:画一条斜道儿

(10) 路程;行程

日夜不处,倍道兼程。——《孙子·军争》

(11) 又如:远道,近道;道里睽隔(两地离得很远)

(12) 方式,方法;技能

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晁错《论贵粟疏》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

策之不以其道。——唐· 韩愈《杂说》

(13) 又如:生财之道;养生之道;道艺(道业。谋生手段;职业;工作)

(14) 水流通行的途径 。如:河道;水道

(15) 地域的区划名 。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16) 学术 或宗教教义

悦周公、 仲尼之道。——《孟子·滕文公上》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17) 又如:传道;道书(宣传宗教教义的著述文章)

(18) 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脩道而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19) 方向;志向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20) 又如:志同道合

动词

(1) 说,讲

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

不足为外人道也。——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又如:常言道;能说会道;一语道破;道定(说定,说准);道话(谈话,说话);道达(说清楚,讲明白;表达,传达);道知(告知,说明);道丧(报丧)

(3) 表示 。如:道慰(表示慰问之意);道罪(认错;赔不是)

(4) 取道,经过

从郦山下,道 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

道海安、 如皋,凡三百里。——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道经(路过)

(6) 引导,疏导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易·系辞上》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

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管子·牧民》

乃学辟谷,道引轻身。——《史记·留侯世家》

(7) 料;想,以为

刘太公惊呆了,只道这早晚正说因缘,劝那大王,却听的里面叫救人。——《水浒传》

量词

(1)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如:一道河(沟、山泉);一道虹;万道金光

(2) 用于门、关口等的阻拦的物。如:一道门(关);一道水闸;一道墙(防线、铁丝网、篱笆、屏风);头道幕不要落,落二道幕

(3) 用于某些分次、分项或分程序的事物。如:一道命令;来了一道公文;两道算术题;考了五道题

(4) 次。用于某些分程序的动作。如:洗了三、四道都没洗干净

介词

从,由

诸使者道长安来。——《汉书·淮南传》

英文翻译

path, road, street; method, way

方言集汇

◎ 粤语:dou3 d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6 tau5 do5 [梅县腔] tau5 [沙头角腔] tau5 [台湾四县腔] to5 tau5 do5 [客语拼音字汇] dau4 do4 tau4 to4 [客英字典] tau5 to5 [东莞腔] tau5 [宝安腔] tau3 [陆丰腔] to6
◎ 潮州话:d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晧上聲開口一等dʰɑudaux/dav

味道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