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

qīn lüè [ qin lüe]
注音 ㄑ一ㄣ ㄌㄩㄝ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侵略 qīnlüè

(1) 侵犯掠夺

不时侵略,略为民患
invade and loot

(2) 一切对他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和对他国人民的掠夺和奴役的行动

侵略战争
aggression

词语解释

  1. 侵犯掠取。

    《后汉书·孔融传》:“初, 曹操 攻屠 鄴城 , 袁氏 妇子多见侵略,而 操 子 丕 私纳 袁熙 妻 甄氏 。”《南史·梁吴平侯景传》:“ 齐安 、 竟陵郡 接 魏 界,多盗贼, 景 移书告示, 魏 即焚坞戍保境,不復侵略。”《新唐书·岑文本传》:“ 河间王 孝恭 平 荆州 ,其下欲掠夺, 文本 説 孝恭 曰…… 孝恭 善之,遽下令止侵略。”《宋史·潘美传》:“溪峒蛮獠自 唐 以来,不时侵略,颇为民患。”

  2. 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联合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掠夺、奴役别国的人民。侵略形式多种多样,主要的形式是武装入侵。

    毛泽东 《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我们是不是去侵略别人呢?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那要看谁来, 日本 鬼子来,侵略我们,占领 上海 ,当然不会有好日子过。”

引证解释

⒈ 侵犯掠取。

《后汉书·孔融传》:“初, 曹操攻屠鄴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
《南史·梁吴平侯景传》:“齐安、竟陵郡接魏界,多盗贼, 景移书告示, 魏即焚坞戍保境,不復侵略。”
《新唐书·岑文本传》:“河间王孝恭平荆州,其下欲掠夺, 文本説孝恭曰…… 孝恭善之,遽下令止侵略。”
《宋史·潘美传》:“溪峒蛮獠自唐以来,不时侵略,颇为民患。”

⒉ 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联合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掠夺、奴役别国的人民。侵略形式多种多样,主要的形式是武装入侵。

毛泽东《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我们是不是去侵略别人呢?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那要看谁来, 日本鬼子来,侵略我们,占领上海,当然不会有好日子过。”

侵略的国语词典

侵犯掠夺。

侵略的网络释义

侵略

  • 侵略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是qīn lüè,用作动词,广义指对他国领土、主权的侵犯,以及进行经济掠夺和文化奴役等行为。
  • 侵略的翻译

    英语: invasion, encroachment
    德语: Aggression (S)​, Invasion (S)​
    法语: agression

    侵略造句

    我们坚决反对强国对弱国的侵略。
    战士们把仇恨化为力量,狠狠打击侵略者。
    我们的前辈曾经同侵略者浴血奋战。
    外强侵略,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本血泪史。
    侵略者到处烧杀抢掠,糟蹋百姓。
    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侵略弱小国家,我们就反对谁。
    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杀戮了数十万中国人民。
    在那艰难的岁月里,中国人民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侵略者所犯的暴行擢发难数,令人痛恨不已。
    侵略军士气低落有种种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师出无名,不得人心。
    员愿源园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新中国的成立,宣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横冲直撞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中国人民打败了气焰嚣张的侵略者。
    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正义斗争,曾经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人民的援助。
    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向侵略者屈服过。
    清朝时候,中国有很多领土被割让给了侵略者。
    当我被侵略者的子弹打中以后,希望你不要在我的尸体面前停留;应该继续前进。

    汉字详情

    qīn [qin]
    部首: 221
    笔画: 9
    五笔: WVP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SME
    四角: 27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人,手(又)拿扫帚,一步一步地扫地。本义:渐进)

    (2) 同本义

    侵,渐进也。——《说文》

    侵淫谿谷。——宋玉《风赋》

    侵淫促节。——司马相如《上林赋》。注:“渐进之貌。”

    (3) 又如:侵润(逐渐发展);侵寻(渐进);侵淫(渐进的样子);侵寻(范围逐渐扩大)

    (4) 侵犯:进攻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袭侵之事。——《国语·晋语》。注:“无钟鼓曰侵。”

    觕者曰侵,精者曰伐。——《公羊传·庄公十年》

    苞人民、殴牛马曰侵。——《谷梁传·隐公五年》

    项子牛三侵 鲁地。——《墨子·鲁问》

    韩魏相与争侵地。——《庄子·让王》

    侵之愈急。——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自海入侵。——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入侵(敌军侵入国境);侵官暴国(侵犯他人职守,欺侮当今国君);侵傍(侵谤。侵犯);侵陵(侵犯欺凌);侵克(侵占克扣);侵匿(侵占吞没);侵田(侵占的田地);侵斥(侵占);侵用(非法占用公物或他人之物);侵并(侵占兼并);侵耗(侵吞克扣);侵匿(侵吞,侵没);侵抄(侵害掠夺);侵苦(侵害受苦);侵冒(侵害,侵犯)

    (6) 侵蚀

    加以风雨稍侵,渐致亏坠。——李百药《北齐书》

    (7) 侵凌

    侵,凌也。——《广雅》

    六伐既侵。——《书·大传三》

    无相侵渎。——《国语·楚语下》

    义不侵为然诺者也。——《汉书·除馀传》

    (8) 如:侵轧(侵凌排挤,倾轧);侵虐(侵凌残害);侵冤(侵凌,使之受冤枉);侵慢(欺凌轻慢)

    (9) 临近,到

    隔夜相期侵早发。——方千《采莲》

    (10) 又如:侵晚(入夜);侵明(天刚亮);侵晓(拂晓);侵早(凌晨)

    (11) 通“寝。止息

    下情上而道止,谓之寝。——《管子·明法》

    副词

    逐渐

    侵寻于泰山矣。——《史记·孝武纪》。晋灼曰:“遂往之意也。 小颜曰:“渐染之义。”

    形容词

    通“寝”。容貌丑陋

    蚡为人貌侵。——《汉书·田蚡传》

    英文翻译

    invade, encroach upon, raid

    方言集汇

    ◎ 粤语:ca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m1 [东莞腔] cim1 [梅县腔] cim1 cim5 [台湾四县腔] cim1 [海陆丰腔] cim1 [宝安腔] cim1 [客语拼音字汇] q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林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tsʰĭĕmchim/cim
    部首: 521
    笔画: 11
    五笔: LTKG

    英文翻译

    approximately, roughly; ou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