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芦

bīng táng hú lu [bing tang hu lu]
繁体 冰糖葫蘆
注音 ㄅ一ㄥ ㄊㄤˊ ㄏㄨˊ ㄌㄨ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冰糖葫芦 bīngtáng húlu

(1) 一种食品,用竹签将山楂或海棠等串在一起,外面蘸上熔化的冰糖而成

icefrozen sweetmeats;candied haws pierced together on a stick

词语解释

  1. 见“ 冰糖壶卢 ”。

引证解释

⒈ 见“冰糖壶卢”。

冰糖葫芦的国语词典

一种用竹签贯串山楂、海棠等果实而外蘸冰糖的食品。

冰糖葫芦的网络释义

冰糖葫芦 (中国传统小吃)

  • 冰糖葫芦又叫糖葫芦,在天津又称糖墩儿,在安徽凤阳叫作糖球。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
  • 在宋朝年间便开始了古式的做法,《燕京岁时记》记载: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山里红、海棠果、葡萄、麻山药、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凉。茶楼、戏院、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现已成为中国传统小吃。冰糖葫芦具有开胃、养颜、增智、消除疲劳、清热等作用。
  • 冰糖葫芦造句

    树枝上落满了雪,犹如美丽的钻石,随风摆动。地面上,房顶上都变成了白色,天和地都变成了晶莹的世界。太阳出来了,积雪融化了,冻成了冰柱,挂在房檐下,像一串串晶莹的冰糖葫芦,我真想尝一尝,它是不是甜的呢。
    我想起我每天从家去学校的路上那个卖冰糖葫芦的阿姨,那冰糖葫芦甜甜的又酸酸的,阿姨四周围满了小朋友,他们像我一样喜欢吃。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在哪儿呢?
    在青岛的方言中,“糖球”是冰糖葫芦的意思,是一种用山楂和热糖稀制成的风行全国的传统风味小吃。
    我的祝福冰肌玉骨,愿你快乐冰清玉洁,烦恼冰消瓦解,好运冰封身边,成功冰镇心田。冰雪聪明的你,日子将如冰糖葫芦越吃越甜,幸福保鲜长久。
    大街上可真热闹呀!有卖冰糖葫芦的,有逛街的,还有买东西的。
    我吃了一惊,瞪着他。一时间,我想起天下所有少男少女的追逐嬉闹、拌嘴、娇嗔、无目的的在路上逛、啃冰糖葫芦。这一切他们有,我没有。我嫉妒王晓雪,我是嫉妒这些。我嫉妒这些我没真正尝过就要永远失去的东西。
    十年前赵锡康毅然停薪留职,下海干起了冰糖葫芦这一行当。
    卖冰糖葫芦的老爷爷走街串巷地叫卖。
    用山楂做药膳及食品方式颇多,可做成山楂糕、山楂片、果丹皮,还可做汁、酒、酱、元宵馅、冰糖葫芦、罐头等,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师哥若不管着你,只怕冰糖葫芦能把你牙齿都融掉啦!
    人头攒动的大街上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做各种小买卖的,有卖冰糖葫芦的,当街卖杂耍等数不胜数,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落。
    现在,这里是日常生活。人来,人往。公共汽车斜驶过来,轻巧地进了站。冰糖葫芦。邮筒。鲜花店的玻璃上结着水气,一朵红花清晰地突现出来,从恍惚的绿影的后面。狐皮大衣,铜鼓。炒栗子的香气。
    还有宁夏风味小吃羊杂碎、冰糖葫芦、现场蒸花馍,美食味道飘香四溢,街上叫卖吆喝声不绝于耳。
    亲爱的,微笑眼泪,一朵花一粒沙,一串暗红色的冰糖葫芦,坚持不哭的维尼小熊,写在玻璃上的誓言,我疼过的心尖,皆是我们爱过的证据。
    秦辰眉头微蹙,这句话深深刺痛他的内心,念头千回万转,最后化作微微一笑,拿起了手中的冰糖葫芦,说道这个送给你。
    众人并不理会她,各自品尝起分得的冰糖葫芦起来,任由那樊秋尘哭天喊地,就是没人去搭理她。
    他惶恐不安地看着我,嘴里就像含了一串冰糖葫芦,呜呜啦啦半天没说出什么来。
    立冬了,看了会山楂树之恋,出影院门给冻成冰糖葫芦了,订了盒蛋糕,拿到家成了雪糕了,煮了碗面条,吃着吃着成冷面了,晚上睡觉,睡着睡着冬眠了。
    我与这小贩素未相识,他怎么知道我喜欢吃这冰糖葫芦,这人说话口无择言,定然三分真七分假,我可不要轻信于他。
    炒肝、炸酱面、豆汁焦圈、卤煮火烧、炸灌肠、驴打滚、炸年糕、冰糖葫芦、麻酱面、炒疙瘩、宫廷奶酪、褡裢火烧、白水羊头等各种小吃,感受浓郁的京味文化。

    汉字详情

    bīng [bing]
    部首: 204
    笔画: 6
    五笔: U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IME
    四角: 321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 同本义

    冰,水坚也。——《说文》

    履霜坚冰至。——《易·坤》

    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

    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

    冰,水为之。——《荀子·劝学》

    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

    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3)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洁,并无苟且之事);冰轮(比喻月亮)

    (4) 冰人,即媒人 。如:冰议(指嫁娶之事);冰语(媒人的话);冰斧(媒人);冰媒(媒人)

    (5) 姓

    动词

    (1) 结冰,冻结

    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

    (2) 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 。如:把两瓶汽水冰一冰

    (3) 使感到极冷

    风月冰人别是乡。——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

    (4) 又如:这水冰手

    形容词

    (1) 冷,凉 。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凉的水井);冰澈(寒凉清澈)

    (2) 结晶成固体的,成结晶形的 。如:冰糖

    (3) 清白,晶莹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 又如:冰操(廉洁的操行)

    英文翻译

    ice; ice-cold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1
    ◎ 客家话:[宝安腔] ben1 [客英字典] ben1 [台湾四县腔] ben1 [梅县腔] ben1 [陆丰腔] ben1 [客语拼音字汇] ben1 [海陆丰腔] ben1 [沙头角腔] bien1 [东莞腔] ben1
    ◎ 潮州话:bian1 (pia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筆陵平聲開口三等ping/piongpĭəŋ
    部首: 610
    笔画: 16
    五笔: OHDK

    英文翻译

    sugar; candy; sweets
    [hu]
    部首: 301
    笔画: 12
    五笔: ADEF
    五行:
    仓颉: TJRB
    四角: 44627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芔,胡声。本义:蔬菜名。即“大蒜”) ∶蒜或大蒜的别名

    蒜有大小,大蒜为葫,小蒜为蒜。——《尔雅翼》

    英文翻译

    bottle-gourd

    方言集汇

    ◎ 粤语:wu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u2 [梅县腔] fu2 [沙头角腔] fu2 [客英字典] fu2 [海陆丰腔] fu2 [宝安腔] fu2 [陆丰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戸吳平聲開口一等ɣugho/hu
    [lu]
    部首: 301
    笔画: 7
    五笔: AYN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女性
    仓颉: THS
    四角: 44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盧声。本义:草名。芦菔)

    (2) 芦菔,似芜菁。今作萝卜

    芦,芦菔也。——《说文》。段注:“今之萝卜也。”

    芜菁,共紫华者谓之芦菔。——《方言》三

    (3) 又如:芦萉(莱菔的别名。又名萝卜)

    (4) 芦苇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茎中空,可以编帘子,盖屋顶。又名“苇子”。如:芦汀(生长着芦草的水边);芦田(清代称在长江等河湖沿岸,只适合种植芦苇的低洼地);芦衣(用芦花为絮所缝制的衣服);芦灰(芦苇烧成的灰。相传女娲氏堆积芦灰以防止泛滥的洪水)

    英文翻译

    rushes, reeds

    方言集汇

    ◎ 粤语:lou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