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价值

láo dòng lì jià zhí [lao dong li jia zhi]
注音 ㄌㄠˊ ㄉㄨㄥˋ ㄌ一ˋ ㄐ一ㄚˋ ㄓˊ

词语释义

劳动力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这一商品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包括:(一)维持工人自己劳动能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为延续劳动力商品、养活工人的家属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而当我们作为世界人民,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劳动力价值时,就有一道坚不可摧的墙横在我们面前。
3、按劳动力价值决定工资不仅不能实现按劳分配,而且与按劳分配根本矛盾;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马克思指出的劳动力商品的两个必备条件依然存在,社会主义工资仍然是劳动力价值。
5、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分配方式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6、劳动力价值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生活资料、教育培训消耗等部分,还要包括学习性劳动的消耗。
7、智力劳动的特征使得凝结在产品中的劳动含量与智力投资呈正相关,进而与其所形成的智力劳动力价值呈正向相关。
8、而我们的工作报酬也是我们付出的劳动力价值等价物。
9、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层面而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概念。
10、本文探讨了我国现阶段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几个理论问题。
11、指出了企业支付职工有偿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补偿金标准与减员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补偿金具有职工劳动力价值延期补偿等多重性。
12、劳动力价格决定是通过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辨证统一实现的。
13、是青年劳动力资源再生产的基础;是激发青年劳动者积极性的催化剂;是青年劳动力价值公平分配的调节器。
14、应确立按资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相统一的复合分配体系。
1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投资作为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的一部分。
16、显然,劳动力价值中还包含着享受资料的动态性。
17、在私营和外资企业中,工资依然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而非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18、学习的性质体现为形成劳动力价值、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增殖及其学习的回报性。
19、民法中劳动力私人性的法律表现形态是随着劳动力价值的提升而展开的。
20、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客观必然性;
21、这一现象将有利于整个竞争群体,但这个高收益是以牺牲群体中合作者劳动力价值为前提的。
22、商品价值中包含的劳动力价值不是生产商品时新创造的一部分价值,而是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价值转移。
23、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存在的条件主要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与对生产资料的“一无所有”;
24、智力劳动的特征使得凝结在产品中的劳动含量与智力投资成正比,进而与其形成的智力劳动力价值成正比。
25、低端劳动力市场在城市低端劳动力和流动的外来农民工之间存在差别,使二者的劳动力价值不等;
26、缺乏合理的分配制度,随意克扣和拖欠工资,使雇工收入基本被控制在劳动力价值以下;
27、它的产生对于英国劳动力价值论的实现,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生,及现代产权制度的确立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8、流动人口的劳动力价值具有期权特征,劳动力流入地相当于持有一份买入看涨期权。
29、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小于这一劳动所能生产的产值。

劳动力价值造句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而当我们作为世界人民,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劳动力价值时,就有一道坚不可摧的墙横在我们面前。
按劳动力价值决定工资不仅不能实现按劳分配,而且与按劳分配根本矛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马克思指出的劳动力商品的两个必备条件依然存在,社会主义工资仍然是劳动力价值。
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分配方式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劳动力价值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生活资料、教育培训消耗等部分,还要包括学习性劳动的消耗。
智力劳动的特征使得凝结在产品中的劳动含量与智力投资呈正相关,进而与其所形成的智力劳动力价值呈正向相关。
而我们的工作报酬也是我们付出的劳动力价值等价物。
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层面而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概念。
本文探讨了我国现阶段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几个理论问题。
指出了企业支付职工有偿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补偿金标准与减员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补偿金具有职工劳动力价值延期补偿等多重性。
劳动力价格决定是通过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辨证统一实现的。
是青年劳动力资源再生产的基础;是激发青年劳动者积极性的催化剂;是青年劳动力价值公平分配的调节器。
应确立按资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相统一的复合分配体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投资作为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的一部分。
显然,劳动力价值中还包含着享受资料的动态性。
在私营和外资企业中,工资依然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而非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学习的性质体现为形成劳动力价值、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增殖及其学习的回报性。
民法中劳动力私人性的法律表现形态是随着劳动力价值的提升而展开的。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客观必然性;

汉字详情

láo [lao]
部首: 217
笔画: 7
五笔: APL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TBKS
四角: 444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 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2) 同本义

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庄子》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3) 又如:劳心焦思(苦思苦想);劳民(劳役人民);劳民动众(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劳师(使军队劳累;劳军)

(4) 烦劳;麻烦

劳各位等了许久,兄弟非常抱歉。——巴金《家》

(5) 又如:劳尊(表示客气的敬词。劳驾);劳扰(烦劳打扰)

(6) 慰劳

公劳之日。——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莫我肯劳。——《诗经·魏风·硕鼠》

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孟子·滕文公上》

(7) 又如:劳农(慰勉农耕);劳赐(慰劳赏赐);劳兵(慰劳军队)

(8) 耗损 。如:劳费(耗费人力、精力或财力);劳毁(耗费,损坏);劳怯(虚弱之症)

(9) 忧愁;愁苦

实劳我心。——《诗·邶风·燕燕》

(10) 又如:劳人(劳苦忧伤之人);劳结(郁结。指积在心中的忧思)

(11) 通“捞”。夺取

牺牲不劳,则牛马育。——《管子·小匡》《方言》注:“捞,取也。古无捞字,借劳为之。”

形容词

(1) 劳累,疲劳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历农亩之劳。——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好逸恶劳。——清· 黄宗羲《原君》

事力劳而供养薄——《韩非子·五蠹》

(2) 又如:劳碌(劳苦忙碌);劳佚(劳苦与安佚);劳倦(劳累疲倦);劳烦(劳累麻烦);劳竭(疲劳枯竭)

(3) 辛苦;费力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劳谦(勤劳谦虚);劳谦日昃(恭谨勤劳,直到太阳偏西);劳劳扰扰(忙忙碌碌)

名词

(1) 劳绩,小功

奉厚而无劳。——《战国策·赵策》

又口舌为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劳伐(功劳,功绩);劳效(功效;功绩);劳烈(劳绩;功业)

(3) 泛称一般的操作,工作 。如:劳作(劳动;工作);劳事(劳动操作之事);劳烈(劳绩;功业)

(4) 劳动者 。如:劳资关系;劳歌(劳动者之歌)

(5) 疾病 。如:劳复(大病初愈,气血尚虚,若劳累过度,容易复发)

(6) 通“耢”。摩田农具

劳亦再遍。——《齐民要术·耕田》

英文翻译

labor, toil, do manual work

方言集汇

◎ 粤语:lou4
◎ 潮州话:lau5 lau3

宋本广韵

dòng [dong]
部首: 217
笔画: 6
五笔: FC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IKS
四角: 14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 同本义

动,作也。——《说文》

动而健。——《易·彖传》。虞注:“震也。”

效天下之动者也。——《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

将终岁勤动。——《孟子》。注:“作也。”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寨中人蜷伏不少动。——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按兵不动;动着(开始下棋);动止(行动和静止;训练调度);动烦(爆发战乱);动转(行动,活动)

(4) 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风移影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秋风之动容兮。——《楚辞·抽思》

物莫之能动。——《吕氏春秋·论威》

夜间,大鱼动。——《韩非子·内储说上》

(5) 又如:动耽(动弹);动履(走动);动展(伸展;活动);动息(动静;消息);动惮(动静);动程(动身;起程);风吹草动;别动人家的东西;振动;活动;动起(方言。动不动);动移(移动);动步(迈步前行);动不得;不能动

(6) 动摇;震撼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风雨不动安如山。——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触动感应;感动

明则动。——《礼记·中庸》。注:“动,动人心也。”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动性(动心);动心(遇事而心志动摇;感动人心)

(9) 萌动

春气动,鲜不疫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做;操作;劳作

(11) 又如:动作(劳动;耕作);动乖(动不动就违反);动事(兴办事业;日常应用的器具)

(12) 使用 。如:大动干戈;动支(动用支取);动使(动事。用具;器皿);动筷子;动文

(13) 改变 。如:动色(脸色改变);动意(改变意向);动一两个字

(14) 〈方〉∶吃 。如:她向来不动鱼虾;动啖(吃东西)

副词

动不动,常常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move, happen; movement, a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6
◎ 潮州话:dong6 (tǒng)

宋本广韵

[li]
部首: 217
笔画: 2
五笔: LT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KS
四角: 40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2) 同本义

力,筋也。像人筋之形。——《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

其行之以货力。——《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

力农数耘。——《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诗·邶风》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四肢无力;力人(力气很大的人);力尽神危(力气精神都疲惫到极点);力软筋麻(力尽筋疲。筋疲力尽);力屈(力竭);力尽(力气用尽);力竭(力气用尽)

(4) 力量

战疾力。——《汉书·灌婴传》。注:“强力也。”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韩愈《题木居士》

盛夏力作。——宋· 苏轼《教战守》

(5) 又如:力劣(力量薄弱);力薄(力量薄弱)

(6) 能力

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7) 又如:理解力;才力(才能;能力);脑力(人的记忆、理解、想像等的能力);力用(能力和作用);力怯(力小胆怯)

(8) 威力;权势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孟子》

(9) 又如: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暴力(强制力;武力);力征(以武力征伐);力正(以武力征伐);力制(以权力统御、控制);力攻(以武力攻伐);力役(以武力征伐);力政(以武力为政,暴政)

(10)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凡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者发生形变的作用都称为力 。如:摩擦力;斥力;引力;合力;冲力;压力;阻力;推力;拉力

(11) 劳役;仆役

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

(12) 又如:力役(劳役);力征(力役之征)

(13) 本指制法成治之功,后泛指功劳

事功曰劳,治功曰力。——《周礼》

拥佑太子,颇有力焉。——《汉书》

(14) 兵士

率见力决战。——《宋书·谢诲传》

(15) 姓

动词

(1) 勤;致力,努力;从事于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诗·大雅·烝民》

力周公正先天下。——《汉书·王莽传》。注:“勉力也。”

郡中莫不耕稼力田。——《汉书·召信臣传》

(2) 又如:力农(从事于农业);力田(致力耕种);力耕(努力耕作);力碌碌(匆忙的样子)

(3) 役使

视贱躯之可力,倾尽而为。——宋· 叶适《湖南运判到任谢表》

(4) 又如:力役(强制老百姓从事的一种无偿劳动,是徭役的一种;服役;干体力活);力伐(力攻顽敌;力攻智取);极力指摘、驳斥

副词

(1) 尽力,竭力

楼船力攻烧敌。——《汉书·南粤王传》

游子常贫苦,力子天所富。——《后汉书·樊晔传》

力请客。——明· 魏禧《大铁椎传》

力主变法。——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力摧豪强。——清· 张廷玉《明史》

力叮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力正(尽力匡正);力子(勤勉力行的人);力田(致力农耕);力疾(尽力支撑着病体);力战(全力作战);力邓(勉强,奋力);力力碌碌(勤敏的样子)

英文翻译

power, capability, influ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lik6
◎ 客家话:[陆丰腔] lit8 [梅县腔] lit8 [海陆丰腔] lit8 [客英字典] lit8 [台湾四县腔] lit8 [客语拼音字汇] lid6 [东莞腔] lit8 [沙头角腔] lit8 [宝安腔] lit8
◎ 潮州话:lag8 (lâk 旧时:lât)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林直職開入聲開口三等ləklik/liok
jià,jiè,jie [jia,jie]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W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OLL
四角: 28220

详细解释

jià

名词

(1) (形声。从人,贾声。本义:价格,价值)

(2) 同本义

经千载以待价兮。——《文选·嵇康·琴赋》

国贫而用不足,请以平价取之。——《管子·轻重》

以求重价。——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又如:价贯(价关。以铜钱计算的价钱);价一不择主(价钱一样,卖得谁都可以);价比(是一种物品计算期价格与其基期价格之比);价色(价格)

(4) 钱款、费用

倘蒙不外,赍价前来,以一报答,并无虚谬。——《水许传》

(5) 又如:价钞(价款);价银(指物品、产业按价应收付的银两数)

(6) 声望

百战百胜价,河南河北闻。——杜牧《史将军二首》

(7) 又如:价称(声价名誉)

(8) 化合价 。如:原子价;氢是一价元素;硫可以是二价、四价或六价

动词

(1) 论价

此屏后出为君得,胡贾欲价著不识。——宋· 王安石

(2) 另见 jiè;jie

jiè

形容词

(1) 善

介,善也。——《说文》

价人维藩。——《诗·大雅·板》

(2) 又如:价人(善人);价藩(大德之人是国家安全的屏藩)

名词

(1) 称被派遣传送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

邻道守将走价驰书来诣。——《宋史》

(2) 又如:价傧(导引和接待宾客的人;陪从);价妇(仆妾)

(3) 另见 jià;jie

jie

助词

(1) 用在否定副词后面加强语气。如:甭价;不价;别价(注意:跟否定副词单独成句,后面不再跟别的成分)

(2) 用于句尾,相当于“的”、“似的”

只听得一声震天价响,那尊金刚从台基上倒撞下来。——《水浒全传》

(3) 另见 jià;jiè

英文翻译

price, value

方言集汇

◎ 粤语:gaa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i5 [台湾四县腔] gai5 kie5 kiai5 [梅县腔] giai5 [宝安腔] gai5 [客英字典] ga5
◎ 潮州话:gê3 g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拜皆開去聲開口二等kɐikraih/kaey
zhí [zhi]
部首: 221
笔画: 10
五笔: WF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JBM
四角: 24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直声。字本作“直”。本义:措置,放置)

(2) 同本义

值,措也。——《说文》

值,本作直。…值与置同,故《说文》训值为措,训措为置,互相转注,其音义并同。——《说书丛录》

(3) 持,拿住

无冬无夏,值其鹭羽。——《诗·陈风·宛丘》

(4) 遇到,碰上

值河间岁试。—— 诸葛亮《出师表》

(5) 又

后值倾覆。

(6) 又如:值遇;正值国庆,老友相逢,真是高兴

(7) 值班

家父前日退值回来。——《老残游记》

(8) 又如:值日功曹(旧时朝廷值日官);值年班(每年轮流在规定的时间值勤);值月(在当值的那一月承应差事或担任某项工作);值年(在当值的那一年承应差事或担任某项工作)

(9) 价值相当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孟浩然《送朱大人入寨》

价是值二千贯,只没个识主。——《水浒传》

(10) 又如:这匹马值三百美元;这个州赠予的木材和铁值几百万美元;它值多少钱

名词

(1) 价值;数值

可值千万金。——《乐府诗集·陌上桑》

(2) 又如:币值;产值

(3) 价钱

黄金美者,其值与黑钱一万六千倍。——《天工开物》

英文翻译

price

方言集汇

◎ 粤语:zik6
◎ 客家话:[宝安腔] cit8 [梅县腔] cet8 [客语拼音字汇] cid6 [东莞腔] tsi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吏去聲開口三等drih/diohɖʰ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