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凉

bīng liáng [ bing liang]
繁体 冰涼
注音 ㄅ一ㄥ ㄌ一ㄤˊ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冰凉 bīngliáng

(1) 物体很凉

跳入冰凉的水
贮存在冰凉的地窖中
ice-cold

词语解释

  1. 很凉。

    《红楼梦》第四一回:“ 刘老老 便伸手去羞他的脸,他也拿手来挡,两个对着闹。 刘老老 一下子却摸着了,但觉那老婆子的脸冰凉挺硬的,倒把 刘老老 唬了一跳。” 曹禺 《雷雨》第四幕:“你的手冰凉,你先换一换衣服。” 老舍 《四世同堂》二十:“他们呆呆的看着他。惊异,怜悯,与愤怒拧绞着他们的心,他们甚至于忘了他是躺在冰凉的地上。”

引证解释

⒈ 很凉。 《红楼梦》第四一回:“刘老老便伸手去羞他的脸,他也拿手来挡,两个对着闹。

刘老老一下子却摸着了,但觉那老婆子的脸冰凉挺硬的,倒把刘老老唬了一跳。”
曹禺《雷雨》第四幕:“你的手冰凉,你先换一换衣服。”
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他们呆呆的看着他。惊异,怜悯,与愤怒拧绞着他们的心,他们甚至于忘了他是躺在冰凉的地上。”

冰凉的国语词典

物体的温度极低。

冰凉的网络释义

冰凉

  • 冰凉,指物体很凉。语出曹禺 《雷雨》第四幕:“你的手冰凉,你先换一换衣服。”
  • 冰凉造句

    他从不给她好脸色,每次都是艮苦冰凉。
    夏日骄阳似火,小河的水却依然清澈明静,冰凉彻骨。
    在骄阳似火的天空下,我们的心却如此冰凉。
    唤醒我干枯而冰凉的感情。
    我的手脚冰凉,半天都暖和不过来。
    洗呀洗,手套居然破了个洞,我只好直接用手洗,啊呀!好冷哦!冰凉的水冻得我的手那个痛哟!我一咬牙,硬把手伸进水里适应水温,不一会儿,我的手就冻得直抖,红红的了。
    青松不畏冰凉,仍旧苍翠,屹立在北风傍边。
    你冰凉的手指触摸在我的发丝上。
    一阵冰凉的微风吹过,卷起了地上的尘埃,也卷起了枯死的落叶,他们被风吹起,显得那么无助,他们的力量太薄弱了,就算他们反抗,也无力了,只得让风主导他们的去处,一个个好像很伤心的离开了熟悉的土地,被带往陌生的国度。
    若有若无的惨白,指尖跳跃的冰凉,定格此刻的记忆。
    只有那冰凉的碰撞。
    听到别人的讥讽,她心里感到一阵冰凉。
    山是青的,水是碧的,人还没老去就看不见了。少年坐在冰凉的台阶上,转眼就是白发苍苍,我亲爱的,这一等,就等完了手中的岁月。
    兴高采烈的我迫不及待地跳下泳池,冰凉的池水无处不在地包围了我,那水的浮力与阻力更是让我不由自主地感觉到一丝忐忑不安。
    想你是种痛彻心扉的苦,想你是种莫名其妙的痛。冰凉的话音声只添了我泪花。我甚至后悔我超越,爱情原本就是本读不懂的意识流。
    空荡荡的房间没有丝毫温度,手脚早已冰凉,而我却依旧执着。不得不承认,我是矛盾体,时而莫名其妙的来些情绪,然后渐失当初的激情。于生活也如此。
    大地用温暖的身体捂热了你冰凉的心。
    月光照在地上,像冰一样冷,看着决绝的你,明明想给你温暖,却发现一伸手触摸到的都是冰凉,对不起,给不了你温暖,我真的好失败。
    孤独是一种远离人间的冰凉的美丽。
    可是好像永远也逃不掉那永久的黑暗。突然的什么冰凉的液体掉落在我的脸颊,冰冷渗骨,原来下雨了啊。黑暗,那吃人的黑暗。

    汉字详情

    bīng [bing]
    部首: 204
    笔画: 6
    五笔: U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IME
    四角: 321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 同本义

    冰,水坚也。——《说文》

    履霜坚冰至。——《易·坤》

    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

    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

    冰,水为之。——《荀子·劝学》

    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

    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3)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洁,并无苟且之事);冰轮(比喻月亮)

    (4) 冰人,即媒人 。如:冰议(指嫁娶之事);冰语(媒人的话);冰斧(媒人);冰媒(媒人)

    (5) 姓

    动词

    (1) 结冰,冻结

    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

    (2) 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 。如:把两瓶汽水冰一冰

    (3) 使感到极冷

    风月冰人别是乡。——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

    (4) 又如:这水冰手

    形容词

    (1) 冷,凉 。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凉的水井);冰澈(寒凉清澈)

    (2) 结晶成固体的,成结晶形的 。如:冰糖

    (3) 清白,晶莹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 又如:冰操(廉洁的操行)

    英文翻译

    ice; ice-cold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1
    ◎ 客家话:[宝安腔] ben1 [客英字典] ben1 [台湾四县腔] ben1 [梅县腔] ben1 [陆丰腔] ben1 [客语拼音字汇] ben1 [海陆丰腔] ben1 [沙头角腔] bien1 [东莞腔] ben1
    ◎ 潮州话:bian1 (pia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筆陵平聲開口三等ping/piongpĭəŋ
    liáng,liàng [liang]
    部首: 204
    笔画: 10
    五笔: UY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MYRF
    四角: 30196

    详细解释

    liáng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京声。本义:寒)

    (2) 同本义

    北风其凉。——《诗·邶风·北风》

    北风谓之凉风。——《尔雅·释天》

    凉风至。——《礼记·月令》

    凉雨时降。——《素问·五常政大论》

    凉州,西方所在寒凉也。——《释名·释州国》

    水浆,醴凉。——《周礼·浆人》

    (3) 微寒,稍冷

    日初出,沧沧凉凉。——《列子·汤问》。注引《字林》:“凉,微寒。”

    曰燠,曰寒。——《书·洪范》。疏:“燠是热之始,暑是热之极;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唐· 杜甫《天末怀李白》

    (4) 又如:冬暖夏凉;凉生生(微凉貌);凉宇(凉秋的天空);凉吹(凉风);凉榻(竹制矮床);凉轿(一种无帷轿);凉衣(凉衫;内衣);凉风(初秋凉爽的西南风。八风之一)

    (5) 薄;轻微;刻薄

    职凉善背。——《诗·大雅·桑柔》

    虢多凉德。——《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6) 又如:凉德(薄德);凉能(才能微薄);凉菲(才德微薄);凉厚(薄与厚);凉薄(微薄,浅薄);凉驳(浅薄芜杂)

    (7) 人烟稀少;冷落 。如:凉落(衰落);凉凉(寂寞冷落的样子);凉野(荒寒的旷野);凉声(悲凉肃杀的声音)

    (8) 悲怆,内心凄苦,又比喻灰心、失望 。如:悲凉;凉思(凄凉的思绪);见此惨状,心都凉了

    (9) 〈方〉∶痛快;舒服 。如:当干部的态度好,人家穷也穷得心凉

    (10) 通“谅”。诚信

    民之罔极,职凉善背。——《诗·大雅·桑柔》

    名词

    (1) 秋季 。如:凉天(秋天);凉月(凉蟾。秋月);凉宇(凉秋的天空);凉沙(秋天的飞沙);凉夜(秋夜)

    (2) 国名 。东晋十六国时期建立在今甘肃省一带的政权,国号皆称“凉”。有前凉、后凉、北凉、南凉、西凉等

    (3) 通“辌”。辒辌,丧车

    棺载辒凉车中。——《史记·秦始皇本纪》

    (4) 姓

    (5) 另见 liàng

    liàng

    动词

    (1) 假借为“倞”。辅佐

    凉彼武王。——《诗·大雅·大明》。传:“佐也。”

    (2) 又如:凉贰(副贰。特指太子。凉,辅佐)

    (3) 把东西放在通风处使干燥。今作“晾” 。如:凉衣服

    (4) 信,实。通“谅”

    凉曰不可,覆背善詈。——《诗·大雅·桑柔》

    君子作法于凉。——《左传·昭公四年》

    (5) 把热的东西放置一会儿,让温度降低 。如:把开水凉一凉再喝

    (6) 〈方〉∶冷落,撇在一边 。如:别把客人凉在一边

    (7) 另见 liáng

    英文翻译

    cool, cold; disheartened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ong2 [东莞腔] liong2 [梅县腔] liong2 [宝安腔] liong2 [海陆丰腔] liong2 [陆丰腔] liong3 [沙头角腔] liong2 [台湾四县腔] liong2
    ◎ 潮州话:liang5 (lî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呂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lĭaŋ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