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授

hán shòu [ han shou]
注音 ㄏㄢˊ ㄕㄡ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函授 hánshòu

(1) 以通信辅导为主、面授为辅的教学方式

函授学校
teach by correspondence

词语解释

  1. 以通信辅导为主、面授为辅的教学方式。

    张天民 《荒岛》:“在师范学院读书时,他是学中文的。毕业后被分配回家乡,在文化局工作,工作之余,通过函授学习历史和考古。”

引证解释

⒈ 以通信辅导为主、面授为辅的教学方式。

张天民《荒岛》:“在师范学院读书时,他是学中文的。毕业后被分配回家乡,在文化局工作,工作之余,通过函授学习历史和考古。”

函授的国语词典

用通信的方法教学授课。

函授的网络释义

函授

  • 函授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一种学习形式,成人高等教育另外几种学习形式是业余学习(夜大)和脱产学习(全日制)。函授也是一种授课的方式。属于高等教育层次的一种学习层次,主要按各专业教学计划利用寒、暑假或国定假日派教师到各地函授站组织面授和考试。
  • 其通过国家统一的成人高考被高校录取,发放录取通知书,属国民教育系列,国家承认学历,参加全国成人高考招生统一考试,各省、自治区统一组织录取。
  • 函授的翻译

    英语: to teach by correspondence
    德语: Fernkurs, Fernstudium (S)​
    法语: enseigner par correspondance, enseignement par correspondance

    函授造句

    办学质量是党校函授教育的生命线。
    我们住在师范,四个人没有一块手表,函授站借给一个马蹄表,谁上课谁带上,好掌握时间上课下课。
    她在函授学校修法语课程。
    这些违规机构其实扮演了“中介”的角色,他们没有跟外省高校直接合作,而是跟这些高校在外省的正规学习中心或函授站合作,这也是省教育厅明令禁止的。
    在今天,我们有全日制高校,函授学校,现在还有网上大学。
    对电视教育、函授的可行性也作了探讨。
    这包括电脑培训,函授课程等,切记提及你的英语学习。
    第一批专科升本科、高中起点升本科班;第二批高中起点专科脱产班;第三批高中起点专科业余、函授班。
    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商业学校和函授学校均有开设以上课程。
    可让李沛霖意外的是,时任华师函授部主任赵育生听了他们的诉求后,欣然接受合作意向并马上向学校领导汇报。
    开始在英文部修改英文函授生课卷,继之和别人合作译书。
    我给予最热情的欢迎给所有展望大学中文函授部的学生。
    她考取了山东齐鲁中医大学函授部,还悉心研读西医,研读地方流行病、传染病……她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但问题也有另一面,即有的函授学员在与非函授学员的合作中,过于依赖别人,甚至变成了请人捉刀,这就不好了。
    他在伦敦那所广播、电视与函授大学学习时,常常认真的做家庭作业,甚至连自由选作题也作了。
    但我进校后被分派到函授部教课,并不归书新先生领导。
    不料第二学期末,函授部领导安排我改教现代文学。
    电视与函授大学学习时,常常认真做家庭作业,甚至连自由选作题也作了。
    一些函授学校拥有一些培训课程可以帮助人们得到工业方面的工作。
    随着恢复高考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山西青年》副总编辑杨宗开始策划‘刊授教育’,这是全国较早发起函授大学教育的媒体。

    汉字详情

    hán [han]
    部首: 219
    笔画: 8
    五笔: BIBK
    五行:
    仓颉: UNE
    四角: 1777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今隶误作函。本义:舌)

    (2) 同本义

    圅,舌也。——《说文》

    若合而函吾中。——《国语·楚语》。注:“入也。”按,如舌之在口中也。

    口上曰臄,口下曰圅。——《通俗文》

    噱,圅舌也。——《广雅·释亲》

    (3) 盛物的匣子、套子

    函封之。——《战国策·燕策》

    函封。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4) 又如:剑函;镜函

    (5) 传达消息或指示的信件(古代寄信用木函) 。如:函仪(信件礼物);函章(信件公文);函片(信件);函札(书信)

    (6) 邮政 。如:函购

    (7) 信封

    发函伸纸,…。——《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

    (8) 铠甲

    函,铠也。——《广雅》

    (9) 又如:函人(制造铠甲的工人)

    动词

    (1) 包含;容纳

    席间函丈。——《礼记·曲礼》。注:“容也。”

    夫函牛之鼎沸。——《淮南子·诠言》。注:“受一牛之鼎也。”

    以函夏之大汉兮。——《汉书·扬雄传》。注:“包容也。”

    函之如海。——《汉书·叙传》。注:“读与含同。”

    臣蜯函珠。——张衡《南都赋》

    (2) 又如:函夏(包函诸夏。意指中国全部);函括(包含,包括);函盖(包含;概括)

    (3) 容纳 。如:函牛(谓能容纳一头牛,指大鼎);函受(犹容纳;包容);函育(容纳化育);函席(谓能容一席的小地方)

    (4) 用匣子或封套装盛

    函梁君臣之首。——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5) 又如:函匣(谓置物于匣中);函封(用匣子盛而封之);函首(用匣子装盛人头)

    (6) 致函;去信 。如:函请(用书信请求或邀请);函调(通过书信方式进行调动;用书信方式进行调查);函邀(用书信方式进行邀请)

    (7) 陷入

    若合而函吾中,吾上下必败其左右。——《国语·楚语上》

    形容词

    (1) 宽阔

    伊兹都之函宏。——左思《吴都赋》。注:“宽大也。”

    (2) 又如:函弘(广大。弘,或作宏)

    英文翻译

    correspondence; a case; a box

    方言集汇

    ◎ 粤语:haam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am2 [梅县腔] ham2 [东莞腔] ham2 [客英字典] ham2 [台湾四县腔] ham2 [海陆丰腔] ham2 [宝安腔] ham2 [陆丰腔] ham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男平聲開口一等ɣɒmghom/hom
    shòu [shou]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EPC
    五行:
    吉凶:
    仓颉: QBBE
    四角: 52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手,从受,受声。本义:给予;交给)

    (2) 同本?

    授,予也。——《说文》。按,“授”应是后起字。

    则从而授之。——《周礼·邻长》

    献俘授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数也。”

    今日必授。——《国语·鲁语》。注:“与也。”

    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资治通鉴》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 又如:授受(交接;交付和接受);授兵(把武器给战士);授官厅(官府;衙门);授玉(给予玉圭);授室(把家事交给新妇);授赏(奖赏);授简(给予简札);授以全权;授位(授予职位);授政(授予帝位)

    (4) 交还,奉还

    子犯授公子载璧。——《国语·晋语四》。注:“授,还也。”

    (5) 任命

    如今且说贾雨村授了 应天府,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红楼梦》

    (6) 又如:授正(任命官长);授用(任用);授能(任用有才能的人)

    (7) 传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唐· 韩愈《师说》

    天下无以易李伶,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侯方域《马伶传》

    (8) 又如:授经(讲授经书);授堂(讲授学业的堂室)

    (9) 娶(媳妇),尤指旧时为子娶妇 。如:授室

    (10) 通“受”。接受

    凡授嫔妇功,及秋献功。——《周礼·天官·典妇功》

    再拜授币。——《周礼·秋官·司仪》

    惠公没, 文公授之。——《韩非子·难二》

    英文翻译

    give to, transmit; confer

    方言集汇

    ◎ 粤语:sau6
    ◎ 客家话:[梅县腔] shu3 shiu3 [海陆丰腔] shiu6 shiu3 [东莞腔] siu3 [台湾四县腔] su5 su3 [客英字典] shi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4 [陆丰腔] shi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承呪去聲開口三等zjuh/zjowʑĭ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