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

jù rén [ ju ren]
注音 ㄐㄨˋ ㄖㄣ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巨人 jù rén

1.  传说中的类人种,躯体巨大,力大无穷,威力和资质比人高超,但不如神仙。

giant;

2.  身材或个子异乎寻常的人。

有一位身高七尺巨人的小人戏班子。

3.  具有超人的力量或资质的人。

作为他那时的巨人之一。

4.  伟人;远比别人卓越和杰出的人。

colossus;

词语解释

  1. 大人。谓成人。

    《荀子·正论》:“安禽兽行,虎狼贪,故脯巨人而炙婴儿矣!” 汉 王充 《论衡·刺孟》:“夫毁瓦画墁,犹比童子击壤於涂,何以异哉?……巨人博戯,亦画墁之类也。”

  2. 神话传说中身躯庞大的神人。

    《史记·周本纪》:“ 姜原 出野,见巨人跡,心忻然説,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是岁正月,巨人见 青城山 。” 明 胡侍 《真珠船·巨人》:“ 陕西 会城 , 正德 十三年六月四日,初昏时阴黯,忽大明,有巨人三丈餘,见抚台东,足长四尺许……已而大风雨,遂失所在。”

  3. 伟人。谓德才高超的人。

    《史记·周本纪》:“ 弃 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 唐 韩愈 《衢州徐偃王庙碑》:“自 秦 至今,名公巨人,继跡史书。” 宋 欧阳修 《谢氏诗序》:“今有杰然巨人,能轻重时人而取信后世者,一为 希孟 重之,其不泯没矣。” 柯灵 《文坛巨星的殒落》:“我们的文学巨人 鲁迅先生 ……悄悄地离开这世间了。”

  4. 汉 代 赤眉 起义军对首领称呼的一种。

    《汉书·王莽传下》:“初,四方皆以飢寒穷愁起为盗贼,稍稍羣聚,常思岁熟得归乡里。众虽万数,亶称巨人、从事、三老、祭酒。”《后汉书·刘盆子传》:“其中最尊者号三老,次从事,次卒史,汎相称曰巨人……恐其众与 莽 兵乱,乃皆朱其眉以相识别,由是号曰 赤眉 。”

  5. 身材特别高大的人。如:篮下巨人。

引证解释

⒈ 大人。谓成人。

《荀子·正论》:“安禽兽行,虎狼贪,故脯巨人而炙婴儿矣!”
汉王充《论衡·刺孟》:“夫毁瓦画墁,犹比童子击壤於涂,何以异哉?……巨人博戯,亦画墁之类也。”

⒉ 神话传说中身躯庞大的神人。

《史记·周本纪》:“姜原出野,见巨人跡,心忻然説,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是岁正月,巨人见青城山。”
明胡侍《真珠船·巨人》:“陕西会城,正德十三年六月四日,初昏时阴黯,忽大明,有巨人三丈餘,见抚台东,足长四尺许……已而大风雨,遂失所在。”

⒊ 伟人。谓德才高超的人。

《史记·周本纪》:“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
唐韩愈《衢州徐偃王庙碑》:“自秦至今,名公巨人,继跡史书。”
宋欧阳修《谢氏诗序》:“今有杰然巨人,能轻重时人而取信后世者,一为希孟重之,其不泯没矣。”
柯灵《文坛巨星的殒落》:“我们的文学巨人鲁迅先生 ……悄悄地离开这世间了。”

⒋ 汉代赤眉起义军对首领称呼的一种。

《汉书·王莽传下》:“初,四方皆以飢寒穷愁起为盗贼,稍稍羣聚,常思岁熟得归乡里。众虽万数,亶称巨人、从事、三老、祭酒。”
《后汉书·刘盆子传》:“其中最尊者号三老,次从事,次卒史,汎相称曰巨人……恐其众与莽兵乱,乃皆朱其眉以相识别,由是号曰赤眉。”

⒌ 身材特别高大的人。

如:篮下巨人。

巨人的国语词典

神话或童话中,身躯庞大且具神力的人物。

巨人的网络释义

巨人 (2007年巨人网络出品网络游戏)

  • 《巨人》是由上海巨人科技网络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3D大型多人角色端游,该作于2008年3月28日正式公测。
  • 游戏讲述2060年中国的有志青年穿越时空,回到1855年的清朝,与清朝人们一起抵抗西方列强入侵的故事。游戏设计了指挥官、音乐家、魔术师、舞娘、驯兽师、女特务、工程师等14种职业,玩家可扮演这些职业,与中国的热血青年和民众一起,去阻止八国联军的入侵。
  • 巨人 (汉语词语)

  • 巨人,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jù rén,是指身材高大的人;成人;伟人。也比喻有巨大影响和贡献的人物。出自《荀子·正论》、汉·王充的《论衡·刺孟》。
  • 巨人的翻译

    英语: giant
    德语: Riese, Gigant, Schrank ( ugs. großer Person)​ (S)​, Schrank ( ugs. großer Person)​ (S)​, riesig, groß (Adj)​
    法语: géants de catalogne

    巨人造句

    去年,我国又发现了一个篮球巨人。
    世纪里,中国这个世界上的巨人,靠你们进一步塑造它的伟大形象,靠你们的学习。
    人小没关系,但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可以比巨人看得更远。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台像一个巨人屹立在黄浦江畔。
    孙悟空伸一伸腰,就变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
    中国,那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别弄醒它!因为它一醒来就会震动世界。
    鲁迅先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巨人。
    巨人睁着双眼躺在床上,这时耳边传来阵阵美妙的音乐。音乐悦耳动听,他想一定是国王的乐师路经此地。原来窗外唱歌的不过是一只小红雀,只因巨人好长时间没听到鸟儿在花园中歌唱,此刻感到它妙不可言。这时,巨人头顶上的冰雹已不再狂舞,北风也停止了呼啸,缕缕芳香透过敞开的窗廓扑面而来。“我相信春天终于来到了。
    清朝末年,虽自称是天朝上邦,实际上不过是泥足巨人而已。
    一望无际的大海,有时像千军万马一样雄伟壮观,有时像凶猛的巨人一样可怕。
    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象巨人一般屹立在东方。
    中秋品月饼,巨人在征途。巨人玩家社区恭祝各位佳节快乐。
    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的北侧。
    是什么使小男孩便成了举世瞩目的科学巨人?不是别的,靠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帝国主义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其实不过是泥足巨人。
    中国像个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中国像个巨人一样屹立活着界的东方。
    陈寅恪是一个学术巨人。
    据说,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就孕育在这混沌之中。
    “巨人之地”的理念与复活节岛的标志性岩石雕塑同气相求。它想表达的是“静默威严,生于斯地,为民公仆,造福百姓”,设计者称。

    汉字详情

    [ju]
    部首: 229
    笔画: 4
    五笔: AN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S
    四角: 717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是“矩”的本字,象人持矩形。本义:画直角方形用的工具)

    (2) 同本义。后作“矩”

    巨,规巨也。——《说文》

    是以君子有挈巨之道也。——《礼记·大学》

    成功之术,必有巨矱。——《管子·宙合》

    (3) 又如:巨矱(法度。同“矩矱”)

    (4) 通“距”。距离

    守为台城,以临羊黔,左右出巨,各二十尺。——《墨子》

    (5) 姓

    形容词

    (1) 大;很大

    巨,大也。——《小尔雅》

    力士举巨囊。——《公羊传·哀公六年》

    右巨指钩弦。——《仪礼·大射仪》

    穹崖巨谷。——宋· 沈括《梦溪笔谈》

    巨石岿然。

    巨幅悬之。——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巨弹堕地。

    劝输巨室。——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巨响(极大的响声);巨指(大指);巨港(大港);巨室(大厦,大屋;公卿大夫之家);巨蠹(喻祸国殃民的大奸)

    (3) 多,数量大 。如:巨万(万万之数。形容数目很大);巨金(大批钱财;大锭银子);巨千(为数甚多)

    (4) 粗;粗大;粗略 。如:巨屦(粗糙的鞋子)

    (5) 高超、杰出 。如:巨川材(济世大才);巨手(高手,喻指杰出的人物);巨公(皇帝的特称;太师;大人师)

    副词

    (1) 通“讵”。岂,难道

    沛公不先破关中兵,公巨能入乎?——《汉书·高帝纪》

    (2) 又如:巨能(岂能)

    (3) 最

    言不尽于此,颇难悉载,故粗举其巨怪者。——曹植《辩道论》

    英文翻译

    large, great, enormous; chief

    方言集汇

    ◎ 粤语:geo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3 ki1 gi3 [东莞腔] ki1 [梅县腔] ki3 [陆丰腔] gi5 [海陆丰腔] gi1 gi3 ki1 ki3 [客语拼音字汇] gi4 ki1 [宝安腔] ki1 [台湾四县腔] gi1 gi3 ki1 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其吕上聲開口三等giox/givvgʰĭo
    rén [ren]
    部首: 220
    笔画: 2
    五笔: WWW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4)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5)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6) 人材;杰出人物 。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7) 指人手,干事的人 。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8) 别人,他人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10) 民,百姓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12) 智人 。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13) 指成年人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5) 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6) 尘世;人世 。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7) 人的身体 。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8) 指人情事理 。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9) 男女性交 。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20) 伴侣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21) 果仁。后作“仁”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22) 通“仁”。仁爱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代词

    (1) 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形容词

    人为,人造成的 。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英文翻译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n2 [沙头角腔] gnin2 [客英字典] ngin2 [海陆丰腔] ngi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n1 ngin2 [东莞腔] ngin2 [宝安腔] ngin2 [台湾四县腔] ngin2 [陆丰腔] gnin3
    ◎ 潮州话:nang5 (nâng) ring5 (jîng)[揭阳]rê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