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授

miàn shòu [ mian shou]
注音 ㄇ一ㄢˋ ㄕㄡ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面授 miànshòu

(1) 面对面地讲授

instrust personally

词语解释

  1. 当面任命。

    《旧唐书·德宗纪下》:“召右金吾将军 吴凑 于 延英 ,面授京兆尹,即令入府视事。”

  2. 当面传授。

    《宋史·职官志一》:“其大除拜,亦有宰相召舍人面授词头者。”《清史稿·恂勤郡王允禵传》:“十月,召来京,面授方略。”

引证解释

⒈ 当面任命。

《旧唐书·德宗纪下》:“召右金吾将军吴凑于延英,面授京兆尹,即令入府视事。”

⒉ 当面传授。

《宋史·职官志一》:“其大除拜,亦有宰相召舍人面授词头者。”
《清史稿·恂勤郡王允禵传》:“十月,召来京,面授方略。”

面授的国语词典

当面授予。

如:「面授机宜」。

面授的网络释义

面授

  • 面授,拼音miàn shòu,意思是当面传授。
  • 面授的翻译

    英语: to teach face to face, to instruct in person
    法语: enseigner en particulier

    面授造句

    排球赛开始不久,教练就叫暂停,向队员们面授机宜。
    这也意味着,学习需要学生参加面授课程从中汲取很多学习内容,同时通过授课软件和教学工具进行在线互动。
    有些事情电话里说不清楚,我必须给你面授机宜。
    教练还在向运动员面授机宜。
    全国独家推出“网络面授班”。
    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面授辅导课的教学实效。
    四联法硕名校保过、国家线保过、集训营班、全程面授班、远程视频班全程班正在火热招生中,可以上官网看不同的报名表。
    他开办的超级记忆法面授班,由最初的每期几个学员,猛增到后来的每期几百人。
    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枣庄大众网书面授权。
    如书面授权委托书由委任者的代理人签署,则授权此代理人签署的授权书或其它授权文件必须经过公证。
    规模大,并特色推出“网络面授班”,可以“和名师面对面说话”。
    他们表示,其中的一个选择是,将允许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从这些款项中借支一部分资金,直到直接转帐被包括联合国制裁委员会在内的有关方面授权为止。
    关于这个问题,还望您面授机宜。
    在教学机器取带执教者面授之前,就有必要学会如何配合老师。
    面授辅导课在网络教育中被认为是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手段之一,在本质和功能上均有别于校园教育中的课堂教学。
    学在各国合作成立的孔子商学院在当地招生办班,召收本地商界学员由中国派去教师进行面授培训。
    赛前奥尼尔对韦德面授机宜,为这位全明星后卫出谋划策。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教育形式多元化发展的产物,教学质量保证和提高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其中面授辅导教师起着重要作用。
    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涂改或未经书面授权代签无效。
    随即报名参加中国书协面授班,书道传统的温情感召,大家名宿的谆谆教诲,使我始闻书法大道。

    汉字详情

    miàn [mian]
    部首: 904
    笔画: 9
    五笔: DMJD
    仓颉: MWSL
    四角: 106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2) 同本义

    面,颜前也。——《说文》

    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周礼·撢人》

    私面私献。——《周礼·司仪》

    大辂在宾阶面。——《书·顾命》

    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女之靧面。——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椎髻仰面。——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面不厮睹(脸不对着看,表示生气);颜面(脸面;脸部;体面;面子);满面(整个面部)

    (4) 外表;表面

    微澜动水面。——韩愈《南山诗》

    (5) 又如:面从(表面顺从。指非出于由衷之愿);面友(非以真诚相交的朋友);面交(不以真诚相交的朋友);面朋(未以真诚相交的朋友)

    (6) 皮,面。遮盖物;遮盖另一物的东西 。如:书面儿;被面;夹袄面;鞋面

    (7) 部位;方面

    四面竹树环合。——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南面有三谷。——清· 姚鼐《登泰山记》

    (8) 又如:球的上表面;光明面;四面包围敌人;面面(各方面,各角度)

    (9) 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

    皆面也。——蔡元培《图画》

    体面互见。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 又如:舍体而取面;平面;面积

    (11) 情面 。如:面弱(讲情面;软弱)

    形容词

    (1) 当面

    面语之。——清· 方苞《狱中杂记》

    即面署第一。——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又如:面欺(当面欺君);面是背非(面和心不和);面陈(当面陈述);面违(当面违逆他人意旨)

    动词

    (1) 朝向;面对;面向

    皆西面而望大王。——《战国策·秦策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面山而居。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赵策》

    面墙而立,不成人也。——《晋书·凉武昭王传》

    开窗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南面召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背山而面野。——〔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端坐静修);面面相窥(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看);面墙而立(人如不学,就象面向墙壁而立,毫无所见);面面(面对面)

    (3) 见面

    许久不面,请到宫少坐一时,何如?——《西游记》

    (4) 又如:面圣(旧时称朝见皇帝为面圣)

    (5) 通“勔”。勉励

    天迪从子保,面稽天若。——《书·召诰》

    谋面,用丕训德。——《书·立政》

    (6) 通“偭”。面向

    尊壶者面其鼻。——《礼·少仪》

    (7) 通“偭”。背向

    马童面之。——《史记·项羽本纪》

    面而封之。——《汉书·张欧传》

    量词

    ——多用于扁平的物件。如:一面镜子;一面旗子

    名词

    (1) 面粉,小麦精细地磨成的粉

    麪,麦末也。——《说文》

    (2) 又如:面糊鬼(用面糊粘成的纸牌);玉米面;大米面;白面

    (3) 纤细微粒组成的物质 。如:胡椒面;药面

    形容词

    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的 。如:这块白薯真面

    英文翻译

    face; surface; plane; side, dimen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min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en5 [客语拼音字汇] mian3 mian4 [海陆丰腔] mien5 [陆丰腔] mian5 [东莞腔] men5 [宝安腔] men5 [台湾四县腔] mien5 [客英字典] mien5 [梅县腔] mien5
    ◎ 潮州话:ming7 【揭阳】mêng7(mīng 旧时:mīn) min7(mī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三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彌箭仙A開去聲開口三等仙Amjenh/miennmĭɛn
    shòu [shou]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EPC
    五行:
    吉凶:
    仓颉: QBBE
    四角: 52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手,从受,受声。本义:给予;交给)

    (2) 同本?

    授,予也。——《说文》。按,“授”应是后起字。

    则从而授之。——《周礼·邻长》

    献俘授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数也。”

    今日必授。——《国语·鲁语》。注:“与也。”

    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资治通鉴》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 又如:授受(交接;交付和接受);授兵(把武器给战士);授官厅(官府;衙门);授玉(给予玉圭);授室(把家事交给新妇);授赏(奖赏);授简(给予简札);授以全权;授位(授予职位);授政(授予帝位)

    (4) 交还,奉还

    子犯授公子载璧。——《国语·晋语四》。注:“授,还也。”

    (5) 任命

    如今且说贾雨村授了 应天府,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红楼梦》

    (6) 又如:授正(任命官长);授用(任用);授能(任用有才能的人)

    (7) 传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唐· 韩愈《师说》

    天下无以易李伶,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侯方域《马伶传》

    (8) 又如:授经(讲授经书);授堂(讲授学业的堂室)

    (9) 娶(媳妇),尤指旧时为子娶妇 。如:授室

    (10) 通“受”。接受

    凡授嫔妇功,及秋献功。——《周礼·天官·典妇功》

    再拜授币。——《周礼·秋官·司仪》

    惠公没, 文公授之。——《韩非子·难二》

    英文翻译

    give to, transmit; confer

    方言集汇

    ◎ 粤语:sau6
    ◎ 客家话:[梅县腔] shu3 shiu3 [海陆丰腔] shiu6 shiu3 [东莞腔] siu3 [台湾四县腔] su5 su3 [客英字典] shi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4 [陆丰腔] shi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承呪去聲開口三等zjuh/zjowʑĭ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