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宋 代商人交给京师左藏库以兑换证券的钱。
《宋史·食货志下二》:“先是, 太祖 时取 唐 飞钱故事,许民入钱京师,於诸州便换…… 至道 末,商人入便钱一百七十餘万贯, 天禧 末,增一百一十三万贯。”参见“ 便换 ”、“ 便钱务 ”。
借钱。
《资治通鉴·后唐同光二年》“ 豆卢革 尝以手书便﹝假﹞省库钱数十万” 元 胡三省 注:“今俗谓借钱为便钱,言借贷以便用也。时租庸钱皆入省库。”
引证解释
⒈ 宋代商人交给京师左藏库以兑换证券的钱。参见“便换”、“便钱务”。
引《宋史·食货志下二》:“先是, 太祖时取唐飞钱故事,许民入钱京师,於诸州便换…… 至道末,商人入便钱一百七十餘万贯, 天禧末,增一百一十三万贯。”
⒉ 借钱。
引《资治通鉴·后唐同光二年》“豆卢革尝以手书便﹝假﹞省库钱数十万” 元胡三省注:“今俗谓借钱为便钱,言借贷以便用也。时租庸钱皆入省库。”
便钱的国语词典
宋开宝年间所发行的票券。古时商人行贾各地,携钱不便,故常至朝廷所设的便钱务,申请以钱换券,凭券至各州取钱。凡持券兑换,必须当天给付,因其便利取钱,故称为「便钱」。
便钱的网络释义
便钱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便利,方便
便,安也。人有不便更之。从人,从更,会意。——《说文》
故自谓便人。——《礼记·表记》。释文:“谓便习也。”
或谓救之便。——《战国策·秦策》。注:“利也。”
恣所便只。——《楚辞·大招》。注:“犹安也。”
(2) 又如:简便(简单方便);便郵(顺便替人传送书信的人);便中(方便的时候);便宜施行(不及请示,自行斟酌情势以处理。也作“便宜行事”,“便宜从事”)
(3) 灵便;轻捷
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 又如:便環(轻丽的样子);便辞(巧辩的言辞);便嬖(口才辩巧,善于逢迎而为人主所亲信的人)
(5) 不费事,简便 。如:便饭;便函;便易(简便;方便容易)
(6) 近便 。如:便路(近便之路)
(7) 吉利 。如:便时(吉利的时日)
动词
(1) 有利于;有益于
以便事也。——《吕氏春秋·忠廉》
便国不必法古。——《商君书·更法》
(2) 又如:便地(有利的地形地势);便家(富翁);便会(有利时机);便风(顺风)
(3) 熟习
布便弓马。——《三国志·吕布传》
名词
(1) 尿、屎
郎有醉小便殿上。——《汉书·张安世传》
(2) 又如:大便(屎);小便;粪便
(3) 有利的机会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汉· 贾谊《过秦论》
(4) 又如:悉听尊便;未得其便
副词
(1) 即;就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即从巴峡穿 巫峡,便下 襄阳向 洛阳。——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 又如:敌人还来不及逃跑,我们便抓住了他们;举手便打;提脚便踢;我去年便参加了体操队;有了油,发动机便能开动
(1) 纵使;即使
休道司马懿、 张郃,便是 曹睿亲来,有何惧哉!——《三国演义》
(2) 又如:他便来,又如何?便是(即是,就是)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en5 pien2 [梅县腔] pien2 pien5 [宝安腔] pen3 | pen2 [陆丰腔] pian5 pian6 pian3 [客英字典] pien5 [海陆丰腔] pien6 pien2 pien1 [客语拼音字汇] pian2 pian4 [东莞腔] pen5 pen2 [台湾四县腔] pien5 pien2 pien1 [梅县腔] pie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便 | 房連 | 並 | 仙A開 | 平聲 | 先 | 開口三等 | 山 | 仙A | bʰĭɛn | bjen/bie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戔(
)声。( )本义:农具名,即铁铲。上古时期曾以农具作为交易媒介,其后铸造货币又仿其形为之,因此引申为货币、钱财)(2) 金属货币。特指铜钱
一曰货也。古者货贝而宝龟。周太公立九府圜法,乃用泉,至 秦废贝行钱。——《说文解字》 锴注
龟贝金钱。——《史记·平准书》。索隐:“本名泉,言货之如流泉也。”
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国语·周语》。注:“钱者,金币之名,古曰泉,后转曰钱。”
下有积钱。——《史记·天官书》
卖炭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
以钱覆其上。——宋· 欧阳修《归田录》
自钱孔入。
而钱不湿。
(3) 又如:钱眼(铜钱中的方孔。喻指金钱);钱价(铜钱折合成银两的价格);钱范(铸造金属货币用的模子);钱幕(钱镘。钱币的背面);钱缗(穿钱的绳子);钱品(钱的质地、形制);钱花花(小钱,铜板)
(4) 钱财,货币的通称 。如:钱侩(经营钱庄的商人);钱谷幕友(官府主持钱粮事务的幕僚);钱引(宋代纸币名。徽宗大观元年,把贬值的交子改为钱引)
(5) 像铜钱的东西
空室无人行则生苔藓,或青或紫,一名绿钱。——晋· 崔豹《古今注》
(6) 纸钱 。如:钱垛(成串的纸钱)
量词
(1) 衡名
(2) 公制重量单位。一公斤的十分之一为一公两。一公两的十分之一为一公钱
(3) 市制重量单位。中国市制中计算质量和重量的一种单位。以前是一市斤的十六分之一(现在是十分之一)为市两,一市两的十分之一为一市钱
(4) 旧营造库平制。两的十分之一为钱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粤语:cin2 ci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