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帽

biàn mào [ bian mao]
注音 ㄅ一ㄢˋ ㄇㄠ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日常戴的帽子(区别于‘礼帽’等)。

词语解释

  1. 日常戴的帽子。区别于礼帽、军帽等。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帽头毡帽》:“余少时,见士大夫燕居皆冠便帽。”《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我们就便衣便帽,乔装而往,我自有道理。” 巴金 《马赛的夜》:“男的是中国人,戴便帽,没有打领带,穿一件半新旧的西装。”

引证解释

⒈ 日常戴的帽子。区别于礼帽、军帽等。

清昭槤《啸亭续录·帽头毡帽》:“余少时,见士大夫燕居皆冠便帽。”
《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我们就便衣便帽,乔装而往,我自有道理。”
巴金《马赛的夜》:“男的是中国人,戴便帽,没有打领带,穿一件半新旧的西装。”

便帽的国语词典

日常戴的帽子,取其方便,故称为「便帽」。

如:「这顶黑色便帽戴了好几年了。」

便帽的网络释义

便帽

  • 便帽,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日常戴的帽子。区别于礼帽、军帽等。。
  • 便帽的翻译

    英语: cap
    法语: bonnet

    便帽造句

    所有的军官都在军便帽的左边戴上阶级徽章。
    他们无论男女,都一律戴着红便帽,缀着三色帽徽。
    新!芝麻街佐伊芭蕾舞演员小便帽长毛绒冈德!
    一顶便帽紧紧地箍住我的头发。
    锯木工用手碰了碰红便帽,走了过来。他对她毕恭毕敬,服服帖帖,怕得要命。
    德伐日气喘吁吁地跑进屋子,拉下了头上的红便帽,四面看了看。
    牧师帽一种无边便帽,尤指罗马教堂牧师所戴的。
    “再点一盏灯,”她向退出去的仆人喊道,詹尼这时正低头抚平母亲的便帽。
    一个角落里放着一只洗碗用的木盆,墙上的钉子上挂着湿漉漉的抹布以及厨子的工作服和便帽。
    该系统将采用植入病人所戴无边便帽的电极把大脑信息传递给计算机,然后通过无线传输给轮椅。
    戴着一顶红色的无边便帽,而帽子上嵌入了与电脑通过电线相连的电极。亚当威尔逊只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他面前的屏幕上那些闪烁的字母就可以拼写出他的信件。
    传统男人穿亮彩条纹的袍子,黑靴,刺绣的无檐便帽或包头。
    那人黑身打扮,头戴无边小便帽,我就知道这里面有名堂,在热带地区不会带这种帽子。
    我不知道如果在这些地方我带着犹太人的亚莫克便帽或者和一个男人手拉手,我将会有怎样的遭遇。
    它看去要比她们已去过的类似地方安静一些,虽然爱国者的便帽也红成一片,却不如别的地方红得厉害。
    需要货品:运动鞋、帽子及便帽。
    我能看到我注意到一辆来自德军参谋部、带有德国陆军司令部战术标志的大车,停在房子旁边,然后一个高个子,戴着一顶软毛便帽的人从车里走了出来。
    那些男孩们的便帽还新。
    一个法军班长随便地敞着衣襟、头戴一顶便帽,嘴里叨着烟斗,从棚子的角落处走了出来,走到皮埃尔跟前,友好地向他挤挤眼。
    我的哥哥为自己买了一顶便帽。

    汉字详情

    biàn,pián [bian,pian]
    部首: 221
    笔画: 9
    五笔: WGJQ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MLK
    四角: 2124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便利,方便

    便,安也。人有不便更之。从人,从更,会意。——《说文》

    故自谓便人。——《礼记·表记》。释文:“谓便习也。”

    或谓救之便。——《战国策·秦策》。注:“利也。”

    恣所便只。——《楚辞·大招》。注:“犹安也。”

    (2) 又如:简便(简单方便);便郵(顺便替人传送书信的人);便中(方便的时候);便宜施行(不及请示,自行斟酌情势以处理。也作“便宜行事”,“便宜从事”)

    (3) 灵便;轻捷

    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 又如:便環(轻丽的样子);便辞(巧辩的言辞);便嬖(口才辩巧,善于逢迎而为人主所亲信的人)

    (5) 不费事,简便 。如:便饭;便函;便易(简便;方便容易)

    (6) 近便 。如:便路(近便之路)

    (7) 吉利 。如:便时(吉利的时日)

    动词

    (1) 有利于;有益于

    以便事也。——《吕氏春秋·忠廉》

    便国不必法古。——《商君书·更法》

    (2) 又如:便地(有利的地形地势);便家(富翁);便会(有利时机);便风(顺风)

    (3) 熟习

    布便弓马。——《三国志·吕布传》

    名词

    (1) 尿、屎

    郎有醉小便殿上。——《汉书·张安世传》

    (2) 又如:大便(屎);小便;粪便

    (3) 有利的机会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汉· 贾谊《过秦论》

    (4) 又如:悉听尊便;未得其便

    副词

    (1) 即;就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即从巴峡穿 巫峡,便下 襄阳向 洛阳。——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 又如:敌人还来不及逃跑,我们便抓住了他们;举手便打;提脚便踢;我去年便参加了体操队;有了油,发动机便能开动

    (1) 纵使;即使

    休道司马懿、 张郃,便是 曹睿亲来,有何惧哉!——《三国演义》

    (2) 又如:他便来,又如何?便是(即是,就是)

    (3) 另见 pián

    英文翻译

    convenience, ease; exped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bin6 pi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en5 pien2 [梅县腔] pien2 pien5 [宝安腔] pen3 | pen2 [陆丰腔] pian5 pian6 pian3 [客英字典] pien5 [海陆丰腔] pien6 pien2 pien1 [客语拼音字汇] pian2 pian4 [东莞腔] pen5 pen2 [台湾四县腔] pien5 pien2 pien1 [梅县腔] pi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便房連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bʰĭɛnbjen/bien
    mào [mao]
    部首: 318
    笔画: 12
    五笔: MH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LBABU
    四角: 462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冒声。巾是丝织品,表示材料。字本作“月”,象帽形,又作“冒”。本义:帽子)

    (2) 同本义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如:帽凭(盈满的样子);帽正(帽子前缘正中的装饰,一般为珠或玉);帽襻儿(帽子上布制的扣纽带);礼帽(跟礼服相配的帽子);帽套(加于帽外的衣饰);帽钉(即铆钉。因其头形如帽,故名)

    (4) 形状或作用像帽子或各种保护头部的物件

    投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聊斋志异·口技》:注。此指笔套。

    (5) 又如:笔帽(套在笔头上保护笔的套儿);安全帽;螺钉帽

    动词

    戴帽

    见人头未帽。——陆龟蒙《南泾渔夫》

    英文翻译

    hat, cap; cap-like tops

    方言集汇

    ◎ 粤语:mou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o5 mau5 [客语拼音字汇] mau4 mo4 [海陆丰腔] mo6 mau5 [客英字典] mau5 [陆丰腔] mo6 [梅县腔] mau5 [沙头角腔] mau5 [宝安腔] mau3 [东莞腔] mau3
    ◎ 潮州话:bho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報去聲開口一等mɑumauh/m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