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儒

zhū rú [ zhu ru]
注音 ㄓㄨ ㄖㄨ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侏儒 zhūrú

(1) 身材异常矮小的人;矮子

dwarf;midget

(2) 形容个子矮小

dwarfed

(3) 借指未成年人

infant

(4) 指梁上短柱

short pillar in a proof truss

词语解释

  1. 身材异常短小者;矮子。

    《礼记·王制》:“瘖聋、跛躃、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 郑玄 注:“侏儒,短人也。”《国语·晋语四》:“僬侥不可使举,侏儒不可使援。”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夫侏儒之手不足以倾 嵩华 ,焦侥之脛不足以测沧海。” 清 钱谦益 《竺璠禅师塔铭》:“师少于余六岁,短小类侏儒。” 王西彦 《乡下朋友》:“最为难的,就是两个瘦小如侏儒的挑夫,肩上压着使扁担微微呻吟的重担,却健步如飞。”

  2. 形容个子矮小。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 金 人见貌陋而侏儒,不知为守臣,乃令荷担, 孝忠 乘间奔 西陵 。”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邱的笃》:“有诸生 邱 某者,形体侏儒,人称之为 邱的篤 。” 阿英 《明朝的笑话》二三:“ 奉化 应方伯 ,在京与试,成绩很优;因为貌颇侏儒,未能列选。”

  3. 借指未成年人。

    扬雄 《太玄·童》“次七脩侏侏,比于朱儒” 晋 范望 注:“朱儒,未成人也。七虽长大而不学道,侏侏然若未成之人也。故以侏儒为諭焉。”

  4. 形容人因未成年而个子矮。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蔡 年少侏儒,公俟其来,于厅事特设高脚椅子。”《古今小说·晏平仲二桃杀三士》:“汝乃黄口侏儒小儿,国人无眼,命汝为相,擅敢乱开大口!”

  5. 古代权贵好以侏儒为倡优取乐,故亦指侏儒中之充任优伶、乐师者。

    《管子·小匡》:“倡优侏儒在前,而贤大夫在后。”《史记·滑稽列传》:“ 优旃 者, 秦 倡侏儒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俳优侏儒, 狄鞮 之倡,所以娱耳目乐心意者。”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白须老臣的讲道,矮胖侏儒的打诨,王是早已听厌的了。”

  6. 借指以迎合统治者而取宠的人。

    清 汪懋麟 《送余中丞》诗之二:“自媿侏儒共比肩,何当青眼向人偏。” 刘国钧 《并游侠行》诗:“生世幸逢 唐 与 虞 ,安用齷齪同侏儒。”

  7. 《汉书·东方朔传》载, 东方朔 不满意自己的地位和待遇,对 汉武帝 说:“朱儒长三尺餘,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 朔 长九尺餘,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 朔 飢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 长安 米。”后以此典表示不满于不公正的待遇。

    唐 罗隐 《寄侯博士》诗:“侏儒亦何有,饱食向 长安 。” 金 元好问 《解剑行》:“ 长安 侏儒饱欲死,万古不解天公心。”

  8. 指梁上短柱。

    唐 韩愈 《进学解》:“欂櫨侏儒。” 清 李调元 《卍斋琐录》卷三:“侏儒,短人也。而梁上短柱亦曰侏儒。”

  9. 即蜘蛛。

    《方言》第十一:“鼅鼄……自 关 而东, 赵 魏 之郊,谓之鼅鼄,或谓之蠾蝓。蠾蝓者,侏儒语之转也。”

引证解释

⒈ 身材异常短小者;矮子。

《礼记·王制》:“瘖聋、跛躃、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
郑玄注:“侏儒,短人也。”
《国语·晋语四》:“僬侥不可使举,侏儒不可使援。”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夫侏儒之手不足以倾嵩华,焦侥之脛不足以测沧海。”
清钱谦益《竺璠禅师塔铭》:“师少于余六岁,短小类侏儒。”
王西彦《乡下朋友》:“最为难的,就是两个瘦小如侏儒的挑夫,肩上压着使扁担微微呻吟的重担,却健步如飞。”

⒉ 形容个子矮小。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金人见貌陋而侏儒,不知为守臣,乃令荷担, 孝忠乘间奔西陵。”
清俞樾《茶香室续钞·邱的笃》:“有诸生邱某者,形体侏儒,人称之为邱的篤。”
阿英《明朝的笑话》二三:“奉化应方伯,在京与试,成绩很优;因为貌颇侏儒,未能列选。”

⒊ 借指未成年人。

扬雄《太玄·童》“次七脩侏侏,比于朱儒” 晋范望注:“朱儒,未成人也。七虽长大而不学道,侏侏然若未成之人也。故以侏儒为諭焉。”

⒋ 形容人因未成年而个子矮。

宋曾慥《高斋漫录》:“蔡年少侏儒,公俟其来,于厅事特设高脚椅子。”
《古今小说·晏平仲二桃杀三士》:“汝乃黄口侏儒小儿,国人无眼,命汝为相,擅敢乱开大口!”

⒌ 古代权贵好以侏儒为倡优取乐,故亦指侏儒中之充任优伶、乐师者。

《管子·小匡》:“倡优侏儒在前,而贤大夫在后。”
《史记·滑稽列传》:“优旃者, 秦倡侏儒也。”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俳优侏儒, 狄鞮之倡,所以娱耳目乐心意者。”
鲁迅《故事新编·铸剑》:“白须老臣的讲道,矮胖侏儒的打诨,王是早已听厌的了。”

⒍ 借指以迎合统治者而取宠的人。

清汪懋麟《送余中丞》诗之二:“自媿侏儒共比肩,何当青眼向人偏。”
刘国钧《并游侠行》诗:“生世幸逢唐与虞,安用齷齪同侏儒。”

⒎ 后以此典表示不满于不公正的待遇。

《汉书·东方朔传》载, 东方朔不满意自己的地位和待遇,对汉武帝说:“朱儒长三尺餘,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餘,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飢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
唐罗隐《寄侯博士》诗:“侏儒亦何有,饱食向长安。”
金元好问《解剑行》:“长安侏儒饱欲死,万古不解天公心。”

⒏ 指梁上短柱。

唐韩愈《进学解》:“欂櫨侏儒。”
清李调元《卍斋琐录》卷三:“侏儒,短人也。而梁上短柱亦曰侏儒。”

⒐ 即蜘蛛。

《方言》第十一:“鼅鼄……自关而东, 赵魏之郊,谓之鼅鼄,或谓之蠾蝓。蠾蝓者,侏儒语之转也。”

侏儒的国语词典

身材过度矮小的人。参见「侏儒症」条。

侏儒的网络释义

侏儒 (指侏儒症患者)

  • 侏儒症又称矮小症,指小儿身长较正常小儿低30%者,可由许多原因引起。
  • 侏儒 (汉语词语)

  • 侏儒是汉语词语,表示身材异常短小者,也可形容个子矮小。
  • 侏儒的翻译

    英语: dwarf, pygmy, small person, midget
    德语: Gnom (S)​, Zwerg (S)​, Zwergapfel (S)​, Zwergbaum (S)​, zwergenhaft (Adj)​, zwergig (Adj)​
    法语: nain, pygmée

    近义词

    侏儒造句

    侏儒症是遗传学和医学上的罕见疾病,一万名新生儿中大约只有一名。
    艾比得了一种非常罕见的先天性不对称身材矮小性发育异综合徵,又称原始侏儒症,发病率只有十万分之一。
    命运和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让他生在贵族之家却身为侏儒,然而他迅速地以其睿智给出了一个实用的维斯特洛大陆生存法则:“不要相信任何人。
    侏儒爱财,众所周知,却没想到,爱财至此,一听说人家受难,不仅不同情,反而前来追讨违约金,可谓是火上添油的恶毒举动。
    一个精灵猎人被侏儒拉去做术士,打开虚空,成了个不伦不类的狩魔猎手,杀魔猎鬼,在一个恐怖混乱的异世界最终成为一个制定规则的神。
    ,听到铭泰的问话后,侏儒王愤愤的道“是!”。
    原来武大郎是个丑陋的侏儒,人称三寸丁谷树皮,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科学家已经训练一只被称为"坎子"的侏儒黑猩猩这样做了。
    侏儒突然的沉寂没被注意,同时鸭子开始了他自己生活经历的吹擂。
    我是铁炉最伟大的商人,因为每一个来我这买梯子的侏儒,我都能再卖一架陆行鸟给他。
    于是,学校在造就少数“成功者”的同时,也造就了大批的失败者,让大多数学生成了心灵自卑、个性萎缩的“精神侏儒”。
    一位漂亮的吊杠艺术家同意与马戏团的领导也是一位侏儒演员结婚,但是他的朋友发现,她之所以想与之结婚的原因是为了他的财产。
    如果他没有侏儒症,五岁他就会比我高。
    是那种侏儒才会喜欢跟着舞蹈的曼陀林音乐吗?
    望着落向着裂缝中的曾胜,侏儒神惊慌的神色转瞬间即逝,眼中闪过狠厉之色,手持长矛向着曾胜落下的方向急冲,竟是冒着被恐怖巨兽吞噬的危险也要击杀曾胜。
    你能叫侏儒族的能工巧匠们像斯巴达三百精壮鬼畜男一样冲锋陷阵,斩将夺旗么?天赋不同,所以革命分工就注定不同。
    言语之力,大到可以从坟墓唤醒死人,可以把生者活埋,把侏儒变成巨无霸,把巨无霸彻。
    最明显和最严重的后果是残障性甲状腺肿、呆小病和侏儒症。
    这个地下矿穴属于莱因商会,在十几天前,矿穴中突然出现大批的侏儒人,负责保卫工作的守卫措不及防,伤亡极其惨重,仅有少数几人逃出。
    我之所以目光短浅,是因为我一直站在侏儒的肩膀上。

    汉字详情

    zhū [zhu]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RIY
    五行:
    仓颉: OHJD
    四角: 2529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短小

    侏,短也。——《广雅·释诂》

    侏儒不可使援。——《国语·晋语》

    (2) 又如:侏优(侏儒与优伶)

    (3) 肥大 。如:侏大(肥大)

    (4) 侏侏 ,无所知的样子

    修侏侏,比于朱儒。——《太玄经·童》

    英文翻译

    small, little, tiny, dwarf

    方言集汇

    ◎ 粤语:zy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u1 [台湾四县腔] zu1 [梅县腔] zh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海陆丰腔] zhu1 [宝安腔] z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章俱平聲合口三等tɕĭucjyo/tju
    [ru]
    部首: 221
    笔画: 16
    五笔: WFD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MBB
    四角: 21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 需声。本义: 术士)

    (2) 同本义。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

    儒,术士之称。——《说文》

    通天地之人曰儒。——《法言·君子》

    能说一经者为儒生。——《论衡·超奇》

    儒浩居而自顺者也。——《墨子·非儒下》

    四曰儒,以道得民。——《周礼·太宰》

    儒之言优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礼记·儒行》

    (3) 又如:儒师;儒仙

    (4) 孔子学说(孔教); 孔子的和他的弟子一家的学说,其特点是强调对孝、仁、义、礼、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该学说在历史上已成为中国大部分伦理、教育、政治以及宗教的基础 。如:儒者(研究儒家学术的人);儒林(信奉儒家的大众或集团);儒教徒(信奉儒家学说的人); 儒化(儒家的教化);儒风(儒家承传下来的风范); 儒门(犹儒家); 儒相(博通儒学的宰相);儒玄(儒学与玄学);儒史(儒学和史学)

    (5) 儒生。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门徒、学生; 孔子学说的信徒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

    (6) 又如:儒效(儒者的效用,儒学的功效);儒素(儒者的素行);儒侠(儒生和游侠); 儒素(儒者的素质,谓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 儒吏(儒生出身的吏员); 儒先(儒生); 儒效(儒者的作用;儒学的效用); 儒流(儒士之辈)

    (7) 旧时对学者或读书人的称呼

    是儒墨之分也。——《荀子·礼论》

    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 刘禹锡《陋室铭》

    (8) 又如:儒馆(文臣的居处);儒巾(古代读书人所戴的一种头巾);儒户(读书人的户籍);儒冠(古代儒生带的帽子);儒俊(才智出众的儒士);儒修(才能出众的儒士);儒服(儒衣,古代儒者的服饰);儒官(古代掌管学务的官员或官学教师)

    形容词

    (1) 通“懦”。懦弱

    劳苦之事,则偷儒转脱。——《荀子·脩身》

    (2) 又如:儒柔,儒弱(柔弱,文弱);儒缓(柔弱,宽柔);儒懦(柔弱,不刚强)

    (3) 愚昧无知的

    儒,愚也。——《广雅》

    (4) 通“濡”。缓慢

    儒,此言圣人之动静、开阖、诎信、…取与之必因于时也。——《管子》

    (5) 又如:儒厚(温文厚重);儒输(迂缓迟钝)

    英文翻译

    Confucian scholar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 客家话:[梅县腔] j2 [东莞腔]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2 [台湾四县腔] ji2 [客英字典] ji2 [陆丰腔] ji3 [海陆丰腔] ri2 [宝安腔] j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人朱平聲合口三等njyo/runʑ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