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湖

bīng hú [ bing hu]
注音 ㄅ一ㄥ ㄏㄨˊ

词语释义

1.结了冰的湖泊。 2.高山洼处冰川消失后形成的湖泊。

词语解释

  1. 结了冰的湖泊。

    宋 苏轼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之五:“日出冰湖散水花,野梅官柳渐欹斜。”

  2. 高山洼处冰川消失后形成的湖泊。

    《人民日报》1960.6.2:“尤其是在有冰川冰湖的地方,可看到绝妙的景色:远处是座座高入云霄的皓皓雪山,近处是一块块碧绿的湖水。”

引证解释

⒈ 结了冰的湖泊。

宋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之五:“日出冰湖散水花,野梅官柳渐欹斜。”

⒉ 高山洼处冰川消失后形成的湖泊。

《人民日报》1960.6.2:“尤其是在有冰川冰湖的地方,可看到绝妙的景色:远处是座座高入云霄的皓皓雪山,近处是一块块碧绿的湖水。”

冰湖的网络释义

冰湖

  • 冰湖是由冰川挖蚀成的洼地(即冰斗cirque)和冰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的一类湖泊。冰川湖分布的海拔一般较高,而湖体较小,多数是有出口的小湖。
  • 冰湖造句

    在北国的冬天,你可以看到钓客坐在结冰湖面凿出的洞口附近。
    两大帮伙震撼对峙,冰湖决战一触即发!震撼对峙。
    一座方圆数里的冰山像一个倒扣的花瓶一样扣在冰原上,而冰湖就是这个巨大冰瓶的瓶底上的一汪清泉。
    在丹莫罗的冰霜巨魔属于霜鬃部族,他们正在和矮人进行游击战。目前他们居住在一些洞穴中,以及涌冰湖边上的一些小营地里。
    考察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格陵兰冰盖西部影响很大:冰盖融化形成的天蓝色冰湖比比皆是,冰川退缩显著,在峡湾中的冰川退缩后形成了奇特的冰山群。
    澄澈青空,广阔冰湖,青年赏着眼前冬景,嘴角含着一抹微不可觉的笑意,心情愉悦。
    且不说开山修路的难度,单是这种只为看一眼冰湖就在山壁上开出一条栈道的疯狂想法他们就嗤之以鼻。
    她或许向往温和的日光,下意识喜欢拂过冰湖的春风千里,但她内心深处高山上的雪线,永远降着和他同样温度的雪。终有一日,她会知道。天下归元 
    虽然如此,整片晒得发焦的瘠土和这些闪光的冰湖般的盐地相映成趣,使这片荒区有一副特殊的面孔。
    大结局中,东方不败让神医平一指将她沉入冰湖。
    马爬犁一出西山口,展现在眼前的草溏沟早已变成了一片大冰湖,冰面上裂开了一道道拇指宽的冰口子,清澈的水还有似云又似烟的雾,翻着花打着滚从冰口子里钻出来。
    我死了以后,把我葬在冰湖里,永远,不要告诉别人。————其实都是有情人,只是很多的事情,终将都被淹没了。东方不败 

    汉字详情

    bīng [bing]
    部首: 204
    笔画: 6
    五笔: U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IME
    四角: 321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 同本义

    冰,水坚也。——《说文》

    履霜坚冰至。——《易·坤》

    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

    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

    冰,水为之。——《荀子·劝学》

    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

    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3)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洁,并无苟且之事);冰轮(比喻月亮)

    (4) 冰人,即媒人 。如:冰议(指嫁娶之事);冰语(媒人的话);冰斧(媒人);冰媒(媒人)

    (5) 姓

    动词

    (1) 结冰,冻结

    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

    (2) 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 。如:把两瓶汽水冰一冰

    (3) 使感到极冷

    风月冰人别是乡。——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

    (4) 又如:这水冰手

    形容词

    (1) 冷,凉 。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凉的水井);冰澈(寒凉清澈)

    (2) 结晶成固体的,成结晶形的 。如:冰糖

    (3) 清白,晶莹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 又如:冰操(廉洁的操行)

    英文翻译

    ice; ice-cold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1
    ◎ 客家话:[宝安腔] ben1 [客英字典] ben1 [台湾四县腔] ben1 [梅县腔] ben1 [陆丰腔] ben1 [客语拼音字汇] ben1 [海陆丰腔] ben1 [沙头角腔] bien1 [东莞腔] ben1
    ◎ 潮州话:bian1 (pia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筆陵平聲開口三等ping/piongpĭəŋ
    [hu]
    部首: 331
    笔画: 12
    五笔: ID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EJRB
    四角: 371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胡声。本义:陆地上聚积的大水体)

    (2) 湖泊,积水的大泊

    湖,大陂也。——《说文》

    扬州浸有五湖。浸,川泽所仰以灌溉也。——《周礼·职方》。按:古言鸿隙大陂,言汪汪千顷陂,皆谓大池也。凡大泽蓄水,南方名曰湖。”

    江海陂湖园池。——《汉书·元帝纪》。注:“深水也。”

    战于五湖。——《国语·越语》

    (3) 又如:湖池(湖泊池沼);湖胶(湖水结冰);湖埭(湖的堤坝);湖海(湖与海的合称;泛指天下之地)

    (4) 古州名 。隋仁寿二年置,治所在今浙江省吴兴县。指浙江省的湖州市。如:湖丝(浙江湖州市生产的蚕丝)

    (5) 古县名 。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

    (6) 古水名 。在河南省灵宝县西南,发源于夸父山,北流入黄河

    (7) 指湖南,湖北 。如:两湖两广;湖广熟,天下足(湖南、湖北两省盛产稻米,两湖丰收,则天下粮足)

    英文翻译

    a lake; Hubei, Hunan; bluish-green

    方言集汇

    ◎ 粤语:wu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2 [宝安腔] fu2 [陆丰腔] fu3 [梅县腔] fu2 [海陆丰腔] fu2 [客语拼音字汇] fu2 [台湾四县腔] fu2 [客英字典] fu2 [东莞腔] f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吳平聲開口一等gho/huɣ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