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蚀

bīng shí [ bing shi]
繁体 冰蝕
注音 ㄅ一ㄥ ㄕˊ

词语释义

冰蚀 bīngshí

(1) 岩石破裂处由于水的冻结而形成的侵蚀

ice erosion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ice erosion] 岩石破裂处由于水的冻结而形成的侵蚀 【词语】:冰蚀 【注音】:bīng shí 【释义】: 1、岩石破裂处由于水的冻结而形成的侵蚀。 2、指冰川强大的侵蚀作用: (1)拔蚀作用;(2)磨蚀作用;(3)冰楔作用。 因冰川强大的侵蚀作用而造成的冰蚀地貌有: (1)冰斗;(2)刃脊、角峰、冰哑;(3)削断山嘴、U型谷、石洼地;(4)峡湾;(5)悬谷;(6)羊背石;(7)冰川磨光面、冰川擦痕。

冰蚀的国语词典

冰河流动时,其携带的岩石碎块,对地面进行磨蚀的现象。

冰蚀的网络释义

冰蚀

  • 冰蚀(glacial erosion)即“冰川侵蚀作用”。冰川和它所携带的石块在流动过程中对地面岩石的破坏,并把破坏下来的物质带走的过程。包括拔蚀和磨蚀作用。可造成冰斗、角峰、冰槽谷等地貌。
  • 冰蚀造句

    在较寒冷的气候中,山峰的雪线起始位置较低,因此冰蚀作用在较低的海拔高度就会发生。
    纵使对方功力和自己相等,只要对方稍一大意,阴寒之气,一样侵肤入骨;如果对方功力不如自己,那就得当场寒冰蚀骨,十二个时辰,全身僵冻而死。
    少女山岗是阿尔卑斯山冰蚀现象最显著的部分,有欧洲最大的冰川和一系列典型冰川地貌,如型峡谷、冰斗、角峰及冰碛。
    这些山峰中,大多数角峰锐利,山石嶙峋,峻峭挺拔,并有因冰川侵蚀形成的冰蚀崖、角峰、悬谷、冰斗、冰蚀湖等以及冰川堆积作用的冰碛。
    在加拿大高纬度的北极地区,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冰蚀山谷。
    本文根据羊背石上的冰蚀痕迹的资料,着重探讨了其冰蚀痕迹分布规律和冰底动力过程。
    据地质专家称,赵家沟奇石滩是以花岗岩为母体的角峰、刃脊、冰斗、冰槽谷等冰蚀地貌,在横断山脉隆起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经过火。
    由于冰川侵蚀和搬运作用,造就了冰斗、角峰、形谷、刃脊、冰溜面、羊背石、冰蚀湖等多种冰蚀地貌。
    许多山峰角峰锐利,山石嶙峋,峻峭挺拔,并有许多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冰蚀崖、角峰、冰斗、悬谷、冰蚀湖等以及冰川堆积作用的冰碛地貌。
    冰蚀槽长满了夏绿色的莎草和其他喜爱潮湿的植物,蜿蜒在阿拉斯加一处酸沼的褐色干燥山脊上。
    新路海是位于雀儿山下的一处冰蚀湖,藏语是玉龙拉措,相传是格萨尔王的王妃一滴眼泪而化。
    少女山冈是阿尔卑斯山冰蚀现象最显著的部分,有欧洲最大的冰川和一系列典型冰川地貌,如形峡谷、冰斗、角峰及冰碛。
    冰川前缘的冰蚀崖若隐若现,蔚蓝的冰蚀湖中飘浮着无数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洁白晶莹的冰块。冰蚀造句。

    汉字详情

    bīng [bing]
    部首: 204
    笔画: 6
    五笔: U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IME
    四角: 321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 同本义

    冰,水坚也。——《说文》

    履霜坚冰至。——《易·坤》

    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

    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

    冰,水为之。——《荀子·劝学》

    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

    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3)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洁,并无苟且之事);冰轮(比喻月亮)

    (4) 冰人,即媒人 。如:冰议(指嫁娶之事);冰语(媒人的话);冰斧(媒人);冰媒(媒人)

    (5) 姓

    动词

    (1) 结冰,冻结

    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

    (2) 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 。如:把两瓶汽水冰一冰

    (3) 使感到极冷

    风月冰人别是乡。——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

    (4) 又如:这水冰手

    形容词

    (1) 冷,凉 。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凉的水井);冰澈(寒凉清澈)

    (2) 结晶成固体的,成结晶形的 。如:冰糖

    (3) 清白,晶莹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 又如:冰操(廉洁的操行)

    英文翻译

    ice; ice-cold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1
    ◎ 客家话:[宝安腔] ben1 [客英字典] ben1 [台湾四县腔] ben1 [梅县腔] ben1 [陆丰腔] ben1 [客语拼音字汇] ben1 [海陆丰腔] ben1 [沙头角腔] bien1 [东莞腔] ben1
    ◎ 潮州话:bian1 (pia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筆陵平聲開口三等ping/piongpĭəŋ
    shí [shi]
    部首: 603
    笔画: 9
    五笔: QNJY
    五行:
    仓颉: NVLMI
    四角: 25736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虫,从食,从人,食亦声。本义:虫等蛀伤物)

    (2) 同本义

    蝕,败创也。——《说文》。字亦作蚀。

    精铜不蠹蚀。——梅尧臣《刘原甫古钱劝酒》

    凡物侵蠹皆曰蚀。——《古今韵会举要》

    (3) 又如:蚀败(蛀蚀败坏);蚀啮(咬啮损坏)。又如:蚀损(由逐渐侵蚀而形成的损坏);蚀剥(剥落)

    (4) 损失;亏耗 。如:蚀本;蚀耗;蚀昴(后因以指精诚感天而出现的天象)

    (5) 日月食

    日月薄蚀。——《史记·天官书》

    其月有薄蚀。——《吕氏春秋·明理》

    (6) 又如:蚀既(日月蚀尽。也称“全蚀”);蚀亏(犹亏蚀)

    英文翻译

    nibble away; erode; eclipse

    方言集汇

    ◎ 粤语:sik6
    ◎ 潮州话:sih8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