傧厌

bīn yàn [ bin yan]
繁体 儐厭
注音 ㄅ一ㄣ 一ㄢˋ

词语释义

排斥,摈弃。

词语解释

  1. 排斥,摈弃。

    汉 刘向 《说苑·善说》:“处势隐絶,不及四邻,詘折儐厌,袭於穷巷,无所告愬。”

引证解释

⒈ 排斥,摈弃。

汉刘向《说苑·善说》:“处势隐絶,不及四邻,詘折儐厌,袭於穷巷,无所告愬。”

傧厌的网络释义

傧厌

  • 傧厌(傧厌)
  • 排斥,摈弃。 汉 刘向 《说苑·善说》:“处势隐绝,不及四邻,诎折傧厌,袭於穷巷,无所告愬。”
  • 汉字详情

    bīn [bin]
    部首: 221
    笔画: 12
    五笔: WPRW
    五行:
    吉凶:
    仓颉: OJOC
    四角: 232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宾声。本义:接引客人)

    (2) 同本义

    傧,导也。——《说文》

    (3) 字亦作擯。注:“出接宾曰摈。”

    摈者,请期。——《仪礼·士冠礼》。注:“在主人曰摈,在客曰介。”

    卿为上摈,大夫为承摈,士为绍摈。——《仪礼·聘礼》

    若有祭祀、宾客、丧纪,则摈。——《周礼·天官·内小臣》

    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周礼·秋官·司仪》。注:“出接宾曰摈,入诏礼曰相。”

    (4) 又如:傧士(引导初为士者进见于王);傧相(迎宾称傧,赞礼称相)

    (5) 陈列,摆

    傧尔笾豆。——《诗·小雅·常棣》

    (6) 通“摈”。排斥,抛弃

    傧厥亲。——《逸周书》

    诸儒生相与排傧,不容于齐。——《汉书·主父偃传》

    (7) 通“宾”。尊敬

    山川,所以傧鬼神也。——《礼记·礼运》

    名词

    (1) 迎接客人的人

    其摈于天子也。——《礼记·曲礼下》。疏:“摈,谓天子接宾客之人也。”

    桓公令傧者延而上。——《管子·小问》

    傧者以告列子。——《庄子·列御寇》

    (2) 又如:傧相(婚礼中陪伴新郎新娘的男子和女子) 摈

    英文翻译

    entertain guests

    方言集汇

    ◎ 粤语:ban3
    ◎ 潮州话:波因1 [揭阳、潮阳]波嫣1(宾),bing1(ping) [揭阳、潮阳]biang1(piang)

    宋本广韵

    yàn [yan]
    部首: 206
    笔画: 6
    五笔: DDI
    五行:
    仓颉: MIK
    四角: 712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厂( hǎn),猒( yàn)声。厂,象山崖石穴形。《说文》:“厌,笮也。”意思是“压”。由“犬、肉、甘”三部分合起来,会意,表示“吃饱”、“满足”。本义:吃饱)

    (2) 饱,满足。后作“餍”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不厌。——《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秦之欲无厌。—— 宋· 苏洵《六国论》

    求之者无厌。——宋· 苏轼《教战守》

    (3) 又如:厌极(满足穷尽);厌饫(吃饱;吃腻;满足);厌塞(满足);厌伪(对奸邪巧伪感到满意);厌恋(以此为满足而眷恋);厌副(满足);厌足(满足)

    (4) 憎恶;嫌弃

    人常厌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惟厌事也。

    犹厌言兵。——宋· 姜夔《扬州慢》

    无厌其为迂。——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这儿我住厌了。——曹禺《雷雨》

    (5) 又如:厌世(现世;出丑露乖);厌厌地(无精打采地;微弱的样子);厌物(骂人话,指讨人厌的东西);厌钝(讨厌,扫兴);厌色(厌烦、不满的脸色);厌苦(厌烦以为苦事)

    英文翻译

    dislike, detest, reject; satiate

    方言集汇

    ◎ 粤语:jim3
    ◎ 潮州话:iam3 iam1 (iàm iam)「澄海」iang3 ia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