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柎

biǎn fù [ bian fu]

词语释义

古时棺中垫尸体的长方木板。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亦称“ 楄部 ”。 古时棺中垫尸体的长方木板。《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若以羣子之灵,获保首领以殁,唯是楄柎所以藉干者,请无及先君。” 杜预 注:“楄柎,棺中笭牀也。”《说文·木部》:“楄,楄部,方木也,从木扁声。《春秋传》曰:‘楄部荐榦’。”

匾柎的网络释义

匾柎

  • 匾柎,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古时棺中垫尸体的长方木板。
  • 汉字详情

    biǎn [bian]
    部首: 211
    笔画: 11
    五笔: AYNA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SHSB
    四角: 717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同“扁”。形体的厚度比长度、宽度小;不圆 。如:匾毛(羽毛。因形状扁平,故称。亦借指鸟类);匾食(水饺)

    名词

    (1) 匾额 。如:光荣匾;匾式(匾额);匾对(匾额和对联)

    (2) 上面绣字的丝制横幅 。如:绣金匾

    (3) 用竹蔑编成的器具,圆形平底框很浅,用来养蚕或盛粮食 。如:针线匾;养蚕团匾;匾篮儿(浅边的篮子)

    英文翻译

    flat, round split-bamboo contain

    方言集汇

    ◎ 粤语:bin2
    ◎ 客家话:[梅县腔] bien3 [台湾四县腔] bien3 [客英字典] bien3 [陆丰腔] pian3 [客语拼音字汇] bian3 [东莞腔] ben3 [宝安腔] ben3 [海陆丰腔] bien3
    ◎ 潮州话:bing2 (píng) 「饶平」ping2 (phíng)「揭阳」bêng2 (pé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七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方典先開上聲開口四等penx/peenpien
    fū,fǔ,fù [fu]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WFY
    仓颉: DODI
    四角: 44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足,器物的脚

    柎,谓下施足也。——《急就篇》颜师古注

    (2) 花托,或指花萼

    柎,花萼足也。——《玉篇》

    (3) 通“拊”( )。柄,器把

    凡为弓,方其峻而高其柎。——《周礼·考工记·弓人》

    动词

    (1) 通“抚”( )。敲,拍

    父老柎枝而论,终日不归。——《管子·轻重戊》

    (2) 通“坿”( )。增加,附加

    素积白屦,以魁柎之。——《仪礼·士冠礼》

    英文翻译

    calyx of flower; railing raft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5 [海陆丰腔] fu5 [台湾四县腔] f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甫無平聲合口三等pyo/piup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