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冰磚
注音
ㄅ一ㄥ ㄓㄨㄢ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一种冷食,将水﹑奶油﹑糖﹑果汁等物混合搅拌,在低温下冻成的砖形硬块。
词语解释
一种冷食,将水、奶油、糖、果汁等物混合搅拌,在低温下冻成的砖形硬块。
引证解释
⒈ 一种冷食,将水、奶油、糖、果汁等物混合搅拌,在低温下冻成的砖形硬块。
冰砖的国语词典
砖块状的冰块。
如:「这晶莹剔透的雪堡,是用冰砖砌成的。」
冰砖的网络释义
冰砖 (汉语词语)
冰砖造句
过滤后凉的乌梅汁入冰砖盒中,等待冰砖在冷冻室完全结冻即可。
雪屋通常都是圆顶结构,由坚实的冰雪割成大块的冰砖搭建而成。
在这个家里,我小心翼翼的搞平衡,良心上的、感情上的、舆论上的、丈夫公婆关系上的,给女儿买了一盒冰淇淋,就不能给儿子买冰砖。
其采用新鲜水果制成的水果冰砖,以专利微调的设备,在零下三十五度,刨成雪花片片,入口即化,口感令人欲罢不能,十分美味。
日本一名空手道高手踢破冰砖。
由于冰砖成本太高,只能高温时段用,在非高温时段他们就用自制的冰瓶,一来可以给车内降温,二来乘客也可以用它冰冰手,凉快一下。
突然之间没入暗箱三角上的魔晶石,逐个明烁荧亮起来,犹如根根插在冰砖内的彩光管子。
冰砖搭建的房屋中,古老的晶石灯散发着淡蓝色光芒。
冷饮的品种很多,例如冰砖、雪糕、棒冰等。
有时他会找我去看看电影,吃吃冷饮,老给我买棒冰和奶油冰砖,买几个月饼让我晚上当点心吃,星期天如果我不回家,会带我搭便车进县城里玩玩看看。
和世界上别的孩子不一样,别的孩子上学便是上学,成天操心的只是街边两分钱一根的冰棍或是五块钱一坨的冰砖,要不便是抢乓乒球台,摔纸片。
众多院落中有一处,它位置最高面积最大,用三尺宽一尺厚的冰砖叠成冰墙,一直红梅从冰墙内伸出来,让这白雪皑皑的山峰一下子生动明媚起来。
这样的酒吧坐落在用冰砖搭成的圆形小屋里,小屋晶莹透明,屋里居然可以生炉子烫酒。
别说,用冰砖还挺好,除了滑点以外,够结实,修复起来也很容易,直接倒点水就可以了。
在萧羽的周围,一块块冰砖浮隐而现,将他团团包围了起来。
一提“北冰洋”,很多北京人就会立即想到北冰洋汽水、冰砖、“双棒儿”,那里面有太多美好的回忆。
突然,我情急生智,立即跑到酒店商场的冷饮部买了两块冰砖,当作临时的应急冰袋放入保温袋中,总算有惊无险地渡过了这一关。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 同本义
冰,水坚也。——《说文》
履霜坚冰至。——《易·坤》
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
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
冰,水为之。——《荀子·劝学》
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
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3)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洁,并无苟且之事);冰轮(比喻月亮)
(4) 冰人,即媒人 。如:冰议(指嫁娶之事);冰语(媒人的话);冰斧(媒人);冰媒(媒人)
(5) 姓
动词
(1) 结冰,冻结
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
(2) 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 。如:把两瓶汽水冰一冰
(3) 使感到极冷
风月冰人别是乡。——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
(4) 又如:这水冰手
形容词
(1) 冷,凉 。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凉的水井);冰澈(寒凉清澈)
(2) 结晶成固体的,成结晶形的 。如:冰糖
(3) 清白,晶莹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 又如:冰操(廉洁的操行)
英文翻译
ice; ice-cold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1
◎ 客家话:[宝安腔] ben1 [客英字典] ben1 [台湾四县腔] ben1 [梅县腔] ben1 [陆丰腔] ben1 [客语拼音字汇] ben1 [海陆丰腔] ben1 [沙头角腔] bien1 [东莞腔] ben1
◎ 潮州话:bian1 (piaⁿ)
◎ 客家话:[宝安腔] ben1 [客英字典] ben1 [台湾四县腔] ben1 [梅县腔] ben1 [陆丰腔] ben1 [客语拼音字汇] ben1 [海陆丰腔] ben1 [沙头角腔] bien1 [东莞腔] ben1
◎ 潮州话:bian1 (pia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冫 | 筆陵 | 幫 | 蒸 | 平聲 | 蒸 | 開口三等 | 蒸 | 曾 | ping/piong | pĭə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