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变动
(1) 变化;更动
词语解释
变更着交替活动。
《国语·晋语一》:“上贰代举,下贰代履,周旋变动,以役心目。”按,贰,数词“二”。“上贰”指两手,“下贰”指两足。
变化。
唐 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故 旭 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九:“万物之变动,造化之生成,所以资吾之用者亦广矣。” 明 袁宏道 《与曹鲁川书》:“既谓之禪,则迁流无已,变动不常,安有定辙?” 老舍 《二马》第三段八:“ 伦敦 的天气变动的不大,可是变动得很快。”
谓通达权变。
宋 苏舜钦 《上范希文书》:“若能去 延州 之狭以自任,抚 关中 之人以示信,而又沉远变动,则何敌之敢先哉?”
变乱;动乱。
汉 刘向 《列女传·鲁臧孙母》:“凡姦将作,必於变动害子者,其於斯发事乎,汝其戒之。”《隋书·天文志中》:“天下变动,心星见祥。” 沈从文 《<散文选>题记》:“我在这场变动中,居然活下来。”
改变。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至於殀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殀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 丁玲 《县长家庭》三:“我了解这一套话语几乎是他每天都要说几次的,只不过在不同的对象面前要稍微变动一下其中的几个名词。”
谓变卖。
《廿载繁华梦》第一回:“自念从前的蓄积,半供挥霍去了,所餘的都置了产业,急切间变动却也不易。”
引证解释
⒈ 变更着交替活动。按,贰,数词“二”。“上贰”指两手,“下贰”指两足。
引《国语·晋语一》:“上贰代举,下贰代履,周旋变动,以役心目。”
⒉ 变化。
引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宋沉作喆《寓简》卷九:“万物之变动,造化之生成,所以资吾之用者亦广矣。”
明袁宏道《与曹鲁川书》:“既谓之禪,则迁流无已,变动不常,安有定辙?”
老舍《二马》第三段八:“伦敦的天气变动的不大,可是变动得很快。”
⒊ 谓通达权变。
引宋苏舜钦《上范希文书》:“若能去延州之狭以自任,抚关中之人以示信,而又沉远变动,则何敌之敢先哉?”
⒋ 变乱;动乱。
引汉刘向《列女传·鲁臧孙母》:“凡姦将作,必於变动害子者,其於斯发事乎,汝其戒之。”
《隋书·天文志中》:“天下变动,心星见祥。”
沈从文《<散文选>题记》:“我在这场变动中,居然活下来。”
⒌ 改变。
引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至於殀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殀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
丁玲《县长家庭》三:“我了解这一套话语几乎是他每天都要说几次的,只不过在不同的对象面前要稍微变动一下其中的几个名词。”
⒍ 谓变卖。
引《廿载繁华梦》第一回:“自念从前的蓄积,半供挥霍去了,所餘的都置了产业,急切间变动却也不易。”
变动的国语词典
移动、改变。
变动的网络释义
变动
变动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孌( )声。本义:变化,改变)(2) 同本义
变,更也。——《说文》
变,易也。——《小尔雅》
变者,非常也。——《白虎通》
一阖一辟谓之变。——《易·系辞》
病变而药不变。——《吕氏春秋·察今》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不得已,变姓名。——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变文协韵(古文修辞术语。用变换文字或颠倒词序等手段使句子的音调和谐);天气突变;巨变(巨大的变化);变豹(即豹变,指人发迹而富贵);变宫(中国古代七音的一种。即宫的变声,比高宫低半音)
(4) 变通
善言而不知变,未可谓能说也。——汉· 桓宽《盐铁论》
(5) 发动事变
待吕氏变而共诛之。——《汉书·高后纪》
(6) 又如:变谋(变乱的图谋);变震(变乱震惊)
名词
(1) 事变,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
变遂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哗变(称军队突然叛变);变事(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3) 灾异,异常的自然现象
灾异愈甚,天变成形。——《汉书·五行志》
天变不足畏。——《宋史·王安石传》
(4) 又如:变怪(灾变怪异)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 同本义
动,作也。——《说文》
动而健。——《易·彖传》。虞注:“震也。”
效天下之动者也。——《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
将终岁勤动。——《孟子》。注:“作也。”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寨中人蜷伏不少动。——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按兵不动;动着(开始下棋);动止(行动和静止;训练调度);动烦(爆发战乱);动转(行动,活动)
(4) 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风移影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秋风之动容兮。——《楚辞·抽思》
物莫之能动。——《吕氏春秋·论威》
夜间,大鱼动。——《韩非子·内储说上》
(5) 又如:动耽(动弹);动履(走动);动展(伸展;活动);动息(动静;消息);动惮(动静);动程(动身;起程);风吹草动;别动人家的东西;振动;活动;动起(方言。动不动);动移(移动);动步(迈步前行);动不得;不能动
(6) 动摇;震撼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风雨不动安如山。——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触动感应;感动
明则动。——《礼记·中庸》。注:“动,动人心也。”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动性(动心);动心(遇事而心志动摇;感动人心)
(9) 萌动
春气动,鲜不疫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做;操作;劳作
(11) 又如:动作(劳动;耕作);动乖(动不动就违反);动事(兴办事业;日常应用的器具)
(12) 使用 。如:大动干戈;动支(动用支取);动使(动事。用具;器皿);动筷子;动文
(13) 改变 。如:动色(脸色改变);动意(改变意向);动一两个字
(14) 〈方〉∶吃 。如:她向来不动鱼虾;动啖(吃东西)
副词
动不动,常常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dong6 (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