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船

bīng chuán [ bing chuan]
注音 ㄅ一ㄥ ㄔㄨㄢ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兵船 bīngchuán

(1) 兵舰

warship;gunboat

词语解释

  1. 战船。

    《旧唐书·刘仁轨传》:“然后分兵据险,开张形势,飞表闻上,更请兵船。”

引证解释

⒈ 战船。

《旧唐书·刘仁轨传》:“然后分兵据险,开张形势,飞表闻上,更请兵船。”

兵船的国语词典

战船。

兵船的网络释义

兵船

  • 兵船,读音是bīngchuán,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是用于水上的战斗时承载士兵的船只。
  • 兵船的翻译

    英语: man-of-war, naval vessel, warship
    德语: Kriegsschiff (S)​
    法语: homme de guerre, navire des forces navales, navire de guerre

    兵船造句

    那艘渡轮已改装为运兵船编入舰队。
    胡班必然会迂回航行,去袭击兵船。
    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船,兵船果可恃乎?
    但兵船将士终年涉历风涛,异常劳苦,与绿营水、陆情形迥不相同,不能不格外体恤,通盘筹计。
    闽省若有此等钢甲兵船三数号,炮船、快船得有所护,胆壮气扬,法人断不敢轻率启衅。
    那时将不要军队,也不要兵船,不要军用飞机,也不要毒气。
    “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船,兵船果可恃乎?”这是最早的经费不足失败论者。
    凡兵船有时应奏行军国乐,须用中国乐器,其乐章由海军衙门撰拟,通行樽办。
    皇帝听了,这才微微点头,吩咐鼓乐齐鸣,送隐身状元白景春上包拯的大兵船。
    他发现了安全阀,一个鹈鹕运兵船大小的装置,就在主燃烧室下面。
    旋因曾夫子病转剧,法国有兵船到津,命男驰赴近畿一带驻扎,以防法人蠢动。
    早在七月二十二日,丁汝昌命济远,广乙、威远三舰由威海出发,以副将济远管带方伯谦为队长,护卫爱仁、飞鲸等运兵船到朝鲜的牙山,并到大同江一带游巡。
    法人闻之大怒,点派兵船渡海而来。
    库尔特看着鹈鹕运兵船点火,它们的喷焰把草烧焦。
    每一架有机翼的炮艇都布满武器,提供空对地和空对空的支援,同时充当运兵船。
    一、凡沿海陆路水师文武大员,如无节制北洋海军明文,兵船官概不得听调遣,藉词违误军事。
    英商太古轮撞沉当地运兵船,中方扣押商轮,两英舰炮轰万县城区导致千余平民死亡。
    泰西之民出外经商,国家必设兵船、领事为之护卫,而商亦自设保局银行,与相倚恃。
    几天时间,李全诚先是被谢太后玩了道,让自己的计划几乎付诸东流,又被忽必烈玩了一道,让他损兵折将,兵船尽毁,如今还被韩世忠指着鼻子骂“犯上作乱”。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元军回船休息之际,突然暴风骤雨不期而至,元军兵船多数沉没,损失惨重,余部只好裹伤回撤。

    汉字详情

    bīng [bing]
    部首: 201
    笔画: 7
    五笔: RG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C
    四角: 72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 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2) 同本义

    兵,械也。——《说文》

    掌五兵。——《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陈五兵。——《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钺、楯、弓矢也。”

    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中央剑也。”——《匡谬正俗》

    离为戈兵。——《易·说卦》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诗·大雅·抑》

    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荀子·议兵》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兵者,凶器也。——《国语·越语》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兵者,国之爪也。——《墨子·七患》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汉· 贾谊《过秦论》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动刀兵;坚甲利兵;兵革(兵器甲胄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兵解(古代方士以为学道者死于兵刃,供兵刃解脱躯壳以成仙,称为兵解);兵戈(干戈。借以指战争)

    (4) 士兵的群体,即整个军队

    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於胜败哉?——《列子·虚实》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赵策四》

    举兵伐徐,遂灭之。——《韩非子·五蠹》

    赵亦盛设兵待 秦, 秦不敢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兵果败。—— 汉· 刘向《列女传》

    (5) 如:兵柄(军权);兵备道(明代的官名。分巡道的首长,兼管军务,负责管区内的治安);兵房(县衙中六房之一,掌兵事);兵马制置(即制置使。唐大中五年始置,负责边防军务。宋初不常设,后为对金作战,设置渐多)

    (6) 士卒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资治通鉴》

    瑜得精兵五万。——《资治通鉴》

    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 晋兵。——《资治通鉴》

    (7) 又如:雄兵百万;草木皆兵;当兵;兵来将敌水来土堰(不管对方使用何种策略,都自有对付的办法)

    (8) 军事;武力;战争

    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计篇》

    夫兵,犹火也。——《左传·隐公四年》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礼运》

    (9) 又如:兵交(交战);兵端(战争的发端);兵燹(因战火引起的焚烧毁坏);兵栏(军营周围的栅栏);兵纪(军事要事);兵冲(军事要冲)

    (10) 用兵策略,战略

    故士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故兵无常势。——《孙子·虚实》

    (11) 牌戏名

    (12) 国际象棋16个棋子中价值最小的棋子

    (13) 中国象棋中红方的价值最小的五个棋子之一——蓝方相应的为“卒”

    动词

    (1) 用兵器攻击,刺杀

    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2) 又如:兵诛(用兵器诛杀)

    (3) 伤害

    反以自兵。——《吕氏春秋·侈乐》

    (4) 又如:兵荒(战争造成的饥荒及其他灾祸);兵寇(乱兵或乱兵的侵扰)

    英文翻译

    soldier, troops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in1 [客英字典] bin1 [海陆丰腔] bin1 [梅县腔] bin1 [陆丰腔] bin1 [客语拼音字汇] bin1 [宝安腔] bin1 [沙头角腔] bin1 [东莞腔] bin1
    ◎ 潮州话:bian1 (pia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明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pĭɐŋpieng/pyang
    chuán [chuan]
    部首: 622
    笔画: 11
    五笔: TEM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YCR
    四角: 274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水运工具。古称舟)

    (2) 同本义

    船,舟也。——《说文》。段注:“古人言舟,汉人言船,毛以今语释古,故云舟即今之船也。”

    小曰舟,大曰船。——《说文义证》

    有渔父者,下船而来。——《庄子·渔父》

    便舍船,从口入。——陶潜《桃花源记》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3) 又如:船坞(船厂;停泊、修理或制造船只的地方);船把板(船主);船不漏针(比喻绝无遗失);船多不碍路(数量虽多,但互不妨碍);船横芦篚嚣(轩然大波;闹出乱子);船人(船夫。也作舩人);船头(船的前部;船老大)

    (4) 空间交通工具 。如:太空船

    动词

    用船运载

    蔡人告饥,船粟往哺。—— 韩愈《平淮西碑》

    英文翻译

    ship, boat, vessel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4
    ◎ 客家话:[陆丰腔] son3 [沙头角腔] son2 [客英字典] son2 [海陆丰腔] son2 [梅县腔] shon2 [台湾四县腔] son2 [宝安腔] son2 [东莞腔] son2 [客语拼音字汇] so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食川仙A合平聲合口三等仙Adʑʰĭwɛnzsjyen/dj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