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橇

bīng qiāo [ bing qiao]
注音 ㄅ一ㄥ ㄑ一ㄠ

词语释义

即雪橇。用狗﹑鹿﹑马等拉着在冰上滑行的交通工具。

词语解释

  1. 即雪橇。用狗、鹿、马等拉着在冰上滑行的交通工具。

    穆青 《雁翎队》:“冬天, 白洋淀 广阔的湖面为明净的冰块凝固,我们又将看见无数只插着雁翎的冰橇,象一枝枝的飞箭,在湖上穿过。”

引证解释

⒈ 即雪橇。用狗、鹿、马等拉着在冰上滑行的交通工具。

穆青《雁翎队》:“冬天, 白洋淀广阔的湖面为明净的冰块凝固,我们又将看见无数只插着雁翎的冰橇,象一枝枝的飞箭,在湖上穿过。”

冰橇的国语词典

利用长条形平滑板块在冰雪上滑行的交通工具。

冰橇的网络释义

冰橇

  • 冰橇起源于北欧,又称北欧冰橇。19世纪兴起于瑞士、奥地利、德国、意大利以及美国等国家。1887年瑞士圣莫里茨地区的机械专家马蒂斯(Mattis)设计制作了世界上的第一个比赛冰橇。自20世纪50年代始,随着无舵雪橇的兴起,冰橇逐渐被淘汰。冰橇滑降时,运动员头在前,俯卧在冰橇上,利用安装在专用皮靴前部的防滑钉控制冰橇的运动方向或制动。仅在1928年和1948年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
  • 冰橇的翻译

    英语: sled, sledge, sleigh

    冰橇造句

    一只只白毛巨犬拉着一个个冰橇从远处过来。
    坐冰橇是最受旅游爱好者喜爱的一项活动。
    坐在一辆冰橇的屁股上,晃来晃去的看着苍茫的内陆海变成了此刻的冰原,心中禁不住感叹自然力量的强悍。
    蒙南在他们出刀的刹那已经凌空跃起,在空中闪电般凌空踢出四脚,出脚的速度力量和角度全都无懈可击,四名白衣武士在连声惨叫中,从磁悬浮冰橇上跌落下去。
    突然,小方刚做了个众狼都意想不到的动作,四肢下伏,贴紧了地面,如一只冰橇一样,贴地急滑。
    他们的秘密武器是一辆使用生物燃料、螺旋桨驱动的冰橇。
    看到这一幕,张越眼神有些黯然,到头来还是走到了这一步,还想开口说什么,不料却被一句冷漠的话语带进了冰橇。

    汉字详情

    bīng [bing]
    部首: 204
    笔画: 6
    五笔: U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IME
    四角: 321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 同本义

    冰,水坚也。——《说文》

    履霜坚冰至。——《易·坤》

    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

    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

    冰,水为之。——《荀子·劝学》

    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

    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3)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洁,并无苟且之事);冰轮(比喻月亮)

    (4) 冰人,即媒人 。如:冰议(指嫁娶之事);冰语(媒人的话);冰斧(媒人);冰媒(媒人)

    (5) 姓

    动词

    (1) 结冰,冻结

    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

    (2) 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 。如:把两瓶汽水冰一冰

    (3) 使感到极冷

    风月冰人别是乡。——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

    (4) 又如:这水冰手

    形容词

    (1) 冷,凉 。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凉的水井);冰澈(寒凉清澈)

    (2) 结晶成固体的,成结晶形的 。如:冰糖

    (3) 清白,晶莹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 又如:冰操(廉洁的操行)

    英文翻译

    ice; ice-cold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1
    ◎ 客家话:[宝安腔] ben1 [客英字典] ben1 [台湾四县腔] ben1 [梅县腔] ben1 [陆丰腔] ben1 [客语拼音字汇] ben1 [海陆丰腔] ben1 [沙头角腔] bien1 [东莞腔] ben1
    ◎ 潮州话:bian1 (pia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筆陵平聲開口三等ping/piongpĭəŋ
    qiāo [qiao]
    部首: 420
    笔画: 16
    五笔: STFN
    五行:
    仓颉: DHUU
    四角: 429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毳( cuì)声。本义:古代在泥路上行走所乘之具)

    (2) 同本义

    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史记·夏本纪》。?

    (3) 在冰雪上滑行的工具 。如:雪橇

    英文翻译

    a sledge for transport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3 hiu1
    ◎ 客家话:[梅县腔] kiau1 [宝安腔] kiau1 [客英字典] kiau1 [海陆丰腔] kiau1 [台湾四县腔] kieu1 kiau1
    ◎ 潮州话:徐威2 戈妖5 ,cui2 kiou5/kiao5(tshúi khiâ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起嚻宵B平聲開口三等宵Bkʰĭɛukhieu/qyeu

    冰橇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