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饶风致

bié ráo fēng zhì [ bie rao feng zhi]
注音 ㄅ一ㄝˊ ㄖㄠˊ ㄈㄥ ㄓ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别饶风致 biéráo-fēngzhì

(1) 别有一番风趣

这片地方山清水秀,别饶风致
have specific interest

词语解释

成语用法

别饶风致作谓语、定语;指风景或文章等。

别饶风致的网络释义

别饶风致

  • 别有一番风趣
  • 别饶风致
  • 这片地方山清水秀,别饶风致。
  • 汉字详情

    bié,biè [bie]
    部首: 208
    笔画: 7
    五笔: KL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SLN
    四角: 62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冎( guǎ),从刀。“冎”,《说文》:“剔人肉置其骨也。”“别”的小篆形体,是一个表示用刀剔骨头的会意字。本义:分解)

    (2) 同本义

    别,分解也。——《说文》

    桀之力,别觡伸钩。——《淮南子·主术训》

    (3) 又如:别割(分割);别产(分割家产;分家);别国(从一国分化而成的国家;现常指别的国家)

    (4) 分离;分开;分出

    岷山导 江,东别为 沱。——《书·禹贡》

    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汉书·张禹传》

    有别券者几何家?——《管子·问》。注:“别券,谓分契也。”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汉书·李广苏建传》

    (5) 又如:别疏(分离疏远);别宥(除去蒙蔽。指排除主观成见);别脚(破绽)

    (6) 区分;辨别

    知国之安危臧否,若别白黑。——《荀子·君道》

    我又欲与若别之。——《列子·杨朱》

    如丝体变为缕体,缕体即是丝体,有何别焉。——南朝梁· 范缜《神灭论》

    (7) 又如:鉴别(辨别);分门别类;别白(分别明白。明辨);别族(区别氏族)

    (8) 离别;告别

    余既不难夫难别兮。——屈原《离骚》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 杜甫《石壕吏》

    自君别我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10) 又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别”的时间长;“离”的时间短。)

    别君去兮何时还?——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1) 又如:告别(离别;告辞);话别(别离前在一块儿谈话);别情(离别之情);别绪(离别时的情感)

    (12) 送别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唐·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13) 又如:别筵(送别的宴会);别敬(旧时送别时赠钱名目之一)

    (14) 用别针等把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上 。如:把玫瑰花别在衣服上;把表格别在一起

    (15) 扭、转过去

    老都管别了脸对众军道…——《水浒传》

    (16) 又如:别转(扭过去;掉转);别折(折断;拗折)

    形容词

    (1) 另外的,不同的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

    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徐霞客游记》

    (2) 又如:别驾(官名。指州刺吏的佐史。因随刺史出巡时另乘传车,故称)

    (3) 特殊的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 又如:别致(新奇,特别,不同寻常);别材(特殊的才能);别真(格外纯真);别趣(趋向各异)

    (5) 其他 。如:别兵(官名。别兵曹,掌“胡骑”、“越骑等别种族的兵);别请(佛教用语。即在众多的比丘中,特请一位比丘来供养)

    副词

    (1) 另外(古代没有“另”字,现代“另、另外”的意义在古书中常用“别”字来表示)

    宜别图之。——《资治通鉴》

    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资治通鉴》

    已别有旨。——《后汉书·班超梁慬传》

    是无难,别具本章。——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又当别论;别有心肠(别有心肝。别有肺肠。另有打算或企图);别置(另行安排);别婚(另娶)

    (3) 各;各自

    成树之后,树别下子一石。——贾思勰《齐民要术》

    死生别处,终始异居。——班固《白虎通》

    (4) 又如:别裁(分别裁定,决定取舍);别自(各自);别食(分别进食)

    (5) 表示劝阻或禁止 。如:别太悲伤;别自做主张

    (6) 表示揣测 。如:他今天不来上班,别是生病了

    (7) 另见 biè

    英文翻译

    separate, other; do not

    方言集汇

    ◎ 粤语:bit6
    ◎ 客家话:[宝安腔] pet8 [沙头角腔] piet8 [东莞腔] pet8 [陆丰腔] piat8 p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皮列薛B開入聲開口三等仙Bbiet/byet
    ráo [rao]
    部首: 328
    笔画: 9
    五笔: QNA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NVJPU
    四角: 257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食,尧声。本义:饱)

    (2) 同本义

    饶,饱也。——《说文》。 ?

    (3) 富裕,丰足

    饶,多也。——《小尔雅》

    饶,益也。汉时谣曰:“今年尚可后年饶。今苏俗买物请益谓之讨饶头。——《广雅》

    原大则饶,原小则鲜。——《史记·货殖列传序》

    七十子之徒,赐(子贡)最为饶益——《史记·货殖列传》

    (4) 又如:饶裕(富足;富裕);饶益(富裕);饶美(丰美);饶富(富饶,丰足);饶益(富裕,使人受益);饶余(富足有余);饶足(生活富裕);饶野(富饶的田野)

    (5) 余;剩

    饶,余也。——《玉篇》

    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诸葛亮《自表后主》

    (6) 又如:饶道(啰嗦,爱说多余的话);饶奢(过分长大);饶言(饶舌)

    (7) 安逸

    沃地之民多不才者,饶也。——《淮南子》

    (8) 肥沃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汉· 贾谊《过秦论上》

    掠于饶野,三军足食。——《孙子》

    (9) 如:饶沃;饶广(肥沃广阔)

    (10) 众多;多 。如:饶多(很多,非常多);饶爽(十分豪爽);饶盈(赚钱甚多);饶乏(多少);饶财(多财)

    (11) 通“扰”。乱

    疏远微贱者无所告诉,则下饶。——《管子·版法解》

    动词

    (1) 宽恕;宽容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唐· 杜甫《立秋后题》

    (2) 又如:饶了他吧;饶让 (宽恕;让);饶闲(放松;使空闲);饶赦(饶恕赦免);饶情(留情面);饶假(宽恕;宽容);饶借(容让);饶免(宽免)

    (3) 额外增添

    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水浒传》

    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史记》

    我唱的是《三国志》,先饶十大曲。——石君宝《紫云庭》

    (4) 又如:饶受(自赚;白拿);饶利(赚钱);饶培(滋益培养);饶头(额外增添之物)

    (5) 厚赐;多给

    又况委法受赂,侵牟百姓者,往往而是也。此所谓不能饶之以财也。——宋·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6) 让 。如:饶先(让先);饶减(让价)

    (7) 拉入 。如:有两人就够了,不要把他也饶在里头

    (1) 任凭;尽管

    饶这么严,他们还偷空儿闹个乱子来。——《红楼梦》

    (2) 又如:这孩子,饶怎么说他就是不听

    (3) 不仅

    他饶骂了人,还说是故典。——《红楼梦》

    英文翻译

    bountiful, abundant, plentiful

    方言集汇

    ◎ 粤语:jiu4

    宋本广韵

    fēng [feng]
    部首: 410
    笔画: 4
    五笔: MQ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NK
    四角: 772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2) 同本义

    風,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说文》

    立春条风。——《易·通卦验》

    东北条风。——《广雅·释天》

    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淮南子·天文》

    条风居东北维,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史记·律书》

    今日不鳳(風)?——《殷虚文字甲编》

    见事风生,无所回避。——《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大风歌》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3) 又如:狂风(猛烈的风);风信(风的大小及风向);风团(旋风。比喻飞快);风吹日炙(风吹日晒);风雹(刮风下雹);风潦(风灾和水灾);风霰(风雪)

    (4) 风俗;风气

    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资治通鉴》

    奸党散落,风俗大改。——《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移风易俗。——《荀子·乐论》

    (5) 又如:风美(风俗淳美);风纯(风俗纯朴);风沦(风俗沦落败坏);风习(风俗习惯);风浮(风俗浮薄)

    (6) 风范,气度,韵致

    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7) 又如:风局(风范,器宇);风表(风范仪表);风则(风范);风裁(风采,气度);风期(气度,襟怀);风节(气度情操)

    (8) 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 。如:风神(指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气韵);风徽(文章的风格、气韵)

    (9) 风声,消息

    但有知风来报的赏钱百两。——《二刻拍案惊奇》

    (10) 又如:风警(风声很紧);风汛(风声;消息);风音(风声);风路(风声,线索);闻风而动

    (11) “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风有采蘩采苹。——《左传·隐公三年》

    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左传·成公九年》

    (12) 又如:风赋(指“诗”六义中的风和赋);风人屺岵(诗人的悲凉伤感)

    (13) 男女间的情爱

    他如今大了,渐知风月,便看上了秦钟人物风流。——《红楼梦》

    (14) 又如:风月(指男女间的情爱);风月常新(指情爱永久不断);风月子弟(沉湎于风月场的子弟)

    (15) 风纪,教化 。如:风惠(教化恩泽);风驰(形容德化广布);风爱(风泽德化);风调(指教化清和);风略(风纪和方略);风政(教化政治)

    (16) 威势,气势 。如:风扫(形容势力猛烈有如狂风席卷一般);风樯阵马(乘风之船,破阵之马。比喻气势雄厚)

    (17) 六淫之一。颠狂病,也指颠狂。后作“病”。如:风眩(癫痫);风痴(疯癫痴呆)

    (18) 姓

    动词

    (1) 刮风;起风

    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宋· 苏轼《教战守》

    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清· 袁枚《祭妹文》

    (2) 借风力吹 。如:风干(由风吹干);风鸡(借风力吹干的鸡)

    (3) 走逸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左传·僖公四年》

    库莫奚国有马百匹因风入境。——《北魏书》

    (4) 嬉戏

    众人忧得你苦,你却在这里风!快上山去!——《水浒全传》

    (1) 传说的,没有确实根据的 。如:风谣(民歌,民谣);风言(流言,无根据的话)

    (2) 放荡 。如:风魔(放浪,轻狂;疯子);风流博浪(风流放荡)

    (3) 通“疯”。癫狂

    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汉及第耶?——《玉泉子·真录》

    你原来是个风和尚。——《西游记》

    (4) 又如:风发(发疯);风病(精神病);风涎(患风疾的病根);风欠(疯狂);风风势势(举动不正常,易冲动)

    (5) 〈副〉 通“凡”( fán)。大凡,大概

    愿先生之言其风也。——《庄子·天地》

    英文翻译

    wind; air; manners, atmosphere

    方言集汇

    ◎ 粤语:fung1

    宋本广韵

    zhì [zhi]
    部首: 621
    笔画: 10
    五笔: GCF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GOK
    四角: 181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致,送诣也。——《说文》

    君子以致命遂志。——《易·象下传》

    远莫致之。——《诗·卫风·竹竿》

    卿致馆。——《诗·卫风·聘礼》

    殷人既葬而致事。——《仪礼·曾子问》

    远方莫不致其珍。——《荀子·解蔽》

    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致敬亭于幕府。——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致电上海。——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致聘(送交定亲礼品)

    (3) 招引;招致

    致天下之士。——汉· 贾谊《过秦论》

    致食客三千人。(致,招致,招徕。)——《史记·魏公子列传》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今宜厚待刘禅,以致 孙休。——《三国演义》

    致孤危托落。(致,招致,造成。)——清· 袁枚《祭妹文》

    致此疾困。——《明史》

    (4) 又如:导致(引起);致病;致残;致人(招致人才);致士(招引贤士);致聘(征聘)

    (5) 造成;导致

    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致负诚托。——唐· 李朝威《柳毅传》

    致孤危托落。——清· 袁枚《祭妹文》

    致郁郁死。——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又如:致得(致使)

    (7) 求取;获得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致,弄到、取得,这里指买到。动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无以致疑。——清· 刘开《问说》

    致一己之能。——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数数百金。——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致知格物(获得知识在于研究事物);致效(效力);致养(得到养育)

    (9) 表达

    妇前致问。——唐· 杜甫《石壕吏》

    致殷勤之意。——《资治通鉴》

    (10) 又如:致诚(表达诚挚的情意);致精(显示精巧)

    (11) 奉献;献纳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论语》

    (12) 又如:致君泽民(为皇帝效力,为百姓造福);致身(原指献身。后用作出仕之典);致福(古代臣子祭祀后,将祭肉奉献给国君,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

    (13) 转告;回报

    荆轲遂见太子,言 田光己死,致 光之言。——《史记》

    (14) 又如:致事(上报施政情况)

    (15) 施加;施行

    君子以折狱致刑。——《易·丰》

    我乃明致天罚。——《书·多士》

    (16) 又如:致化(施行教化);致罚(施加惩罚);致礼(向人施礼)

    (17) 归还;交还

    惟臣寻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复乞身自放于外。——《三国演义》

    (18) 又如:致政(致仕);致仕(辞去官职);致位(辞去职位)

    (19) 放置 。如:致之度外(置之度外);致之死地而后生(兵家用语。将军队置于绝境,则将士必为求生而殊死战斗)

    (20) 集中心、力于某一方面 。如:致功(把精力和功夫专用于某一方面);致一(专一);致志(集中注意力);致思(集中心思于某一方面);致意(关注;集中心思)

    (21) 通“至”。到达

    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庄子·外物》

    卒先致缘陵。——《管子·大匡》

    (22) 又

    邢君出致于 齐。

    副词

    (1) 通“至”。极,尽

    致赏则匮。——《管子·君臣下》

    致忠信。——《荀子·君道》

    致思于天文。——《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致曲(尽力研究细微的事理)

    名词

    (1) 情趣;兴致

    干还,称 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有致(富有情趣);别致;景致;致度(神采风度)

    (3) 书卷,契据

    献田宅者操书致。——《礼记·曲礼》

    形容词

    (1) 结构上细密

    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礼记·月令》

    (2) 又如:精致(精巧细致);密致(结构紧密;致密)

    (3) 周密

    德产之致也精微。——《礼记·礼器》

    桉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汉书·严延年传》

    (4) 又如:细致(精细周密)

    英文翻译

    send, deliver, present; cause

    方言集汇

    ◎ 粤语:z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i5 [客语拼音字汇] zi4 [梅县腔] zi5 [陆丰腔] zhi5 [客英字典] zhi5 [东莞腔] zi5 [宝安腔] zi5
    ◎ 潮州话:d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利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triih/tyhţ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